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01生活遠比電視劇荒唐

一個母親要尋找十二年未見面的女兒,牽出一樁十幾年前的荒唐事。

李花(化名)與老公結婚十幾年,有一對兒女,生活過得很平靜。

眼看村裡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掙了不少錢,生活也改善了很多。

李花與丈夫商量,她也想出去多掙些錢,要去廣州打工,老公同意了。

李花去廣州打工2年後,有些閒言碎語就傳到老公的耳朵裡,老公也沒當回事。

直到有一天李花抱著個1歲多的女兒出現在丈夫跟前,

親口告訴老公,這孩子是她和另一個男人生的。

李花老公此時才相信曾經那些閒言碎語都是真的。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李花的男人憤怒到極點,這兩年他在家,既當爹,又當娘,照顧整個家,辛苦不說。

沒想到李花不僅背叛他,還抱著個“私生女”來羞辱他。

老公把李花狠狠打了一頓,然後提出離婚,並提出家中兩個孩子的撫養費要李花承擔一部分。

李花同意了,兩人簽署了離婚協議,李花按月支付撫養費,兩人去鎮裡辦了離婚手續。

李花拿著離婚證,抱著帶來的那個孩子,準備出門去廣州。

老公擔心李花不兌現撫養費,於是,從她手裡搶過“私生女”強留在了家中。

李花就隻身一人回到了廣州,與那個長期與她同居的男人結婚了。

十二年後,李花回到前夫家裡,要找回當初留在家的那個小女兒。

前夫告訴他,因為她沒有支付撫養費,他一氣之下把那個無辜的孩子,送了給別人。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02 打工潮下的臨時夫妻

李花去打工之後,就與別人開始了一段臨時夫妻的生活,這個孩子其實是他們兩的非婚生女兒。

農民工的“臨時夫妻”在北上廣深很普遍。

根據有關資料報道,農民工因夫妻長久分居,伴侶長期不在身邊,農民工的生理問題無法解決,"臨時夫妻”就應運而生。

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遞增,目前這種態勢,愈演愈烈,順勢蔓延發展。

“臨時夫妻”普遍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1、生理需求與情感需求各佔一半,在異鄉打拼,孤男寡女都為了尋求情感和生理的慰藉。

2、“臨時夫妻”介於道德與不道德,合理與不合理之間,在當下務工群體中是個矛盾體。
3、臨時夫妻”性質與出軌很相似,卻存在本質區別。

大多數主要以滿足生理需要,情感依賴為主,不參與、不干涉雙方的家庭和婚姻,很少夾雜經濟上的交往。

4、“臨時夫妻”涉嫌事實重婚罪,給原有婚姻造成危機,而且農村的離婚率遠高於城鎮。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目前農村離婚率的不斷攀升,大部分與“臨時夫妻”有關,佔到離婚率的60%.

比如李花一開始出去打工,僅限於與人相好,做“臨時夫妻”。

當事態發展到懷孕,等到孩子出生後,這對“臨時夫妻”日久生情。

隨著李花與原來的丈夫的感情越來越淡漠,就有了離婚的想法。

所以這樣的“臨時婚姻”,最終導致李花第一次婚姻的 破裂。

當她抱著與別人生的女兒,出現在老公眼前,實際上是在逼迫老公與她離婚。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03 母親真的無私嗎

我想象不到,李花抱著另一個孩子回到老家,出現在兩個孩子面前,這兩個孩子的心理是怎樣的震撼?

我更想象不到,李花與前夫離婚,拋下一對兒女,給幼小的兩個孩子造成怎樣的心理創傷?

我很想知道,12年後,母親回來尋找的不是他們,而是與別的男人所生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否會哭泣?

李花聽說孩子被送人了,哭著求前夫,一定要找回孩子,她和現在的丈夫都生育不了。

萬幸的是這個無辜的孩子,被一對沒有生育的夫妻收養了,孩子的養父母視如己出,


李花想見孩子的心情很迫切,不管不顧的就跑到女兒的養父母家中,要見孩子。


養父母說,他們沒有告訴女兒真相,孩子目前正是身心成長的時候,學習也是在打基礎的時候。


等過幾年,孩子真正長大,能夠承受的時候,再相認。


希望李花能為孩子考慮,讓女兒健康成長。


但李花說她已經快五十歲了,她等不起。

我很想知道,小女兒如果,得知自己的母親是在與人相好的情況下生的她,會不會感到恥辱?

我很想知道,李花理直氣壯的去要回別人收養了12年的女兒,哪來的勇氣?


李花12年不去看三個兒女,沒有支付3個孩子的生活費,撫養費,

這樣的母親是自私還是無奈?

李花在不知曉前夫將女兒送人的情況下,她能心安理得的把這個孩子放在前夫家裡撫養。

自己卻在廣州與另一個男人過日子,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退一步說,假設當初李花因為與前夫婚姻不幸福,拋棄與前夫所生的兩個孩子是無奈的話,

那麼12年都沒有要回她與現任丈夫所生的女兒,而且不探視、不給生活費。

這應該算是一種間接的拋棄吧。

母親,這個詞,讓人的聯想到的是愛,溫暖、懷抱,寬容、無私、奉獻、責任、偉大。

但我從李花身上很難找到其中一個詞與她聯繫在一起。


04 母親的不負責任,帶給孩子的傷害

倘若一個母親為了生活所迫,離開了孩子,在他們的童年,少年缺失了陪伴、缺失了溫暖、缺失了母親的關懷。

孩子們會認為母親是堅強的,是為了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孩子們長大後,也會像母親一樣堅韌,堅強,為了家庭去付出,去努力。

然而李花僅僅是為了自己生活的開心。

不僅背叛他們的父親,拋棄他們兄妹。

這一切會給這兄妹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和傷痕。

有些傷痕一輩子都無法抹平。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根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母親的錯誤行為,會直接導致孩子的錯誤認知。

在孩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之時,李花類型的母親,會帶給孩子們錯誤的信息。

他們會認為:

1、母親可以隨時拋棄家庭和孩子。

2、母親的角色不用去承擔家庭的責任,不需撫養孩子,不需教育孩子,

他們在學校裡,老師卻告訴他們:母親是偉大的,無私的,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誰能知道,那些孩子的內心是如何矛盾、痛苦、掙扎、扭曲、悲慼?

被母親拋棄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問題。

因為缺少愛和溫暖,他們會不自覺的形成冷漠、自私、膽小、恐懼的性格。

他們長大之後,自己組建家庭,這種童年、少年時的陰影會隨之延續到他們的婚姻家庭中去。

他們在潛意識中,走向母親當年拋棄他們的老路,這樣的創傷和傷害,會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其次,李花對“私生女”的傷害。

那個無辜的孩子被好心人收養,養父母給予了溫暖的父愛和母愛。

當李花的突然出現,會將她的生活打得七零八碎。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她會痛苦,會自卑,會悲憤,她的生活不再平靜。

一個13歲的孩子如何能承受這些不堪的過去。

而這些壓力全部來自自己的親生母親。

很多時候,人世間最傷人的莫過於自己最親的人。

如果海燕一點母性,就不該去打擾: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不管自己怎樣痛苦思念,都不要去打擾女兒的平靜。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05母親對孩子的深遠影響

有人說:一個家庭裡,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值、善良、勤勞、樂觀的母親,

孩子就有了心靈的港灣與成長的溫泉。

母親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

縱觀歷史上那些有建樹,有作為的的人,大都深受母親的影響,

比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比如魯迅,胡適、老舍等名人。

老舍說,母親給他的影響是“生命的教育”。

胡適特意為母親撰文《我的母親》“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2次婚姻拋棄3個孩子的母親,12年後要回女兒,是另有隱情還是自私


母親的素質決定孩子的未來:

一個善良的母親會傳遞給孩子愛、溫暖、友善、同情

一個勤儉持家的母親傳遞給孩子的是勤勞、勤奮、吃苦

一個樂觀的母親傳遞給孩子的是、積極、陽光、擔當和責任

一個無私的母親傳遞給孩子的是付出、奉獻、寬容、堅韌、堅強

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祖輩們代代相傳的文化。

這些都是一個人最重要人格與品格。

有些人會說,當今很多母親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資條件。

實際上,現在外出打工者不完全是為了養家餬口。

更多的是為了開闊眼界、豐富精神生活、追求現代時尚、快樂生活等原因。

當他們外出之後,家裡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

雖然有爺爺奶奶照顧,但母親的角色是他人無可替代的。

尤其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母親的缺失,給他們的人生造成的傷害無可估量,有的甚至走上犯罪。

而李花這樣的母親,對女兒的傷害和心裡陰影,必然會影響到她們今後為人母親的性格,甚至給下一代也留下創傷。

由此看來,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要重視母親的素養和品格。

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因為孩子是社會的未來

孩子小時候是屬於父母的,將來是屬於社會的。

所以一個母親的行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當下。

帶給孩子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是一生,甚至更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望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