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游需求:建築業的復工現狀

「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游需求:建築業的復工現狀


火神山速度!


當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從原先的疫情防控為主,轉變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兼顧。從近期密集出臺的政令中,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復工復產的急迫性。

根據行業數據,對與工程機械行業密切相關的建築業的復工現狀,以及制約工程機械行業產能恢復的其它關聯因素進行了梳理。

現狀:工業、建築業復工率偏低

從當前全國復工情況來看,必需行業(城市運行、疫情防控、群眾生活必需行業)的生產恢復較快,而部分服務行業也通過線上方式開始復工。但多數工業和建築業企業生產恢復程度依然偏低,根據部分省份披露的數據,遼寧、四川和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尚不足六成,中小工業企業復工率或將更低。

「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游需求:建築業的復工現狀


此外,部分城市還出臺了針對細分行業的復工時間規定,特別是建築行業的復工時間要晚於一般行業。像蘇州、鄭州和太原等城市明確規定建築工程復工時間要晚一週以上。

「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游需求:建築業的復工現狀


華北地區建築施工企業復工率調研(來源:蘭格鋼鐵網)

據蘭格鋼鐵網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我國華北地區建築施工企業復工率僅為5%。明確有計劃在2月下旬復工的企業佔比3%,在3月上旬復工的企業佔比5%,在3月中旬復工的企業佔比6%。其他81%的企業目前還未明確具體的復工時間,主要掣肘企業復工的因素一是疫情防控需要,二是缺少施工工人,未明確復工時間的企業多表示,將視工人到崗情況和疫情情況選擇開工。

在690個有效樣本企業中,央企施工單位及其下屬項目部佔比7%,省級國有建築施工企業及其下屬項目部佔比11.6%,其他81.4%樣本企業為地市級國有建築施工企業、民營建築施工企業,可以說代表了華北地區建築施工企業的全貌。

開工率遠低於歷史同期 建築生產尚未恢復

工程機械行業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於建築業,工程機械設備的利用率能夠反映建築業開工情況,數據顯示,復工後設備開工率雖有緩慢回升,但仍明顯偏低,建築生產尚未恢復。

「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游需求:建築業的復工現狀


這其中被普遍採用的指標當屬小松公司公佈的設備利用小時數,但是目前這一數據只更新到了2020年1月份,根據其最新數據來看,2020年1月我國設備利用小時數為59.3,雖然在2012年以來同期中處於中等水平,但和春節處在1月的年份相比(紅色柱),這一數據明顯偏低,而2月數據值得重點關注。

「觀察」工程機械的下游需求:建築業的復工現狀


另據相關機構統計,復工之後全國設備開工率存在持續緩慢的回升態勢,但無論是與2019年同期相比,還是較節前相比,均明顯偏低,截至2月19日的最新數據,全國設備開工率仍然徘徊在10%以下,而往年同期水平在45%左右。這意味著下游建築行業生產活動尚未明顯恢復。

​VIA:工程機械與維修




“超機匯”“超級機匯”為核心理念,緊扣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級服務市場,結合行業短視頻的流量風口,綜合運用5G、視頻體驗、VR場景、AI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創新協同能力,構建和發展工程機械行業新生態,創造行業新動能。


即將推出的“超智店”“超機號”

等系列產品,為工程機械行業用戶提供定製化的線上服務,在戰略上提升整個工程機械行業互聯網+的產業水平和競爭力,為工程機械企業全面提升現代化的競爭力,增添新的營銷服務渠道,帶來新的用戶體驗。


“超機匯”的上線,將秉承“為工程機械行業用戶服務”的宗旨,肩負“工程機械行業互聯網+”平臺的社會責任,構建橋樑和紐帶,為在新冠肺炎抗疫階段的企業求變創新和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化、數字化服務,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大象、兔子和螞蟻”都能插上騰飛的翅膀。




熱烈歡迎


整機制造商

代理商

零配件企業

服務商

行業從業人員

專業人士

等行業夥伴

加入“超機匯”的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