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這是理清人類邏輯的第一篇文章

簡單的看,我們給電腦輸入的信息無非是0和1.

但是電腦卻能給我們呈現非常逼真於現實的畫面,由此我們知道電腦中一定是有某種邏輯形式或者說邏輯模型,一旦輸入對應的信息進入到這個模型並進行對應的處理,就會呈現對應的畫面.

而對我們人類而言,同樣如此.

好比我們的眼睛輸入對應波長的光波,那麼就會形成對應的顏色,這就表明人類的視覺同樣也有一個特有的邏輯模型,在這個邏輯模型下使得輸入的信息會給人類對應的認知.

只是人類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人類的視覺感知邏輯形式是如何將不同長度的光波整頓為不同的顏色,這個邏輯模型就像是一個永遠打不開、但是一直處於自動整理信息的黑箱

.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而對於不同的生物,因為其身體構造不同,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那麼他們自身附帶的邏輯模型一定是不同的:

比如蝙蝠是以發射、回收超聲波的方式獲取外界的信息,從而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那麼蝙蝠的感知邏輯模型一定是跟人類有著巨大的區別.

而且隨著演化是逐漸從簡單到複雜,那麼邏輯形式也一定是由簡單到複雜的,而絕不可能突顯.


這其中蘊含著那些既往哲學、科學無法解釋的?這個不同生物的感知邏輯模型是什麼?為什麼存在?它是怎麼來的?它是如何一步步在自然界中演化?


它在不同的階段的具體表達又是什麼?

我們將通過一系列的文章徹底說清人類精神中的邏輯序列,說清邏輯的發生學原理.


01

邏輯


什麼是邏輯?邏輯可以理解為通過概念進行推理從而整理出邏輯形式、邏輯模型、邏輯範式,而這個精密的推理過程即是邏輯.


最容易理解邏輯是通過幾何原本中的定律、公理來推導,因為無論是多麼複雜的結論都是最基本的幾條公理環環相扣,不會發生任何脫節的掛靠最終達成的.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什麼是邏輯形式呢?

比如說單個的英文單詞有多種含義,如果僅僅只是說出某個單詞或寫出某個單詞,可能會表達出某種歧義,但是隻要將這個詞表達在主謂賓的邏輯中、或者某個規定語境中,符合日常邏輯,

就不大可能會出現歧義,即是說在某個規定的邏輯形式中代入某個多種意思單詞的時候就能表達出這個人說出這個單詞的真正要表達的單個意思;

又比如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的三段論演繹邏輯,其整體所構成的就是一種邏輯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就好比是兩個未知數,當其代入這個邏輯形式的時候就能得到某個結論.

如大前提人都會死,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結論蘇格拉底會死,在這種邏輯形式下就能代入前提得到結論,這就是邏輯形式.

再比如說y=ax+b,那麼ax+b就相當於是一個範式,y的值取決於ax+b這個邏輯範式以及x的取值,而無論是故事、夢境、人的成長都是範式的不斷變革,只是範式的表達已經不僅僅侷限在某個獨立領域,而是可以類比到任何領域.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而所謂邏輯變革就是範式的升級或者更新,但一定是比這個更麻煩、更復雜,而且更新就一定會導致對應的巨大變化.

在本系列文章中:

我們要關注的是感性邏輯、知性邏輯、理性邏輯,這三種邏輯都指的是一種感知邏輯形式,是對輸入信息的處理,從而使得存在者方便進行辨析,從而產生符合自身生存的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而感知邏輯形式的不同就會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產生巨大偏差,只是在不同演化階段的生物其邏輯形式是有著很大區別,也就是邏輯形式的變化和生物演化一樣是由簡單到複雜.


02

邏輯學的來源


我們要知道人類創造的一切,無論是所謂客觀、主觀的產物都是人類為了更深刻的認識整個世界使得人類能夠相對穩定的存在,且都是人格化的產物,只是說創造的產物是否使得人類的認知相對更圓滿、更完善,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切造物都是人類主觀的產物,邏輯學也不例外.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而在物演通論中討論的邏輯學的來源則是預定假設了一個存在於萬物之前的邏各斯,也就是自然律,同時也是遞弱代償存在論,是存在一開始就被預定了的一種先天規定.


本系列探討的是感應屬性代償中邏輯序列這一分化角度,這是存在維持自身穩定存在的很重要一部分,任何存在非此就很難穩定存在.

也就說世界萬物都有其自身一套邏輯,只是這套邏輯在不同的縱向演化的存在物種表達不同,而且後衍存物的邏輯是前體存在物邏輯的疊加、重組及變異,而且無此邏輯任何存在都不能正常的穩定存在於自然界中.

所以我們可以說,感性邏輯、知性邏輯、理性邏輯的整個廣義邏輯序列表達的就是整個邏輯本體或精神本體的規定性,亦就是

邏輯形式、感應形式、感知方式是任何一個存在保持自身能夠穩定存在的先天規定,而且邏輯的疊加、重組、變異複雜化到一定程度就必須對邏輯本身進行反思.

如理性以知性信息、感性信息所得為根據,知性以感性所得為根據,感應以感應信息為根據,關聯越繁瑣,結構越複雜,梳理則越困難.

這就是邏輯學得以發生的原因,對邏輯形式的探究就構成了邏輯學,並使得邏輯學成為比其他學問更基礎的學問.

如數學和幾何學是其他學問的基礎,因為數學、幾何學屬於先驗邏輯形式,是人類目前獲取世界認知的最大前提,且淵源於最原始、最早分化出的“復多屬性”和廣延屬性,故具有原始性、穩定性和決定性,成為梳理其他學問的根據.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03

對邏輯學的研究是追究對象


通過物演通論的解讀可知,精神分為邏輯序列和意志序列,二者的共和稱為精神.


當我們在談感性、知性、理性的時候.

將感性理解為感性邏輯、感性意志(即應向)的結合;

將知性理解為知性邏輯、知性意志(即意向)的結合;

將理性理解為理性邏輯、理性意志(即志向)的結合,也就是說意志、邏輯是同時存在一體的,不可分別開.


只是在我們談論廣義邏輯的時候僅僅只是從邏輯的方向去談論感性、知性、理性背後的邏輯發展,但萬不可將兩者分開.

而且我們要明白的是,對人類感知邏輯形式即“能知”的追究,絕不是內向追究.

就好比說,你用邏輯去追問邏輯,你用精神中的產物去追問精神,結果一定是不能完全說清邏輯是什麼?精神是什麼?


因為你總不可能通過局部去追究整體,這也就是既往哲學一直混淆於知和在的謎團當中,要麼是避開這樣的問題的根本原因.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我們必須通過追究外界能知對象,找到對象規律,或許我們才能找到邏輯的根源,明白邏輯發生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然後我們才能知道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至人類階段,然後才能更透徹的認識到人類邏輯本身.


因為在前文我們知道,存在是存在性的展開過程,那麼邏輯就是存在性中的、代償中的、感應屬性的展開過程,邏輯同樣遵循疊加、重組和變異的原則.


如對於前衍存在的可換位主體如質子和電子而言,其邏輯形式就是理化感應,感與應同步達成;

例如氯離子和鈉離子的結合形成氯化鈉,一定是符合某種對應的邏輯的,否則這種結合產生的氯化鈉在特定溶液中一定比其他的更少.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而對於後衍存在的不可換位主體如人類而言,“感應”已經分離為“感、知、應”,其邏輯形式即表達為感性、知性、理性的“能知”,而“能知”無法直接探究,只能通過對象化以後的“所知”去追究邏輯形式.

比如說人類能看到一定限度波長的可見光,但是你卻無法直接去研究為什麼人眼睛只能看到一定限度波長的可見光,無論你是如何瞭解其眼睛構造、組成單元你都無法瞭解其本質運行,你必須通過了解外物才能徹底瞭解眼睛這個“能知”方式的運行機制.


也就是說你要通過你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萬物,找到其間的規律,找到為什麼人類的眼睛究竟符合什麼樣的底層邏輯,直到挖到其根源,找到那個邏輯的起點,由此才能說清楚能知的運行機制.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於是我們知道,邏輯的深層追究決不是單純的內向追究,因為你無法用邏輯說清邏輯,無法用精神說清精神,你必須通過從外部世界的對象的規律找到其邏輯或精神的發生源,瞭解其產生的本質,或許你才能真正說清邏輯、說清精神.


04

既往哲學無法分清感性、知性、理性.


人類文明化以後,創造了語言,創造了概念,人類對任何東西的區分,都是通過建立概念的邏輯體系來區分的,概念包括具象的概念和純邏輯的概念,但無論何種概念,概念本身只有基於武斷才能建立起來,只是這個武斷基於何種起點,是否後衍邏輯經得起邏輯三洽.

而既往哲學是建立在橫向觀念的創世論的邏輯之下,於是按照既往哲學家所理解的,只有人類才有邏輯、才有精神和意識,動物是不存在這些的,因此既往哲學哲學根本無法說清楚邏輯的來由,只能認定是人的天賦.


所以既往哲學的武斷是建立在人的天賦上.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直到達爾文的演化論,我們知道人類是從低等動物演化而來,那麼無論是邏輯還是精神,其都是從低等動物的邏輯演化而來,只是在不同的生物階段其表達有很大的區別

,於是這種對邏輯的武斷已經發生前移,在物演通論中已經前移到奇點階段.

所以導致既往哲學中對於感性、知性、理性的劃分不可說得清楚,因為不明白邏輯在物演進程中的分化增益關係,在形式邏輯的排中律下,是不可能說清感性直觀、知性直觀(即純粹知性)和理性直觀(即直覺,理性沉澱的知性)區別的.

比如在排中律下,某一認識行為一旦確認屬於感性A(A=A),就不能是知性和理性,即不能同時既是感性,又是知性或理性,但實際情況是,對人而言感性、知性、理性是不可割裂的.


這時只有通過通過理性邏輯的排序律才能正確的區分和處理三者的關係.(由此我們知道引領人類未來的是理性邏輯,而非形式邏輯)

所以說,因為既往哲學沒有說清楚邏輯的發生學原理,也就說認為理性邏輯只有人類才有,是人類一出生就被規定的有,而實際上理性邏輯是從感應屬性、感性邏輯、知性邏輯一步步增益而來.


這就導致了既往哲學將邏輯狹義化的定義為理性邏輯.

即便說古希臘的“斯多阿派”已經把人的邏輯規定性與自然規定性統一起來,是極深刻的,也就是說人類的邏輯是被自然規定下來的,脊椎動物的知性邏輯也是被自然規定下來的.


瞭解邏輯的源頭,你才能對世界的運行法則更透徹

不同生物的邏輯都是被自然先天規定下來的,而決然不是某中生物先天就有的,但僅僅是深刻的直覺,無以為證.

直到《物演通論》對這種直覺的有效證明,卷一遞弱代償的存在論模型中,存在者的存在度決定了簡約原理下其感應屬性的代償規定,說明了人的邏輯本身就是自然賦予人類層級的獲得穩定求存的方式,不同的生物有著不同的邏輯形式以使其能夠獲得穩定求存的依存條件.


而隨著生物的演化,這種邏輯形式同時也會對應進行疊加、重組和變異,也即是說人的邏輯規定性遵循自然的代償規定性,二者是一致的.

通過本章的講述,我們已經基本知道了邏輯究竟是什麼,它是怎麼來的,通過什麼方式才能追究邏輯的根源,同時也解決了既往哲學從未找到的邏輯的發生學原理,理清了感性、知性、理性等分別和統一.

那麼下一章,我們將講解,邏輯是通過哪種方式不斷在自然界中演化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