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拍價破萬丨鐵西土拍過後,城心稀缺盤進入“收藏”倒計時

2020年瀋陽樓市首輪土拍本週開啟!


2月20日、21日,瀋陽連續迎來兩場土拍,其中來自鐵西的兩宗地塊因價高、位置好而頗受關注。最終建業路南地塊以9050元/平,逼近萬元的單價被龍湖拿下;而富工一街地塊以頂價10600元/平+3500平地塊外教育設施建設,被億茂拿下。


兩宗土地的成交,不僅預示了鐵西老城區未來發展走向,也為瀋陽樓市注入了活力,併為2020瀋陽樓市“改善”大局定調!


起拍價破萬丨鐵西土拍過後,城心稀缺盤進入“收藏”倒計時

起拍價破萬丨鐵西土拍過後,城心稀缺盤進入“收藏”倒計時


01


城心土地再難覓,鐵西將迎“小陽春”


此次來自鐵西的兩宗土地,因其地價高、位置好、容積率低等成為亮點。


1.起拍價高

兩宗地塊起拍價都非常高,其中富工一街3號地塊樓面起拍價更是破萬,達到10300元/平方米。


分析:


房地產行業裡有個簡單的關於“拿地價格與銷售價格”的計算公式:拿地價的二倍大約就是未來商品房上市時的銷售價格。按照這個簡單的計算公式,破萬成交的土地,未來房價每平方米要到20000+。


而這背後意味著周邊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也將進入升值倒計時,迎來重大利好。目前,鐵西主城區內核心地段品牌開發企業的銷售價一般是,高層每平方米售價14000-15000元/平左右,洋房17000-19000元/平之間。而隨著新一輪土地出讓後,當下的品牌房企高端項目的價位恐再難尋覓。換一種更直觀的計算方式來說,也就是當下品牌房企高端樓盤的最高售價,在未來兩三年,可能就是新樓盤的基礎售價。


可見,2020首輪土拍不僅為市場指引了方向,也為購房者提供了指導。可以判斷的是,3-5月瀋陽樓市,尤其是鐵西區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遲到的“小陽春”。


2.地塊較小

兩宗地塊中建業路南地塊面積較大,也只有3.6萬平方米,另一塊富工一街地塊,面積僅為1.1萬平。


分析:


房地產企業的一個共識是:以後二環內不太可能有大型的土地開發了!土地供應是房地產的命脈,而如今瀋陽二環內已經寸土寸金,一些核心區域已經沒有地塊供應。事實上,瀋陽新崛起的板塊如沈北、新市府等板塊幾乎都在三環附近甚至更往外,這是城市中心土地資源稀缺所決定的。


而類似鐵西這樣的核心區域,更是很難再有大規模土地供應了。從2019年瀋陽主城區土地市場拍賣中看,鐵西是釋放相對較多的,19宗成交居住用地中,老城區成交地塊8宗。


2019年鐵西區老城土地招拍掛成交居住用地彙總

起拍價破萬丨鐵西土拍過後,城心稀缺盤進入“收藏”倒計時


從土地成交情況來看,成交宗地面積普遍較小。最大的地塊為工業大學興順校區地塊,佔地面積也僅有不到6萬平方米,更有多宗地塊佔地面積不到3000平方米。可見,

未來老城區優質土地越來越稀缺,很難再出現規模型品質盤了。特別是當下鐵西核心區位,保利、華潤等幾個大品牌項目也幾近銷售完畢,目前恐怕只有萬科的翡翠新都會項目還能滿足“城心、品質、大盤”這幾個關鍵詞了。


3.低容積率

兩宗地塊均要求限高50米,容積率在2.0以下。


分析:


袖珍地塊如此搶手,提升品質恐怕是開發企業不得不為之的舉措了。事實上,從2019土拍結果來看,鐵西的核心地塊大多被大品牌拿下,品質升級是老城區新項目發展的必經之路。特別是隨著萬科翡翠新都會、華潤置地萬象府、保利雲禧、中南旭輝和樾等項目的出現,整個鐵西老城區以高層居住為主的情況發生了改變,整體居住氛圍逐漸向低密、高品質環境迭代。


起拍價破萬丨鐵西土拍過後,城心稀缺盤進入“收藏”倒計時


02


鐵西土地身價增長背後的思維邏輯


事實上,鐵西的發展脈絡也正是瀋陽近些年來的縮影,透視鐵西現象,便可以發現瀋陽房地產振興之路。而鐵西作為老牌工業城區、在城市更迭中將老城情懷與城市品質崛起完美結合。甚至有人說:買鐵西就等於買瀋陽的未來。


我不知道這話對不對,但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鐵西確實在這其中承擔著重要作用。


土地價值上看,公開數據顯示,鐵西區地價成交最高價從2016年的6550元/平方米到目前的10600元/平方米,身價上漲迅速。


起拍價破萬丨鐵西土拍過後,城心稀缺盤進入“收藏”倒計時


如果說城市硬核是土地價格的邏輯,那麼房屋售價背後的邏輯還包含——配套、文化。


先說配套。鐵西作為成熟的城市核心區域,經過近20年的房地產改革市場發展,已經形成了極其成熟的交通、商業配套網絡。代表人群聚集度和商業化程度的大型商業廣場萬達在鐵西建有兩座。尤其是鐵西的美食,很多知名傳統飲食品牌,例如燉肉、烤串等等,甚至有很多網紅名店也紛紛在鐵西搶地開店。


很多在鐵西區居住的人往往都會說一句“住在鐵西是真方便,樓下24小時便利店,周邊都是餐飲美食,購物、文化娛樂應有盡有。” 可以說,鐵西憑藉居住聚集地和商業聚集地的城市新功能化定位,已經成為瀋陽城市居住舒適度最高的區域。


再說文化。商業利益最大化,一直被視為商業第一準則。但近兩年來土拍市場上,很多房地產企業都“違背”這一法則,在寸土寸金的項目競拍後,積極尋找城市文化元素,並形成文脈傳承的元素建築。萬科、華潤、龍湖、保利等品牌房企就一直在積極推動。其中,鐵西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萬科的紅梅產業園。


其實,土拍背後一直有一個更深的話題在房地產圈內探討——“文化傳承與住宅變革”。圈內人的共識是,房地產建設不是簡單地推倒重來,一進入園區看見一棵原生態生長几十年的大樹,與那種簡單的綠化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房地產開發建設要像樹的年輪一樣,有文脈與傳承,讓歷史可以凝刻在城市中。


尤其是隨著城市中心供地面積逐漸呈現小塊化,鐵西類似萬科翡翠新都會、華潤萬象府、保利雲禧等有大地塊開發,有較好的文化文脈規劃設計的高品質項目,儼然成了城市“珍藏品”。

就像萬科,作為第一個邁進鐵西的大品牌開發商,始終帶著情懷在建房子。這一點,從其各個銷售中心的打造就可窺見一斑,特別是作為鐵西城心的項目翡翠新都會,這裡的營銷中心不僅是賣房子用的,更是瀋陽第一座咖啡主題博物館。


而就房子本身而言,萬科翡翠新都會打造了瀋陽首個都會主義生活範本,始終在生活方式的變革上積極探尋,這裡約40%的商業配比,打造了約5萬方商業、購物mall及主題商街等,締造了高端生活配套的硬核。


未來,隨著城市中心的地塊越發稀少,小地塊項目如何規劃,讓歷史文脈有較好的傳承,讓生活方式有較好的展現,將是土地成交活躍、市場頻頻利好時最應該思考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