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這些,不要再犯了

1、生而謙卑,對所有人小心翼翼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要謙卑、謙讓,要對人有禮貌。

但是,這其實是錯誤的。

更多的時候,我們換來的只是息事寧人,和自己利益的喪失。

社會也好,工作也罷,真正決定你的價值,讓你贏得尊重的,是你的力量。

相反,你的過於謙卑會讓人輕視你,認為你好欺負。

就算別人主觀上不想欺負你,心理上也會不自然地壓迫你,這是人性使然。

我們需要去克服。

工作中,無論對上,還是對下,做到4個字就通透了——不卑不亢。

2、騎驢找馬,找過渡性質的跳板

少年,騎驢找馬,90%你找到的是另一頭驢。


想到哪裡去,就從哪裡開始。


《當幸福來敲門》,這個電影我看過無數遍了。

威爾·史密斯,在證券經紀公司實習期間,開始是從一個公司通訊錄的最下邊,也就是職位最低的人員,開始打電話營銷的。

結果呢,很不理想。

那些人,職位低,公司的錢,他沒有權限管,自己的錢,還得養家餬口,哪有剩餘的用來投資呢。

有一天,威爾·史密斯開始從通訊錄上最上邊的電話開始營銷,也就是直接打給大老闆,效果奇佳。

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這些,不要再犯了

你要爭取錢,你就直接去錢最多的地方。

你要去總部,你就直接競聘公司總部的職位。

你要去大城市,你就直接買張車票去。

你要發展能力,你就直接去最需要能力的地方。


我的一個學長,學生會主席,當年的志向是進體制內。但是,他給自己的設想是,先到企業緩衝一下,然後再考。現在,多年過去了,聽說他開始在保險公司賣保險,現在好像開始做物流了。


所有的所謂過渡,都是拖延,都是說辭,都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


2010年,我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就明白自己不想留在關外,於是直接從學校回來,到本省一所大學附近租房,專門參加筆試和麵試。這樣,無形中得到了更多的,符合我預期的工作機會。

後來,參加一個證券公司的校招,在滿頁的職位表上,我直接報了最上面總部的職位。後來,那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如果,我從最底層做起,也許最終就到不了自己的初衷,也就逐漸忘了初衷了。


後來的後來,我到銀行做HR,之後又跳槽到另一家國企,競聘中層管理,跟朋友聯合辦了一家考試培訓工作室。

我一直秉承的想法都是,想得到什麼,就去得到什麼。

不要去找過渡,過渡環節都是,讓你退縮的藉口。

3、老老實實做規則的“套中人”

職場上,有個詞語叫做“老油條”。

老油條,基本不會與剛剛走出校園,滿臉稚氣的職場新人聯繫起來。

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老油條們不守規矩,不按規則出牌呀!

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這些,不要再犯了

基本的工作規則,自然是要遵守的。

but,我親愛的少年or少女們,請記住我下邊的話:


有規則不要忙著執行,先看看誰是規則的執行人。


2011年,我的第一份工作,年少輕狂,對工作和生活充滿了嚮往。入職前,HR畫了很大很好的一個大餅,主要是說公司福利好啦。

同期入職的一個女同事,有一天晚上加班了半個小時。嗯,對的,就是半個小時。然後,她就傻乎乎地按照工資薪酬的標準,填了一個加班補貼審批單,然後就報給領導了,領導也就批了。


你看,有規則、有執行、有落實,是不是很nice。然而,不久的公司大會上, 領導就不點名地批評了這種不講奉獻的行為,說是加班半小時就好意思申請補貼。。。

規則確實是有,只要加班就有補貼,不管是半小時還是1小時。但是,你執行前,要先打聽一下這規則到底是誰在執行,摸摸規則背後的意圖。

總有一些規則,只是紙上規則,就是放那給人看的,甚至有時候看都沒人看。

4、認為自己付出最多,功勞就最大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學生思維。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這樣想有什麼問題。

問題就是:

這個社會不是這樣玩的呀!

功勞是一個系統性的東西,不是一次性的。

誰功勞最大,誰是輔助,存在於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感知。

誰擁有這個領域,誰就擁有最大的功勞。

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這些,不要再犯了

2011年,我剛上班的時候,是在一個證券公司,跟著一個團隊老大M。M比較粗線條,我們接到一個任務,他就分分工,然後就不管了,值到慶功宴上才再次出現。

當時,公司發行了一款理財產品,是有虧本風險的。那幾年,行情不好,銷量也差。眼看著要完不成任務,沒辦法,我們只能一家家銀行網點的去跑,厚著臉皮給用戶灌輸“資源配置”的思想,真可謂是披星戴月,風餐露宿。

最終,公司的通報表揚文件上,只有M的名字,沒有累死累活的我們這些小兵蛋子。領獎金,也是他最多。


但是,這很正常,對吧?人們也習慣和接受了。


後來,M離開,我跳槽。同組的小W接替了M的位置。這時候,W在對外演講,內部彙報的時候,那一次的成功經歷,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小W同學力挽狂瀾的業績了。

很自然,沒有人感覺有什麼不對勁。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同事小W後來能夠搶到,那次成功銷售經歷的吹牛逼權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原來的領域擁有者M離職了。


社會規則和人性,本沒有好和壞之分,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

我們需要去了解,去適應,才能擁有更好的心態和結果。


時機未到的時候,你付出的最多,功勞也不一定是你的。

就算別人想給你,這個功勞你也不一定接得住。


深耕下去,成為一個領域的擁有者,到你獨當一面的時候,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你的付出,都會成為你的功勞。

5、跟講利益的人講道理

很多時候,並不是道理講不清楚,而是雙方的立場不同,訴求的利益不同,這時候就不要試圖去跟對方講道理了。

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這些,不要再犯了

那講什麼呢?

講利益,委婉地講出,若他滿足你的訴求的話,他能夠得到的好處。

美劇《紙牌屋》將這一原則闡述到了極致,你可以去找來看看。


這個社會的本質,是價值的交換。

鮮花盛開,蝴蝶自來。

花朵會放出對蝴蝶有吸引作用的氣味來幫助自己傳授花粉(因為蝴蝶不吃花蜜),而且花的顏色不同,放出的氣味不同。
蝴蝶飛到花上是為了食物,花吸引蝴蝶是為了傳播花粉,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事實上,還是價值交換,只是有的時候,交換的是當下的價值,有的時候,交換的是未來的價值。

以上,

今天先寫到這裡吧。

轉自知乎: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哪些? - 申壹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569860/answer/6970550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