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看了,我們會覺得好笑。

好笑是在某一種情境裡,把人內心以及神經中的興奮因子釋放出來。這種因子的釋放能夠大大緩解人內心的孤寂和焦慮,促進身心健康。

在這些值得我們好笑的情景裡,喜劇片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

著名主持人魯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看喜劇片,覺得好笑的話就好了。我笑過之後哪怕我忘了,我覺得那一刻我挺釋放的,就挺好的。”

喜劇片帶給觀眾的好處,不僅僅是有益身心健康,還能夠讓我們在生活裡看到某一種叫做驚喜的東西。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這就如周星馳版本的喜劇片《家有喜事》中所描述的片段一樣。在劇中身在外地的周星馳,忽然出現在張曼玉面前,那一句:“開不開心?意不意外?”的話,讓張曼玉激動不已。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被電影裡的兄弟情,父母與兒子,公婆與兒媳婦,小叔與嫂子,男人與女人之間這種歡樂的溫馨而感動。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對周星馳的無厘頭爆笑不止,也被劇中的許多的金句而捧腹大笑。

影片是由常氏三兄弟的感情生活而展開,三兄弟性格迥異,愛情生活也變化多端。事業有成卻對老婆厭倦,在外面找情人的大哥常滿(黃百鳴),騷裡騷氣的二哥常舒(張國榮),還有號稱“純情小DJ”實則是花心大蘿蔔的三弟常歡(周星馳)。

他們各自對愛情的追求不同,在追求幸福過程中花樣百出,給我們帶來許多歡聲笑語之餘,也充滿人與人之間的家庭溫馨。

牽絆著常氏一家人的感情是愛,收穫的是溫馨和感動與歡聲笑語,也在歡笑中治癒了家庭溫暖缺失的自我。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01 失去自我、默默奉獻的黃臉婆與事業有成的老公

吳君如一直有“女版周星馳”之稱,在影片中她飾演一個剛中學畢業就結婚的家庭主婦。

婚後7年的時間裡,她盡心盡力侍奉有老人痴呆的公公婆婆,照顧2個性格迥異的小叔子。每天蓬頭垢面,是個不懂打扮的黃臉婆。

明明不到30歲,看上去卻像50歲的阿姨,她天真地以為:自己省下的每分錢都是在替老公著想,殊不知,老公早已厭倦她,在一年前就在外面找了情人。

常常和情人去吃西餐,喝紅酒。在結婚7週年紀念日與情人狂歡完才回家的常滿,經過客廳時,順手拿起客廳的花送給老婆,卻在背後嫌棄她:“正一黃臉婆”。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這樣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對於程大嫂來說,老公是她的天,她深愛著他,願意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與一切。可是她不明白,已經失去自我的她,早已和老公同床異夢,靈魂天各一方。

此時的程大嫂還沒有意識到,女人最大的價值不是當全能的家庭主婦,而是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女人,最後才是別人的妻子與兒媳婦。如果女人在淪陷於男人的“我養你”的糖衣炮彈中,那麼婚姻失敗會是早晚的事。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就像影片中的常滿,對於他來說,老婆是娶來照顧父母,情人是找來自己快樂的。

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女人如衣服,我只是偶爾換下衣服而已。”所以他出軌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從來不會去考慮妻子的感受,他只是一個在只乎自己感受的“渣男”。

離婚後的程大嫂,意識到沒有自我的女人是沒有魅力的,終於下定決心改變自己。

當常滿看到看到光鮮亮麗、像一臺行走發電機的程大嫂時,嘴巴都合不攏。

為了能複合,常滿穿著自己曾經最討厭的短袖花襯衫,在零下幾度的天氣下等程大嫂下班。程

大嫂看到他的穿著,用一種傻瓜的眼神看著他,此時,有個乞丐穿了件同款的花襯衫走過來,讓人啼笑皆非。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當程大嫂是他老婆時,常滿只想著外面的野花美而刺激,對默默愛著他,替他盡孝,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的老婆視而不見。一旦當她破繭成蝶後,又戀戀不捨。也許這就是人的劣性。

程大嫂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一旦讓男人在家庭中太過舒服與安逸,他就會習慣享受而沒有參與感,會在外面找存在感,最後吃虧的還是女人

要想家庭和美,女人多點打扮自己,讓男人在家中找到存在感,意識到自己是家中一份子,而不是過客還是有必要的。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02 娘娘腔與男人婆的愛恨情仇

張國榮和毛舜筠一直是娛樂圈沒有成為情侶的情侶,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兩人沒能在一起,但在影片中圓了這個夢。

張國榮在影片中化身騷裡騷氣,與女人稱為姐妹,身是男兒靈魂卻是女兒的“娘娘腔”常舒。梁無雙與常舒恰好相反,憾於是女兒身,靈魂卻是男人的男人婆。

常舒看不慣梁無雙的大大咧咧與男子般的行為作風,梁無雙對常舒明明是男人,卻說話嬌嗔得如女人,行為也女人的作風不順眼。

兩人就像一對歡喜冤家, 每次見面都要掐個你死我活。常舒為了保持完美形象堅持要坐計程車去上班,梁無雙則是騎著拉風的摩托車英姿颯爽地去上班。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兩人反差的性格,使得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坑對方一把。

在電梯中,梁無雙在一個美女的背後揩了一把油,常舒背了黑鍋捱了一巴掌。此時,電梯走進一位男士,常舒四處張望了一下,依樣畫葫蘆,在男士身上也摸了一下,他滿心以為,這次對方不會懷疑自己。

誰知道,男士回頭看了兩人幾眼,送了一人一巴掌就走,這下兩人各自捂著臉,面面相覷,互相陷害不成,只能自吃苦果。

陌安涼在《我路過你的世界》這樣寫道:成長只是一場狂歡,絢爛璀璨後,逃不過曲終人散。在橫衝直撞的青澀年華,我路過你的世界.....

常舒與梁無雙就像長不大的小孩,佔據著對方的生活。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與其說他們看不慣對方,不如說他們在各自身上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所以在對方的世界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因為彼此知道對方會原諒這樣的自己

哪怕互看對方不順眼,下一秒恨不得掐住對方脖子的兩人。在苦苦等待青梅竹馬時,被對方背叛的兩人,在感情受到傷害時同病相憐,成為對方療傷的聖藥而愛上了對方,從此互定終身。

愛情其實很簡單,可能會在一瞬間愛上一個人,也可能在某個時刻播下愛的種子,它就已經生根發芽。常舒和梁無雙開始兩人互相鬥嘴,但這又何嘗不是愛情的另一種方式。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把愛情想得太複雜,但愛也可以很純粹,因為愛而愛

影片中,張國榮放棄男神的形象,飾演一個搞笑的”娘娘腔“,他嬌嗔嫵媚的一句:“生孩子會很痛的”,讓所有的觀眾都開懷大笑,至今也令人難忘,更加無法超越的經典。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03 周旋在女人堆的花心男與活在電影的純情女

周星馳自創的搞笑無厘頭,從來都是別樹一幟,別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了。

每一次看周星馳的喜劇片,觀眾都會被他有點浮誇又真誠,很搞笑的無厘頭逗得捧腹大笑。

影片中周星馳是自稱“純情小DJ”,實則是出名的花花公子。

在做節目時,發現何裡玉是個電影狂熱迷,上一秒還是熱情如火的麥當娜,下一秒又是純情俏佳人。情場浪子的常歡肯定何裡玉是個美女,想方設法留下她的地址。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第一次約何裡玉時,常歡發現她的造型又變了,他馬上拿起車上的馬賽筆,把白色T恤畫成海報上的造型。

何裡玉去東京參加電影節和學習時,常歡不辭勞苦追到東京去。就這樣,單純又熱情,天真又至情至性的何裡玉被他追到手。

然而得不到才是最好的

常歡在得到何裡玉後,很快又和另一個女人糾纏上,卻被何裡玉突如其來的驚喜而發現他的花心。

何裡玉果斷和另一個女人踹了常歡一腳,痛打“渣男”。

而常歡身手了得,躲過了如流水般的汽車,橫空出來的嬰兒車,卻被一顆鳥蛋砸暈,得了腦震盪變成白痴。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曾經遊走在女人堆,過著紙醉迷金的生活的常歡,在腦子受到創傷變成白痴後,被眾多女友離棄,最後只剩下何裡玉相陪。

其實不是不想走,每次何裡玉忍不住想要離去時,常歡演又開始耍寶,唱起了他們的愛情紀念曲,使得她回憶起兩人曾一起雕刻石雕的畫畫,讓她根本無力抗拒。

最後也是何裡玉的“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讓周星馳恢復了正常,同時也讓他看清了自己的一顆心,浪子回頭與何裡玉結婚。

影片中的何裡玉是是愛情至上的女孩子,她的愛很純粹;很忠誠也要求對方忠誠。

愛上常舒時,她願意死心塌地地相信他;在發現常舒出軌時,會痛快又果斷地離去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可在對常舒變成白痴時,她想離開卻忍不住想留下陪伴,她就是這樣一個至情至性女子。

其實,何裡玉也大概代表了現實中一部分女性。

這部分女性她憧憬電影裡面那樣浪漫唯美的愛情,也識人不清曾把眼前的浪子,當成了電影裡面那個深情的男主角。

當他說:“我們會步入教堂,生一對兒女,建一個幸福的家庭,一輩子只愛你一個人。”就死心塌地的相信他,原諒他上一分鐘還左擁右抱。

在《家有喜事》中,何裡玉和程大嫂雖然性格不同,但是在對待感情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她們都是愛情至上,為了愛情曾失去自我的人

看了周星馳的《家有喜事》,我才知道喜劇片的笑點比內涵更重要

其實,兩人在片中的角色也與現實中也有點相似,張曼玉在娛樂圈一直是戀愛腦,為愛情而生的人。吳君如也曾因為愛情失去自我,最後慘遭拋棄。但是她們最後都是涅磐重生。

影片中有很多無厘頭的梗,讓人啼笑皆非。都說看周星馳的電影會讓人笑到肚子疼,影片中常舒和梁無雙,常歡和何裡玉更讓人爆笑不止。

很多人說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內涵,能給觀眾帶來什麼樣的啟發。但是正如魯豫所說:喜劇片,能讓我笑就夠了,其他的不重要。

毫無疑問《家有喜事》帶給我們,最多的就是歡樂與笑聲音,幾乎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捧腹大笑,但是除了歡聲笑語之外,電影還告訴我們什麼是家庭的溫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