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关注“吕子杰有话职说”,每周为自己充点电!

公号: 吕子杰有话职说(lzjitalk)

厨师有菜谱,职场有职谱。

有关职场、管理、企业经营,你想知道的,我所知道的,都将在这里呈现。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企业的绩效管理变革总在谈OKR,但推动后却都发现OKR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用。为什么?
是我们过度神化了OKR的价值吗?还是在实施OKR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现在讨论OKR的书籍、文章有很多,讲OKR案例的、讲OKR神效的、讲OKR操作的……举不甚数。不过,我今天分享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些容易在OKR推动过程中被忽视的小细节,这些细节虽小,却会让OKR推动结果大打折扣。


接下来,我和各位分享9个能更顺利推展OKR的检查原则,分三个部分来说明。

第一个部分 关于“O”的设定

OKR的“O”是目标的设定,需要更多关于理想与愿景的描述。但是在设定“O”的时候光有理想与愿景描述是不够的。以下有三个检查:

<strong>1、你设定的“O”是否足够清晰

不够清晰的“O”只会造成混淆。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我曾碰到一位主管将“打造全面领先的跨行业跨世代新交流平台”作为“O”,那么这里马上会延伸出几个问题:怎么定义全面领先?怎么定义跨行业和跨世代?怎么定义交流……如果这些名词的定义不清楚,那么后面的“KR”就很难讨论了。

<strong>2、需要大家对“O”有足够的理解

在设定的“O”足够清晰后,也要确保项目组的人能够正确理解这个“O”。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过去在设定“0”这个环节中出现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清晰度不足,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每个人对“O”的理解会有差距。所以在OKR设定“O”的时候,对“O”本身是需要反复讨论,并确认每个人的理解一致。

<strong>3、“O”要有可达成性

设定“O”时还有一点很重要——“O”本身需要有可达成性。

很多时候大家都在谈梦想、谈挑战,所以“O”就变得越来越虚幻。

的确,“O”必须是梦想,“O”也需要一定的挑战性,但不代表“O”可以不切实际。“O”的设定还是必须基于现实的基础上,且是目前大家一致觉得必须追求的目标。注意“必须”两个字,这代表是全体的共识与决心。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因此,恰当的“O”必定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一个很难达成,但却是全体觉得一定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如果“O”的本身已经是清晰的,大家的理解一致,同时也有共识与决心要去达成。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要做第二个部分的检查。

第二个部分 关于“KR”的检查

<strong>1、在讨论“KR”前要有准备

通常,我不建议设定完“O”之后就直接讨论“KR”。一个没有准备的讨论,或是仓促的讨论,通常不一定能找到正确的“KR”。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若你期待“KR”的讨论有好的产出,那么在设定完“O”之后,应该需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团队成员,让他们各自去思考“KR”。沉淀的越充分,通常“KR”的产出会越有意义。

<strong>2、需要对议题有基础的认识

另外,参与项目讨论的人至少具备对核心议题有基础的认识。简单的说,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与了解,或者在参与前必须花心思厘清重要的议题。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当然,并不是说外行的人就一定不能参与讨论或项目,但现实是,你很难让两个没用过计算机的人去探讨如何藉由计算机改善未来的生活。所以,对议题的基础认识及了解还是必要的。

<strong>3、记得“KR”是成果而非过程

如同“KR”这个词一样,不要忘记“KR”谈的是关键结果。有很多时候,我们讨论着就习惯性地去讨论过程了。记得“KR”不是要做什么事,而是设定要达成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会直接促成或者共同促成“O”的完成。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第三个部分 关于组织的检查

<strong>1、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采用OKR

首先虽然OKR是好的制度,但是并不一定所有的项目或是工作管理都适合用OKR。对于已经有成功经验的、清晰的工作管理,KPI依然是好的管理模式。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选择适合的OKR项目是很重要议题。强迫全部的管理手段都用OKR来进行,可能不容易得到好的效果。

<strong>2、分阶段的推动OKR

前篇《企业追求高增长之路:“成也OKR,败也OKR”》所提到的,OKR的成功推动,很大一部分要藉由观念的改变。因此组织内的观念倡导需要与OKR的推动齐头并进。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同时,也不建议立刻或在短时间内全面的展开。如果可以分项目、分阶段依序的推动,可能产生的效果更好。

<strong>3、OKR重点在结果不是考核

很多人都会问:“施行OKR以后,该如何考核?”

网上有很多关于“将OKR的施行导入到KPI的考核项目”的操作办法。对于这个部分,我是有担心的。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因为OKR鼓励的是挑战与突破,如果再套回KPI模式,只会让参与者回归保守。

OKR的重点在创造团队的能动性与挑战勇气,而KPI制度通常会让人变得追求安全。企业会想采用OKR,也正是为了突破及解决KPI的不足之处。 当然,并不是KPI不好,也不代表KPI不能和OKR结合。只是如果没有厘清两者本质的差异,很多时候会造成反效果。

9个要命的细节,恐让企业OKR变革夭折

一定要牢记,OKR的重点在挑战与创造结果,而不在考核团队有没有做事。

以上,九个检查点可以检查出你目前OKR推动的状况,它们将有助于你发现或者改善推动OKR的成效。


<strong>近期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