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昨天晚上辅导班的一个孩子发来了一张血淋淋的图片,割腕的图片,发给李老师,李老师看到之后,吓坏了,直接打电话过去,没人接,孩子的电话没有人接,给孩子的母亲打电话,也是没有人接。

李老师很着急,也不知道孩子怎么样了,小女孩都已经上初二了,怎么又割腕自杀,你没有看错,是带一个“又”字,因为初二的小女孩已经不是第一次割腕自杀了,已经好几次了,孩子性格比较极端。

到了晚上十一点多,孩子慢慢给李老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没有事了,已经包扎好了,具体原因就是疫情期间因为上网课,因为学习的原因,两个人发生了矛盾,吵架,然后就出现了前面的情况。

孩子的妈妈脾气很不好,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所以性格极为极端。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记得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说:“她的儿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特别叛逆”

青春期的儿子痴迷网吧,每天都很晚才回家,怎么说都不听。妈妈做的就是,一遍遍地挨个网吧去找儿子。 有一次,儿子照例很晚才回家,妈妈知道他一定又去网吧了。

由于妈妈已经进行了几次心理辅导,所以这一次她没有生气,而是有点心疼。 当她开始用心去感受孩子,她一下子想到:一颗幼小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才会变得如此颓靡? 她决定不再出去寻找,而是在家里等待。

儿子回来后,妈妈没有了以往的评判,对孩子充满了关心。

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儿子你回来啦?饿了吧,吃饭吧。”

语气之平静,连她自己也未曾料到。 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她深深地感动。

她清楚看到,孩子听完后,整个身体微微一震,像是受到了极大触动。 那一刻,她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看见孩子”。

“看见”带来接纳,从此之后,她和儿子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妈妈开始理解,孩子沉迷网络并非热爱,而是为了逃避。同时,妈妈也看到自己经常对儿子高压指挥,一味要求成绩,却很少与儿子谈心。

记得杨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当有了越来越多的看见,妈妈的心一下子柔软了。

她每天不带任何要求地关心儿子;跟孩子一起进入游戏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升级打怪,成为了彼此的硬核队友。 在这中间,孩子慢慢敞开,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再迷恋游戏。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9岁的小恒,因妈妈去世,就被寄养在姑姑家。爸爸在暑假来看他,看见孩子在玩手机,就吵了几句:你就知道玩手机,一放假先玩手机,也不好好写作业!那作业什么时候能写完?

随后,小恒出门,一走再也没有回来……两天后,周先生听闻噩耗,儿子纵身跳下了靳江河。

爸爸后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 作为经历过重大创伤的孩子,他的内心是脆弱和恐惧的,他渴望亲人的关注和理解。

在与爸爸分开的日子里,孩子那份求而不得的渴望,被压抑在了心里,那个手机游戏或许是唯一能转移孩子痛苦的方式。

可是,爸爸丝毫不关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而是一味评判。只一句话,就给了孩子无法承受的绝望。

我们习惯性地忽视,看不见孩子内心的需求,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太多自以为是的评判。

所有的评判,都是来自我们的头脑。当我们在头脑的层面认识生命,比如看到一个孩子写作业时候烦躁,

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真没有耐心,写点作业就烦;如果孩子没考好,我们会说:你太粗心了。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有时候我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呢?

矛盾处理不当+父母的忽视、不理解=孩子的抑郁+焦虑

成年人大多非常讶异于孩子们面对些许小事就会抓狂甚至走向死亡的想法。但若追溯我们自己的童年,就会懂得大人对孩子心里感受的忽视,往往是孩子痛苦的根源。生死,真的只在一念之间。

孩子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时期,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 遭受负面生活事件时,若不能妥当处理各种矛盾,非常容易产生抑郁、 焦虑情绪,由于父母的不理解和忽略忽视,孩子容易产生逃避和惩罚父母愿望。而这个愿望的实现方法就是自杀。

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用心的灌溉,让他们茁壮的成长。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语言的伤害特别大,我们不要伤害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脾气。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

孩子长大以后脾气也会可能变得暴躁,为人刻薄,当他们成为父母时,就会遗传父母的坏脾气,出现了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父母脾气越大,孩子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教。

父母脾气升级,孩子坏行为也跟着见长,父母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给你敞开心扉,此时处于担心受怕当中,没有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

然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优点就一定有缺点,我们身为父母,要从内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在优点里发展,在缺点里学习,不要试图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才。

语言暴力有时直伤人心,特别是亲人之间的非理性的暴力语言,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如同钉子一般钉在心上。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谢谢大家对 的支持,喜欢的可以关注点赞,2020年让我们读情感故事,品味百态人生,左手爱娃,右手职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