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醫療廢物的"絕密押運"

醫療廢物存在著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汙染物等有害物質,也被稱為"頂級殺手"。而對於"流氓病毒"新冠肺炎醫療廢物的處理,就更需專業和小心-----

2月21日上午8時許,西安市胸科醫院院區內,佩戴三層防護的醫護人員三三兩兩走過,絲毫沒有外人想象的緊張氣氛。醫療廢物回收人員王叢海同往常一樣,拉著有生化危險黑色標識的黃色收集桶,到有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樓收集醫療廢物。

新冠醫療廢物的

收集:兩層封存確保不洩露

王叢海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手套、鞋套,不緊不慢地收集著一袋袋特殊的醫療廢物。如今,熟悉了處理流程,他已經沒有了開始時的緊張和害怕。

原來,新冠肺炎醫療廢物(簡稱"新冠廢棄物")都是兩層黃色塑料袋封存。醫療廢物裝進塑料袋,擰緊折回"鵝頸式"打包,噴灑消毒液滅菌。隨後,裝進一隻厚塑料袋,貼上廢棄物名稱,紮緊、消毒、存儲,等待收集。

西安市胸科醫院現有31名確診患者,是西安市目前住院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每天,新冠廢棄物有40桶左右。上午,能收集30桶左右,晚上10桶左右。

新冠廢棄物,主要是廢敷料、醫用手套、口罩、廢防護服、廢注射器等感染性廢物,以及隔離病房、醫學觀察區域產生的其他廢物,必須第一時間收集。

王叢海和另一位同事負責收集新冠廢棄物。可承重33公斤的收集桶,廢棄物一般不到半桶,重量也就幾公斤。他說,少裝要把拋灑等意外概率降到最低,運輸前桶蓋還要用手再壓一遍,確保蓋好壓實。運送到醫療廢物暫存處附近,用稀釋的84消毒液對桶周圍再次消毒後,鎖好門密閉暫存。

24小時內必須運走,新冠廢棄物有硬性規定。

新冠醫療廢物的

當日上午11時30分,醫院醫療廢物轉運工楊孟娃打開門,把一桶桶貼著紅色膠帶或者寫著"新型冠狀病毒"字樣的黃色塑料桶交給轉運車輛裝卸工趙宏巖。

王叢海和楊孟娃看著18桶醫療廢棄物裝車,對接核對廢棄物名稱、重量、運出時間,簽字確認後,這趟運輸交接告一段落。

車開走了,王叢海拉著收集桶走向病區,開始新一輪的忙碌。楊孟娃消毒裝卸區域,等待下趟車的到來。

新冠醫療廢物的

轉運:專人專車 "絕密押運"

當天,56歲的裝卸工趙宏巖和38歲的司機韓軍前來收集新冠廢棄物。兩人也是標準的三級防護,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等配備齊全。經過40分鐘的車程,他們從西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高陵區涇河工業園)抵達醫院。

兩個白衣人下車,相互檢查完穿戴,電話聯繫裝卸負責人。

20分鐘後,楊孟娃前來對接裝卸。

趙宏巖卸下消毒過的裝卸桶,輕拿輕放開始裝貨。3只桶1排,1.85米寬的車廂撐滿。 6排18只桶,4米長的車廂裝滿。他打開紫外線燈,輕輕關上兩層密閉結構後門,交接出發。

裝卸只有20分鐘,趙宏巖的工作看似平常,但一不小心就可能有風險。1月20日以來,這對鐵搭檔除了往返一些定點醫院外,甚至還去過楊凌、周至、鄠邑收集新冠廢棄物。

他印象最深的是隔離人員丟棄的飯盒湯水濺到臉上。疫情初期去長安區豐裕口一隔離酒店拉運時,一次性餐盒堆滿裝運桶。趙宏巖協助工作人員重新打包時發生小意外。工作十年養成的習慣,不能用手觸碰眼睛鼻子,那次也是回來後才清洗的。

專人專車專線,一路暢通奔赴處置中心。有聯防聯控通行證庇護,任何部門不得上車檢查。退役空降兵趙宏巖打趣說:"絕密押運"。

趙宏巖同其他5輛轉運新冠廢棄物的同事一樣,固定在一定區域收集與新冠有關的廢棄物。天天白衣一身,也有一些不便。他說,出城拉運時間長,想上廁所只能憋著,怕周圍人擔心害怕。餓了想吃泡麵,多次路過小商店也沒有購買,怕大家緊張。

西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承擔市區和郊縣的新冠廢棄物轉運處理。除了西安市第八醫院、西安市胸科醫院等幾家重點收治醫院外,發熱門診、隔離酒店、第三方新冠核酸檢測機構的廢棄物也納入他們的集中銷燬範圍。

新冠醫療廢物的

6輛車,24名工作人員。兩班倒,人停車不停。

車輛GPS定位,距離處置中心20分鐘車程時,趙宏巖們要在內部新冠疫情微信群裡通報,處置中心迅速騰出卸料臺。

1月22日中午12時30分,趙宏巖的車輛抵達處置中心。車輛消毒,稱重,核對數據,短短20分鐘後,倒進卸料臺卸貨。

銷燬:1100攝氏度高溫焚燒

卸料臺上,一桶桶新冠廢棄物被緩緩推進運料電梯,4桶一撥,兩臺電梯交替運送。兩分鐘一趟,不到10分鐘,18桶全部被送至處理中心四樓焚燒樓入口。

在四樓電梯口處,同樣一身白的上料工張西京、白俊濤有序地把運送桶運至上料口附近。張西京推著一隻桶到上料口,關好圍欄等待上料。開動按鈕,運送桶緩緩傾倒,進入燃燒樓。一桶接著一桶,陸續進入燃燒爐。

新冠醫療廢物的

坊間傳言,醫療廢棄物被分揀銷售,注射器等醫療塑料回收加工成生活用品。在這裡,從卸貨到入爐,全部在環保部門監控下運行,確保廢棄物全部被銷燬。

處置醫療廢物需要兩級焚燒,新冠廢棄物陸續入爐,司爐工馮寧利點動鼠標將風速調高到20赫茲,一燃室溫度穩定在1100攝氏度左右。

在馮寧利的監視下,醫療廢棄物分解成煙氣,然後進入二燃室1150攝氏度焚燒,確保病毒被全部殺死。兩級焚燒程序完成後,再經過脫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等環節,最終確保尾氣達標排放。

這些天,司爐班班長杜書明帶著4名上料工,1名巡檢工,1名司爐工忙碌著銷燬一撥又一撥新冠廢棄物。他頻繁往復一樓、三樓、四樓,得到有進貨消息,他下一樓、上四樓通知上料工提前待命。"穿著防護服,沒人帶手機,只能口頭通知。"緊張,忙碌,已經成為了常態。

每天4噸左右,高峰時曾達29噸。量雖然不是很大,但持續時間長。杜書明說,新冠廢棄物轉運桶,基本都裝不滿,一兩隻袋子一桶是常有的事。一車往往運送量只有平時的一半,但必須隨時銷燬。

新冠醫療廢物的

車來車往,確保萬家平安。

1月20日至2月20日,西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累計出動轉運車552車次,運回銷燬78噸新冠廢棄物。

2月21日,西安市再次調配4輛備用車輛,確保所有新冠廢棄物第一時間銷燬。

2月22日,陝西又一個無確診病例日,上了一個月班的趙宏巖看到了回家的曙光。他說,加班不怕,辛苦不怕,只希望大家不要把他們看成簡單的垃圾清運工……


(本報記者 薛生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