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要發起這麼多戰爭?

姬夢塵


人無閒人,人閒了就要搞點事做。一國家也這樣,不能沒事幹,沒事幹就停止不前,國家要停止那多可怕所以就要找事做一一就發動戰爭。戰爭對於美國人來說可是好事,即解決金融問題又解決就業還少了國內矛盾,國家機器高速運轉,好一派豐收景像。


農民一老翁


答案是:戰爭,是國家政治集團鬥爭的最後賭博。只要是賭博,結果總會是有贏有輸的。美國不斷髮動戰爭,為什麼至今贏的多輸的少?這主要是因為:

美國白宮(國務院)

1,美國發動戰爭的對象大都是世界上的中小國家,未開戰之前結果已經規劃好了。美國政府發動戰爭的背後下賭者是各大金融集團和政治利益集團,美國政府的有關部門只是戰爭的實施工具。

世人皆知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在世界地緣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外交上等方面上是一個極沒有大國責任的霸權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幾乎為所欲為,聯合國和安理會等國際組織都是美國利用的工具。

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的總統,國務院,眾議院,參議院等政治體制的三權分立機構,特別是五角大樓(國防部),各種情報機構,陸軍,海軍,空軍等軍兵種都是華爾街和美聯儲(類似私有的中央銀行)等金融集團的忠實支持者和利益悠關方。

美國在二戰以後發動的所有戰爭,除了朝戰和越爭以外大部分都是贏家,美國政府既使輸掉了戰爭,美國政府背後的各大金融集團和各大政治利益集團,他們永遠是贏家,他們才是美國不斷髮動戰爭的罪魁禍首。

美聯儲現任主席:鮑威爾

2,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對外發動戰爭之前出奇的團結一致,因為兩黨身後的利益集團及其“政治精英們",不想錯過發戰爭橫財的大好機會。

美國今天的一切政治和經濟資源大部分都控制在民主黨和共和黨這兩個超級大政黨手中,儘管兩黨在美國政府內關於國家大事的規劃,決策,表決,實施中,都是為了各政黨的利益,分岐不斷互相否決、制約等事情經常發生,但是一旦美國政府準備對外發動戰爭,兩黨出奇地表現一致,表面上團結一致,實際上是利益一致才團結一致。

美國兩大政黨

不是因為兩黨的工作效率高,而是兩黨的共同利益和每個人的利益驚人的一致。因為兩大政黨的政治精英們大都是美國戰爭發動者~金融集團,軍工集團,軍火商,高科技軍工公司等的股東,代言人,代理人,情報線人和推動者。

這些人比誰都清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一旦爆發就是快速發戰爭財的最好時機。國家戰勝與否,軍隊損失多少,雙方死傷多少人,國家財政如何債臺高築,什麼民主,人權,自由等與他們統統無關,只有利益與他們有關。



洛馬公司

3,美國政府控制下外交、情報和各種媒體輿論等,早己經準備好了一系列的關於被侵略國家的各種違反,美式“民主、人權、自由、人道"等有力“證據”。

美國政府每當發動戰爭之前,總是會拿美國自己的外交部的,情報機關的,主流媒體的,政治名人的,被戰爭國的反對派言論等所謂的有力"證據”來說事。

美國FBI工作人員

抹黑和抨擊被侵略國家的政黨和領導人,國家政府,軍隊組織等,是多麼的獨裁專治,殘忍屠殺正義的人民,殺害美國外交官和公民,破壞地區民主政治等等的一系列老套路。

給美國軍隊和人民洗腦,號召和煽動不明真相的、善良的、中下層普通的老百姓去參戰賣命,去為美式的“民主,民權,正義,自由”等騙人的政治口號去犧牲。

美聯儲

總之,美國不斷髮動戰爭只是為了美國自己的利益,為了各政黨集團的利益,為了少數富人和政治精英們的個人利益而不斷地繼續發動戰爭。20O多年前美國國家的誕生就與不斷的戰爭形影不離,美國的獨立戰爭都是歐洲銀行家設的騙局,今天的美國不斷的發動戰爭已經成了難改的歷史傳統。

美國五角大樓


美國在不斷的戰爭中發展,美國也會在不斷的戰爭中滅亡。因為世界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美國總是夢想一家獨大,那是根本不能的。曾經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難得糊塗DAvid


美國為什麼年年發動戰爭?

美國統治階級的真正目的是為發財、略奪財富和資源,維護霸權地位的目的也為這些。

美國首先佔據了這種先天優勢,先不說是什麼海盜的後裔,地緣政治很重要,美國喜歡打仗和挑起戰爭,戰火都燒不到美國本土,兩次世界大戰主戰場都在歐洲,牽連到亞洲,即使今天,擦槍走火仍然還是歐洲,美國都是戰爭的受益國。

美國看好了軍工的市場和軍工在維護霸權地位上所起的作用,用武力征服小的不聽話的國家,或者發動代理人戰爭從中受益,即使不是直接搶奪財富,起碼能賣軍火,還能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和幕後黑手地位,這就是我對美國年年發動戰爭、喜歡戰爭的看法,這就是美國年年發動戰爭的原因,因為有便宜佔。


陽光4832188218510


美國是一個標準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帝國主義國家;如果世界都平安了美國就沒事可幹了;所以它到處扇風點火,挑起戰亂,犯罪累累;世人應該擦亮眼睛,團結起來共同聲討霸權主義;世界和平萬歲!拙見!


老閒同志


也不見得年年都要發動戰爭,據說在美國建國以來的二百四十多年間,只有21年是沒有戰爭的“和平時期”,不過這也幾乎相當於二百多年每年都有戰爭了。但年年有戰爭,和年年發動戰爭還是不一樣的,以後出題的同學在這個問題上要注意了。

剛開始,美國對外發動戰爭當然是為了開疆擴土,把最初的十三塊殖民地變成大大的美利堅合眾國。比如殘殺印第安人,比如獨立戰爭,比如連搶帶騙從從倒黴得鄰居墨西哥弄到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

然後等美國成型,初具規模了,就開始加入到帝國主義行列,和各國列強平起平坐了。這個時候美國會趁某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有所衰落時趁火打劫,把別人的殖民地或者勢力範圍劃分成自己的。比如美國為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美西戰爭。

等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以後,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佈局基本上就已經成型了。此後美國發動的戰爭就明顯的帶有世界警察性質純屬管閒事的了。比如朝鮮戰爭,那就是在幫南朝鮮打北朝鮮,打的順手了難說不跨過鴨綠江去。

等到911後,美國就不再把自己當世界警察,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自私暴戾的大反派,睚眥必報,誰都不能招惹,逮誰很誰急。此時的美國發動的戰爭就是一系列的懲罰和出氣戰爭,比如伊拉克戰爭。

總之,美國會隨著它的國家的不同演變階段而發動不用類型的戰爭,一直都很忙,從來不閒著。

等到軍火集團開始控制美國的對外政策以後,美國就成了一個純粹的戰爭機器,不打仗哪來的軍火銷售大單?這個時候連美國的總統都已經控制不了美國的走向了。


蛙眼看天下


回望世界近現代史我們可以發現,二戰之後美國是這個世界上參加戰爭最多的國家,同時他也是世界近現代史上發動戰爭最多的國家之一。那麼美國為什麼會頻頻發動戰爭,他的戰爭動機和目的又是什麼呢?
(自由女神像)


我們可以以蘇聯解體為一個時間節點把美國在二戰之後發動和參加的分為兩類。

蘇聯解體之前世界處於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在這一時期美國發動的戰爭相對比較少,主要是一些小規模的軍事行動(比如古巴的豬灣事件)。但是美國在冷戰期間參加了兩場大規模的戰爭,分別是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這兩場戰爭並不能算美國發動)。相比於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在冷戰期間發動的戰爭很少,這主要是由於在那個時期大多數的反美國家都站在蘇聯的身邊(也有同時反對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的國家,比如南斯拉夫和某國),任何小規模的軍事衝突都有可能引發美蘇之間的核大戰,出於對核武器的恐懼雙方都不敢輕易對小國動武。當然,美國這一時期的戰略目的主要是扼制蘇聯共產主義勢力在世界的擴散,美國在此期間參加的戰爭也是圍繞這個目的進行。在美國看來蘇聯就是個邪惡帝國,防止蘇聯勢力的擴張是美國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美國的軍事行動在必要的時候也非常地強硬和堅決。
(美蘇冷戰,由於核戰爭的災難性後果雙方始終都保持了剋制)


下面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頻繁發動的戰爭,這應該也是題主的本意。因為實際上美國只是在蘇聯解體之後才經常對他國發動戰爭。按時間順序主要有: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其它小規模戰爭更多。海灣戰爭其實並不能算美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發動者是伊拉克的薩達姆。薩達姆出兵強行吞併科威特,美國多次警告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撤軍,但是薩達姆對此充耳不聞。這種戰爭侵略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更是不把美國這個世界警察放在眼裡,美國不可能對此坐視不管。在伊拉克戰爭中,以美國為代表的聯軍是經聯合國授權的正義之師。科索沃戰爭(發生在1999年)則是由於塞爾巴尼亞族警察屠殺阿爾巴尼亞族百姓而使得北約出兵干預當時的科索沃局勢。關於北約為什麼如此堅決地出兵科索沃這裡需要提一件事,1994年4月7日至6月中旬,盧旺達國內發生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胡圖族對圖西族和胡圖族溫和派進行有組織的種族大滅絕,短短兩個月內這場大屠殺就造成80―100萬人死亡。由於不久前美國在索馬里的軍事行動遭遇“黑鷹事件”,因此美國並不想介入盧旺達內戰。對此美國總統克林頓在1998年訪問盧旺達時在基加利機場對大屠殺倖存者婉轉地表達了道歉。正是由於這一次大屠殺慘痛的後果讓美國堅定地介入了科索沃戰爭。另外關於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我不再作詳細介紹。


(科索沃戰爭示意圖)

通過對戰爭事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美國之所以頻道發動戰爭是為了維護他自己心中認為的正義,也就是我們大多數常說的“打著人權和民主的幌子”。事實就是美國發動戰爭更多地是在世界強行推廣自己的那套制度和價值觀,他很多時候就是在軟手段(和平演變)行不通之後強行使用武力。在冷戰結束之前,由於蘇聯的存在美國不敢輕易對小國動武,但是蘇聯解體之後就沒有誰再有實力跟美國對著幹,於是美國也可以放手大膽干預他國內亂,也是收拾那些蘇聯曾經的小弟。

在中國,上面的觀點只被少數人認可。更多的人認為美國頻繁發動戰爭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我只簡單列出不作分析)。

一、為了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二、為了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三、為了維護美國的金融地位(比如認為美國打伊拉克是因為薩達姆不用美元)四、為了推銷自己的軍火(部分人認為美國政府受軍火商控制)。李姓先生本人並不認同這些觀點,但無法否認的是這是我們身邊大多數人的慣有想法。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用更理性和友善的思維去看待這個世界。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讀者朋友們留言討論。


李姓先生


美國發起那麼多戰爭,當然首先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其次,就是為了掠奪在世界各地的資源,以讓美國的經濟得到更大程度的充實,讓美國永遠站在世界第一位。

美國要鞏固自己在世界上的霸權,對於那些不聽從美國指揮的國家,不看美國臉色行事的國家,與對美國有不利的國家,美國都將給清除或者是將其搗毀,所以美國就要發動各種各樣的戰爭,以來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其實在世界上,有許多反美的國家,而有些國家視美國的霸權,卻敢怒而不敢言。有些國家提出了一些針對美國的方針政策,希望能夠在國際上聯合起來,對付美國的霸權。當然,美國的霸權不光是武力霸權,還有勢力範圍,還更有許多的能源和經濟霸權。例如,美國的石油美元,就是中東國家提出來挑戰的,而這些敢於挑戰石油美元的國家,就是美國清除的對象,就是美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地。

因此,我們就看到了美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侵略,對利比亞的侵略戰爭的爆發。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提出了挑戰石油美元的題議,而這樣的題議就大大的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是美國視為眼中盯肉中刺,所以美國一定要將其清除掉,所以才對這兩個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

當然,美國也會為了自己的政治目標和勢力範圍,發動機侵略戰爭。美國在世界上發動了許多戰爭,許多戰爭中,都是由美國無中生有的發起的。隨便找一個藉口,美國就可以向他認為的國家,發起可惡的侵略戰爭。這也就是美國為什麼要發起那麼多的戰爭,這之中其實只有兩個字可以完全的概括出來,那就是……利益!


幸福地帶2


美國1776年7月4日正式成立,迄今200多年的時間,十分年輕,但卻是“戰果累累”。根據美國官方統計資料,無論是冷戰期間或冷戰後,美國一直對外頻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間,美國以武力解決衝突的案例高達234次;冷戰期間美國對外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約有125次。

美國為什麼一直對外頻繁使用武力,個人分析大致有六大原因。

一、霸權主義:我是老大我怕誰

美國頻繁發動戰爭,自稱是為了實現美國的國家戰略,美國會宣稱它的國家戰略構想,但這些戰略背後的真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維護美國這個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相對明晰,政治衝突由聯合國安理會協商解決,沒有安理會授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對另一個國家使用武力。但只有美國例外,美國直接無視聯合國,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秩序,頻繁充當世界警察。這無疑是霸權主義思想在作祟,我是老大,我怕誰,想打誰就打誰,不服我就幹趴你!赤裸裸的強盜邏輯。

從思想根子上來說,美國人始終認為自己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式上帝垂青的,上帝賦予了美國“啟迪他國造福人類”的歷史使命。

二、利益驅動: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美國頻繁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利益的驅動,正所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君只見硝煙瀰漫,炮火連天。君不見戰爭背後,白花花的銀子,金燦燦的黃金金,在不停地轉移。

從國家角度而言,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具有根深蒂固的殖民思想。伴隨著國家實力和地位不斷提升,以及世界各地移民不斷增加,美國開始迅速擴張領土,攫取戰略資源,開拓國際市場,獲取鉅額的經濟利益。

三、戰爭紅利:你們都不打仗,我軍火賣給誰去?

美國人發動戰爭,挑起地區局勢緊張,散佈某國威脅論,挑起國與國之間關係緊張不和,互相戒備或者殘殺,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賣軍火,賺取暴利,發橫財,來維護它美國人的利益。

從軍火商的角度來看,美國軍工技術發達先進,國際軍火市場它佔有半壁江山。為了獲取鉅額的戰爭財富,必須有不停地戰爭和衝突,才能有巨大的軍火市場,美國才能獲取鉅額的戰爭紅利。只要有戰爭的地方,就有美國人的大量軍火出現,至於戰爭給它國人民帶來災難,那就不是軍火商所考慮的。為此,美國不顧世界人民的反對,屢屢發動戰爭,大發戰爭財,大發不義財。

四、國家實力:拳頭夠硬,不服來戰

你想發動戰爭,你想發財,你也要打得過才行,你拳頭不夠硬,最後只能偷雞不成蝕把米。美國的國家實力為其開戰提供了堅實後盾。拳頭夠硬,那還不是想打就打,不服就打你。

美國綜合國力強大,發動戰爭不僅不會像小國那樣入不敷出,也就是說美國打仗的相對成本不高,發動一場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實際影響也很有限。美國的科技發達,武器先進,發起的戰爭基本都是不對稱的,人員傷亡往往只有對手的幾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所以政府作出開戰決定時無需顧慮太多。

五、政治因素:屁股決定腦袋

美國的政治體制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但在涉及到外交決策尤其是突發危機時,總統發動戰爭的權力是在不斷上升的。在面對恐怖襲擊和處於戰爭狀態時,美國政府的權力由國會轉移到總統,作為三軍總司令,總統會承擔保衛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責。總統的權力不受制約,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美國經歷的諸多戰爭中真正按憲法規定由國會宣戰的只有6次,其他都是總統主導,可見此時制衡機制往往失靈。

再者,美國軍方與軍火商組成的軍工複合體歷來主張對外強硬以便謀取自身利益,一旦保守派、強硬派或民族主義者當政,他們之間很容易一拍即合,其他人就難以阻止其發動對外戰爭的野心。

六、歷史沿革:一切槍炮說了算

美國人民也是一路打出來的,自古就有戰爭的傳統。最早五月花號登陸美洲,隨身攜帶的就是斧頭與步槍,對土著印第安人採取驅趕和殺戮政策,印第安人曾殊死抗爭,美國政府則組織上千次征伐,使得印第安人人口劇減。為了美國獨立,又和英國發動了美國獨立戰爭了,贏得了國家的獨立。為了應對南方殖民統治,發動南北戰爭,解放了落後的生產力。從歷史來看,美國善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用武力征服了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夏威夷人並戰勝了西班牙人,還常用決鬥來了卻私人恩怨。一切槍炮說了算,靠武力解決問題!

欺軟怕硬,這是美國戰爭的特點

美國發動的戰爭具有明顯的欺軟怕硬的特點,除了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時它選擇了與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開戰以外,美國發動或參與的其他戰爭其對手均不是當時勢均力敵的國家,即使是面對次等強國如一戰和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美國也往往是等到盟友把對方的實力消耗很多之後才參戰。欺軟怕硬,見好就收,能打就打,力所能及,這是美國發生戰爭的典型特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老天又放過了誰?


參考觀察


說起美國的戰爭,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1996年夏天,兩個放暑假的大學生在華盛頓州肯納威克鎮附近的一條河邊上刨出一具死屍,以為有歹徒把人殺了後棄屍荒野,報案後驗屍官發現屍骨已經有些年頭了,認為是當年的拓荒者,找當地的考古學家,用碳14,才發現居然是九千多年前的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完整的印第安人屍骨,被稱為肯納威克人。

這個肯納威克人死時年紀在45歲左右,斷了六塊肋骨,屁股上扎進了一塊石制的矛尖,頭部和肩部有傷,但他不是被打死或者受傷而死的,而是帶著這些傷又活了不短的一段時間。

還原一下9000多年前的歷史,肯納威克人是漁民,某天突然衝來一群獵人,不由分說就砍殺,肯納威克先生和同伴們的武器不如人,幾個照面後遍體鱗傷,趕緊落荒而逃。幾天後,肯納威克先生小心翼翼地回家,發現他的家族只剩下被那群人吃剩下的骨頭,在那以後之後,肯納威克先生帶著一身的傷和一顆破碎的心孤獨地活著,直到死去。

這是北美的遠古史,和全人類的遠古史是一樣的,愛好和平不是人類的本性,生存是靠武力和殺戮來實現的,無論是對付野獸還是對付同類。

人類歷史上的帝國,從古埃及、古羅馬到英帝國、法帝國,都不斷地進行戰爭,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帝國漢、唐、清也是如此,並不是美國愛打仗,這是從古到今同樣級別的霸主的特性。

具體到美國來說,戰爭和外交是沒有明顯的界限的,美國從建國開始,在外交上頗有手腕,但美國的外交從來是和戰爭相輔相成的,即便在他很弱的年代,也不懼使用武力,更不要說天下無敵的今天。對於美國朝野來說,美國利益至上,為此不惜戰爭。胡蘿蔔加大棒,是美國維持霸權的手段,在胡蘿蔔與大棒之間,美國朝野更相信大棒。

從軍事力量上講,二戰後美國維持龐大的軍備開支,戰爭是保持軍事實力的最佳手段,雖然戰爭很花錢,但其中很大部分可以算作試驗新式武器和裝備、和武器更新換代的支出,額外的支出並沒有那麼多。即便是伊拉克戰爭這種昂貴的戰爭支出,也不能光算軍事賬,在其他方面的收益抵消甚至超過了戰爭支出。

幾年前參加一次小型聚會,主講人是一位眾議院的鷹派議員,當有人質問,為什麼不從伊拉克撤軍,議員的回答是駐軍伊拉克可以減少國內反恐壓力。

美國最終從伊拉克撤軍了,但又促成了伊斯蘭國,中東還是戰爭狀態,再看看美國國內的反恐壓力,遠比歐洲輕,如果換算成經濟賬,就能理解為什麼要用兵中東了。更不要說打仗還能帶動經濟,和一味印鈔票和房價飆升相比,似乎打仗更合算一些。

美國敢於用兵,也和國民性有關。美國是一個熱愛戰爭的國家,這種對戰爭的熱愛不同於日本那種群體強迫性的軍國。美國人有反戰的,但一旦戰爭不可避免,能夠形成一致,對於他們來說,每一代人有自己的戰爭,輪到自己,就義無反顧,或者戰死沙場,或者返回故鄉。

和美國爭霸,不是靠嘴仗,也不是靠合縱連橫式的小聰明,大國博弈最終要靠實力,只有像韓戰那樣去硬拼。


京虎子


強盜本性,一時難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