兩週歲八個月的女孩習慣吃三個手指,如何戒除啊?

海闊天豐3


孩子過了兩歲還咬手指,就要從孩子的養育上入手觀察了。咬手指是為了尋找安全感,要看看是不是大人對孩子做了什麼破壞她安全感的事?一般離不開三項:陪伴不夠、打罵孩子、關注不夠。


七博堂童書館


說一下我身邊的例子。

我家嬸嬸的孩子就愛吃手指頭,我記得從一週開始到兩週多還是吃手指頭,後來我發現孩子是一困就愛吃手指頭,無論手多髒都會吃,吃一會手指頭還捏著耳朵,一會就睡著了。孩子形成了一習慣,無論是自己睡,還是大人抱著睡,都會吃一會手指頭睡著。

孩子兩週多了還吃手指,應該找到原因,什麼情況下愛吃手指頭,還是其它病理原因,都應該弄明白,我家小妹妹從小就開始喝奶粉,由於一些原因沒有實現母乳親喂,我覺得無論吃不吃母乳孩子都應該能從母親身上獲得安全感才對,這裡我也不是在道德制高點批評誰,我只是想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在我看來我的小妹妹是一路打過來的,孩子不知道就被誰帶著,大人看孩子也總是看著手機,讓孩子在一起玩,有時候孩子確實是需要一些獨立的空間,可孩子更需要家長陪伴,這種陪伴是誰也替代不了的。當然,嬸嬸是非常愛孩子的,孩子長到三歲也都是她一手帶大,很辛苦,也很偉大。

有時候我會提一些小意見,可怎麼說來孩子畢竟是別人的孩子,每個人教育的方式也不同,每個人情況也不同,不能讓所有人遵循你的意思,所以就這樣吧。


媽媽有小耳朵


我經歷了3年多終於戒掉了我女兒咬手指的壞習慣,這是一個持久戰,希望我的親身經歷可以幫到樓主,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我發現大寶有咬手指的習慣,起初我沒有放在心上,總想著很多孩子都會咬,等2週歲她的口腔探索期過了就好了,我真是太大意了,讓孩子咬手指的習慣發展到了後面指甲咬沒了就咬手指上的皮的嚴重地步。上幼兒園後才是最嚴重的時候,孩子去幼兒園了可能安全感低了就經常咬指甲,把學校的被子也咬的都是破洞,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和孩子溝通她說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的咬,這可怎麼辦?我家孩子愛美,總想著長大了要做漂亮的指甲,抓住這點我經常無意間和她說哪裡可以做漂亮指甲,以後長大了媽媽帶她去,一定要把指甲留的長一點做出來的指甲才漂亮,潛移默化的影響她。還有孩子儘量不要和老人睡,孩子缺少安全感也會咬指甲,她咬指甲最嚴重的時候是和奶奶睡,後來我老公要大寶和我們睡,他每天晚上帶大寶睡覺,後面就不咬指甲了,最後推薦樓主去買一種指甲水,很苦,味道也很難聞,我買的是瑞士進口的那種,網上有賣,寶寶抹了那種指甲油也不敢咬指甲,光靠指甲油也不行,我家摸了3瓶了,起初效果不明顯抹的時候不咬,不抹就咬了。我的經驗是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引導,晚上和父母睡,再配合指甲油,一定會有效果。


生活傳遞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現在28歲,也沒見戒掉咬指甲的習慣,我不是吃手,而是咬指甲,指甲長了從沒有用過指甲刀,也用過很多方法,包上直接,抹上蒜汁,摸辣椒汁,也有人說是缺東西所以一直咬,也吃過各種鈣片,可到現在也沒能控制住,哈哈,別人都去美甲,我這指甲就一丟丟實在身不出手去啊,到現在只有忙起來,沒有時間才不會去咬手,只有工作學習,沒有閒下來的時間才管用,這是我的個人經歷及建議。


笑滿麻麻


大多數小兒都有吃手指的偏好,添加輔食以後更加突出。當寶寶可以下地活動,而吮吸已經弄髒的小手時,家長的擔憂便與日俱增。用什麼辦法治這“吮指癖”?專家指出,糾正孩子吃手指的不良習慣,應以教育和轉移注意力為主。而對1-3歲的孩子則要檢查是否需要補鋅。3歲以上的孩子還應重點防範寄生蟲病。醫生不主張用塗抹黃連等辦法來糾正小兒吮指。

  大多數寶寶是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我的寶寶也是這樣,到6個月添加輔食後表現明顯,伴隨出牙將逐漸形成高峰。在這個過程中,吸吮手指既是習慣使然,同時也有緩解出牙不適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消除不安、煩躁、緊張的情緒,具有鎮靜作用。據國外研究發現,在這個時期若強制性地讓寶寶停止吃手,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大後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因此,2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為,家長不必過於焦慮,更不能粗暴對待。

  “不過,對小孩吃手伴隨有吃紙、抓牆、食慾差、頭髮黃、個子矮的現象,家長不要輕視,最好帶孩子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是否缺鋅。”於力說,1-3歲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缺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應該及時干預。此外,3歲後的孩子和外界的接觸更多,因吮手指導致寄生蟲病比較常見,這也是家長要考慮的因素

方法步驟

糾正第一步:教育引導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於力認為,如果沒有什麼異常的症狀,應該以教育引導為首要方式,並注意經常幫孩子洗手,以防細菌入侵引起胃腸道感染。

  “第一步是父母自我檢查,有沒有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懷和體貼,讓孩子獲得愛和安全感。”於力說,如果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和諧,對孩子的管教過於緊張或粗暴,孩子在外面或在家受了委屈,所處的環境和麵對的人很陌生等等,都會使小孩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從而強化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對此,父母要做的是多關心孩子,儘量減少孩子無聊、寂寞的時候,溫和地引導他們理解吃手指的壞處,並鼓勵他們堅持改正。恰當的表揚和足夠的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仍然不聽,讓醫生告訴他們吃手的危害會更管用。  糾正第二步:轉移注意力

  比起嚴厲指責、打罵,轉移注意力是一種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讓孩子進行動手遊戲,讓他雙手都不得閒,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還可以多帶孩子出去遊玩,讓他在五彩繽紛的世界裡獲得知識,增長見識,逐漸忘記原來的壞習慣。對於小嬰兒,還可以做個小布手套,或者用紗布纏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張給孩子手指上“塗味”,比如黃連水、辣椒水等,以免影響孩子的胃口,黃連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吃多了還可導致腹瀉、嘔吐。 糾正第三步:適當補鋅

  當教育引導和轉移注意力都不解決問題時,要看看孩子有沒有微量元素缺乏。據介紹,一兩歲的小孩吮手指、亂咬東西、磨牙很有可能是缺鋅的表現,有些還合併缺鐵、缺銅、缺鈣。

  “缺鋅最典型的特點是‘異食癖’,小孩食慾不好,卻喜歡吃不正常的東西,比如紙片、牆灰、泥土等。因為缺鋅會影響小孩的生長髮育,這類孩子往往看上去頭髮黃、不長高,發育比正常小孩要落後。”對1-3歲的孩子,建議家長給他們適當補鋅。即使微量檢測說沒有缺鋅,也可以少量補。正常情況下,隔天喝一包葡萄糖酸鋅沖劑(可分次當水喝),連續喝1-2個月,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有利。家長若是覺得不放心,給孩子多吃海鮮產品也不錯,但前提是食慾好,能吃東西。


炸豆媽育兒



實體經濟守望者新加坡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兩週歲八個月的女孩習慣吃三個手指,如何戒除啊?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當孩子在嬰兒時期,喜歡吃手指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當孩子長到2歲以上的時候,還在吃手指,這時家長要注意了!孩子2歲以上的時候還在吃手指就不正常了,家長要及時的給孩子糾正過來,長此以往就養成了壞習慣,並且孩子這個時候再去摸很多的東西,容易把細菌吃進嘴裡,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寶寶吃手的原因可能還包括:

  1.我們都知道寶寶會經歷一個口欲期,這個時候是寶寶吃手最嚴重的時期,當寶寶年滿一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口腔的敏感度會慢慢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所以在寶寶一歲以後吃手的情況就會慢慢消失。

  2.面對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寶寶心理原因所致,外界的壓力或者心內的不安,都會讓寶寶潛意識的將自己帶回嬰兒時期,通過吃手的行為來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從而減輕內心的焦慮。

  3.寶寶長期吃手會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影響,受傷的細菌是最多的,長期吃手會容易將細菌帶入寶寶的腸胃,從而造成腸胃炎,並且吃手會使寶寶的牙齒以及口腔包的生長不全面,容易造成牙齒不整齊,口腔變形等情況,因此需要家長及時對寶寶進行糾正。

  如何對待孩子吃手這個壞習慣:

  1.行為忽視

  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家長可以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過多的注意、糾正、指責,就會促使孩子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為,也更緊張,反而強化了這一行為,手指就吃得更兇了。

  2.關注與愛

  有時候孩子吃手指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因為他們很少能得到父母的關注,但是如果他們做這件事,則能夠有效地吸引父母。

  3.佔用雙手

  家長可以想出各種辦法來佔用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去做需要雙手完成的事情或者遊戲,這樣孩子吃手的時間就會逐步減少,而且這個習慣有可能最終消失。

  4.適當獎勵

  許多專業工作者成功的運用獎勵計劃減少了4到11歲孩子吃手指的行為。爸爸媽媽也可以進行嘗試,尋找一些孩子喜歡的事情或物品作為獎勵。如果孩子能在規定的時間裡沒有吃手指,就給予獎勵。

  5.請專業幫助

  如果孩子因吃手指的習慣不改,已經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家長就需要向專業人員求助,以達到共同幫助孩子糾正的目的。

  6.多與夥伴玩耍活動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鼓勵他廣交朋友,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為寶寶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儘量不讓他一個人閒著,他就想不起來吃手了。

  7.營造寬鬆溫馨氣氛

  父母最好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穩定、寬鬆的成長氛圍,讓孩子快樂成長。

  








慕小喬


我家女兒成長經驗看有以下原因。

1.口欲期沒過度好.家長的照顧有些忽略的地方,可能在她想吃手的時候處理的不好,沒有讓孩子在用嘴探索世界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

2.父母陪伴孩子太少,孩子內心沒安全感,用吃手指的方式安慰自己。而且往往越制止越嚴重。儘量用些別的方式引開孩子的吸引力,逐漸引導孩子。不要一昧訓斥,讓孩子更沒安全感。父母的陪伴更重要。


開心跑跑兔


我家孩子吃手到28個月,也兩週歲多了,突然一天就不吃了,當時他的指甲都吃變形了。建議:

1.在孩子吃手的時候,不要嚴厲阻止和指責,注意觀察孩子都在什麼情況下吃手?採取分散她注意力的方法,找她感興趣的事情陪她去做。

2.吃手的話題,不能在孩子面前提起,或者當著孩子的面跟周圍的人說這個事情,即使是想諮詢怎麼辦也要避著孩子。否則就是給孩子加深事實的感受,她更容易依賴。

3.不能過分焦慮,她吃手一定是有這方面的需求,有時候就是孩子內心的不安全感造成的。家長的過分焦慮會傳遞給孩子,更讓她難以控制自己。

4.多陪伴,我指的陪伴不是形式上的待在一起,而是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感受中去,陪她做事情,我記得當年我就是跟我兒子一起做他喜歡的遊戲,他的興奮點都在遊戲上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靈魂有香氣nby


你好,寶寶剛出生時,口唇接觸媽媽的乳頭就會自發地做出吃奶的吸吮動作,這是一種生理性的吸吮反射。稍大一點時,會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家長大可不必驚慌,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要經過這一個階段。2~3歲時,寶寶餓了會要求吃東西的,這種吮手指的現象會逐漸消失。寶媽如果現在想進行矯治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要儘可能讓寶寶充分享受吮吸的快樂。如果時間緊張的話,可以給寶寶奶瓶或者安撫奶嘴過渡。不過時間不可過長。如果是給寶寶吃的奶粉,要及時添加輔食,當寶寶吃手時,可以給寶寶一塊磨牙餅乾或磨牙棒替換一下小手。不要讓寶寶感到焦慮。

2、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可以和寶寶一起動手玩遊戲,或叫別的小朋友來家裡,讓寶寶雙手忙碌起來,時間一長,孩子這樣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了。玩具,不僅可以娛樂,而且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

3、給予孩子陪伴,孩子含手指有時是缺少愛和安全感,寶寶如果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就會含手指來緩解這壓力。因此,媽媽爸爸最好為寶寶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穩定、寬鬆的成長氛圍,讓寶寶快樂成長。

4、去醫院檢查寶寶是否缺少鈣鋅等微量元素,及時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