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校長防疫點當“站長”,花甲老黨員值守不領補貼

庚子年,一個必將載入史冊的春天。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在全國打響。在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的抗疫一線,黨員當先鋒,群眾跟上來。他們不分日夜,不怕勞累,穿梭在太和鎮的大街小巷,駐守在各個村居的路口崗位,構建了太和鎮黨群聯防聯控的堡壘。

花甲老黨員防疫值守不領補貼

太和鎮有一群老黨員同志,雖然他們已過花甲之年,但是他們勇挑重擔,不忘初心,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採取宣傳引導、聯防聯控、佈設關卡等方式開展工作,用行動為廣大群眾構建疫情防線。

61歲的溫來仔是穗豐村的一名老黨員。“我認為這個是黨員的義務,值守是為了保護自己村的村民,如果我值守拿補貼,那做黨員沒意思。”在穗豐村號召組建防控疫情24小時值守隊伍時,他這樣說。

溫來仔不太會用微信,就讓侄女在支部微信群裡發出號召,在他的號召下,支部黨員都不佔用值守名額,不拿補貼,約定俗成似的開始了每天的義務輪崗值班,齊心做好防控工作。對進村人員測溫,車輛出入的查詢,防控措施的宣傳,每一項工作都落實落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古稀老校長防疫值守點當“站長”

許水樓除了是一名30年黨齡的老黨員,還是一名桃李滿興豐,為人師表的老校長。70歲高齡的他已志願站崗十來天,作為老人家,不能像年輕人用手機、電腦快速宣傳防控信息,那就用最簡單的站崗值守、當面教育勸導的慢辦法。每當有車輛出入,等候守崗工作人員測溫無礙後,校長就會麻利的挪開雪糕桶,讓汽車通過。其他人讓他坐下休息一會兒,他總是拒絕:“講臺上站了幾十年了,習慣了。”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他們的行動默默地影響著年輕一輩的黨員和群眾,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教育不僅僅是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年輕一輩更加踏實的做好每一天的值守工作,每當有人員、車輛進入村裡,年輕一輩都主動地跑過去承擔起站崗、測體溫的工作,讓自己能夠追趕上老一輩的步伐。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旗幟彰顯擔當。在太和鎮,除了他們,還有許許多多堅守在各個崗位的老黨員,他們的身份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有同一個信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對抗疫情,守護家園。

下班後花兩個半小時回村值守

面對疫情除了老一輩的共產黨員,太和鎮還有一群發揚著無畏無懼、勇於擔當防疫精神的新力軍。

穗豐村第一經濟社入黨積極分子藍錦勝,從黃埔區下班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村裡,在防控崗位穿上黨員突擊隊馬甲,開始了這一天的防控疫情值守工作。

從黃埔區到穗豐村,總共24公里,搭乘公交地鐵需要兩個半小時以上,儘管交通不便,單位工作緊張,藍錦勝還是選擇報名輪值,他堅定地說道:“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亦作為副社長,應該要做好帶頭作用的”。 群眾利益無小事,雖然看似簡單的測體溫、詢問行程、發傳單,體現的卻是他的一絲不苟、主動擔當。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孤寡低保戶志願服務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從廣大黨員到普通群眾,共同築起戰“疫”的防線,擔當防控一線的衝鋒者。

營溪村衛生巡查員林健航始終堅守一線,別人怕髒怕危險不願意乾的活,他無怨無悔。不管是重點關注的居家隔離人員家中,還是廁所、垃圾收集房、服務中心等公共場合,林健航認真消毒每一角落,走街串巷不漏一處,專心做好份內工作。他沒有出眾的才能,但有著踏踏實實的擔當和勇氣。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張惜是一名孤寡老人、低保戶,在黨和社會的關愛下,平時生活過得和和美美的。在大源村黨委的號召下,他主動加入巡察志願隊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

古稀老校长防疫点当“站长”,花甲老党员值守不领补贴

從加入志願者隊伍開始,每天堅持到報到,他沒有豪言壯舉,只有一份堅持不懈怠的責任心。他迎著寒風坐守在碧道的鐵凳上,顧不上冷,一心想著勸阻出來活動的人群少出門、戴口罩。每一個人正在把每一股細小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為疫情防控築起強而有力的防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丘倩瑋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湯南 通訊員 丘倩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