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為何有人說能成為江蘇未來的突圍之城?

用戶68590185


改開以來,整個中國經濟的重心在沿海,沿海的經濟又被長江分為南北兩部分,南方發達北方落後。而經濟基礎的形成其實有150年的歷史,並不是改開四十年形成的,改開四十年只是加速了這種分化。按道理長江以北的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的人口遠大於長江南邊的浙江江西江蘇安徽上海福建,經濟發展卻和人口成了反比。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外資引導所致。

不過外資引導經濟已經到了尾聲,未來經濟以人口服務為主要內容,以服務業為主的內需經濟將將佔主導,外資所攜帶的技術優勢也越來弱,內生的技術優勢蘊含在人口優勢中。上海所能容納的人口增加不多了,把人口移入上海的成本遠大於把上海的技術移入南通的成本,這就為南通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歷史機遇。

南通具有和上海完全相同的沿江沿海地理氣候條件,甚至比上海還要好一些。隨著滬通鐵路,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沿海高鐵,上海第三機場的建成,南通便有了與上海相似的交通基礎條件。國家正是看到南通的這個基礎條件,南通的規劃人口需要增加200多萬,這是長三角獨一份。而南通有這個條件容納這麼多的人口,並能讓這1000萬的人口具有優質的生活條件,分享80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土地。

南通有了充分的土地資源和人口政策,對上海蘇州無錫的產業資本來講就是一塊寶地。北沿江高鐵和沿海高鐵在加上三洋鐵路,滬通鐵路,寧啟鐵路,通州灣海港,上海南通新機場會把安徽河南山東的人力資源吸引到南通享受美好新生活。

江蘇已經在改變長江造成的地區交通阻斷,長江上每隔20公里就一條過江通道把長江南北融為一體,縮短長江南北的差異。而南通獨享上海蘇州無錫常州近9萬億的GDP溢出,這是全國唯一的經濟高山下的平原,只要這四市的十分之一GDP增量溢出被南通吸引,南通就會比其他城市多2個百分點的增長,揚州泰州也會因此受益,蘇中崛起就順其自然了。相比廣東而言,江蘇的江北自然比廣東的珠江西岸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說南通是江蘇的突破之城確實不錯。


烏托邦男


南通人不請自來。

這幾年南通確實發展飛速。我14年從外地回南通工作,到現在不到6年時間真的是見證了南通的各個重大發展。不過你提問裡的突圍之城這說法暫時還沒聽過。我暫且把題目理解成談談南通未來發展前景吧。

首先是交通。眾所周知,南通以前的交通其實是不便利的。何解?沒有高鐵,火車不發達,過江通道常年擁堵(蘇通大橋、汽渡等)。這幾年,欣喜的看到針對交通的各項建設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北沿江高鐵,滬通鐵路大橋,新機場,蘇通二橋(概念),地鐵等等。沒有交通的便捷,城市肯定難以發展。很欣喜南通的交通迎來了巨大的突破。

其次是地理區位。南通離上海近,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就像我說的,去上海的路其實不好走。隨著交通跟進,南通政府也在上海大力推介滬上到南通來,提供各項優惠政策。南通要想快速發展,短期內是必須要跟著上海的節奏的。

第三是規劃。中創區的落定,意味著南通走在了通往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企業入駐優惠,總部入駐優惠,人才引進政策等等舉措,都正式了南通正在打造第二個“蘇州園區”。

第四個是南通人的精神。南通人身上一直有一種精神,吃苦好學,敢為人先。這種精神,造就了國際赫赫有名的“南通鐵軍”。希望未來,南通人依然保持這種傳統,與城市一起,快速發展,快速致富。


南通範兒


南通就是將來的北上海,前途真不可限量,但是文化上江蘇還要看蘇州、南京、揚州、徐州


加油大蘇北


我從幾十上百年的歷程看,從經濟發展循環來看,除了發展房地產,其他希望不大,南通的資源是智慧大腦,若無用之舞臺,就只能出去創了。港口經濟已發展了四波次,玩的是概念吧?第五波還有嗎?務實啊!南通!


歲月盡如歌


應該是的。南通過去主要是苦於交通受限,在南北高鐵貫通以後這一短板就不存在了。重要的是這座城市就在大上海近處,其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馬文林3


海陸空全方位發展。

通州灣,北沿江,新機場。

現在又在搞中創區,把互聯網信息產業也發展起來。

蘇州吸了上海那麼多血,也該給南通吸一吸了。

上面想把南通打造成長三角中心城市,發展確實不可限量。有人可能要反駁,您等十年之後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