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一場新冠肺炎,並不僅僅是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挑戰,也是對民眾心理的挑戰,當雙黃連一夜之間被一搶而空,當病毒陰謀論四處流傳......這些現象背後隱含著哪些問題,長期持續會有什麼風險?我們宅在家裡的時候如何維護心理健康?面對眾多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如何處理才能避免無所適從?我們一起聽聽著名心理學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怎麼說。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社會應激恐懼情緒持續過長易失控

彭凱平教授表示,社會應激恐懼情緒不宜持續過長。

人有一種應激反應機制,這個心理反應機制本來是很正常的緊張、興奮、適應、放鬆的自然循環,但是如果疫情持續過長、大家對未來發展不確定,就會造成長期的應激反應,帶來很多身心健康問題。個人的反應將影響到周圍的人,包括醫護人員、家屬等。當應激反應從病人、從個體開始傳播到周圍的人,而周圍的群體擴大之後,就會產生大規模的社會反應。“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人類歷史上是很罕見的,因為它發生在武漢,這樣一個上千萬人口聚集的地區,發生在一個特別關鍵的時刻——中國傳統的春節假期,春運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年度人口流動,所以造成的影響和衝擊都非常巨大。”“這次疫情的影響人群以及疾病特點,許多是潛伏的、看不見的。關於這次疫情的很多規律我們尚不太瞭解,這就在人的心理上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我們人最怕的就是未知、不確定,而且不知道會延續多長時間的風險。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彭凱平教授表示疫情的規模、性質、影響效應等可能造成社會心理失控。

其一是持續時間過長。一般而言,人類個體的應激反應通常是幾小時,最多是幾天。但現在,疫情引發的應激反應已經持續了幾星期。這種長時間的緊張、應激恐懼狀態對社會的影響很大。

其二是疫情的規模擴大。此次疫情已經擴散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已經導致非常大範圍的社會心理恐慌。

第三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法。“這個時候,公眾特別需要一種明確的、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指導,而這個指導意見現在還沒有頒佈。我們缺少一個從上至下的共同宣言、共同方案、共同的對未來的目標。”

病毒陰謀論造成信息汙染

彭凱平教授表示,目前,一些社會心理失控的跡象已經出現。

搶購雙黃連、病毒陰謀論流行正是社會心理失控的一種表現。社會上有人懷疑此次疫情是敵對勢力進行人為破壞,還有人認為是病毒所自己洩露了病毒,彭凱平教授指出這些出自人的歸因本能。“在未知的境況下,我們很擔憂、恐懼,在緊張的刺激面前,人類有一種分析、探索、瞭解它產生原因的本能,所以歸因是人類特別重要的心理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過程,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產生這種歸因傾向。別人對我們嫣然一笑,我們顯然不是簡單地笑回去,我們還要想想他為什麼笑。在這樣一個重大事件面前,人們肯定會產生歸因的傾向。但是這些歸因的傾向有些是自然的、正確的、合適的,有些不僅不正確、不合適甚至有負面效果。現在有人懷疑這樣的病毒是人工移植的,甚至是帝國主義或者是實驗室的一些陰謀,這樣的歸因肯定是錯誤的。從生物科學的角度來講,只要稍微有一些生物學的科學知識就知道,這樣的基因編輯是做不到的,不可能產生一種只對某個人種產生影響的基因病毒。但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科學事實,居然沒有科學家或者權威機構第一時間出來澄清。”

彭凱平教授認為,權威機構對於這種有害於社會的假設理論不予駁斥,或者駁斥力度不夠,都是很大的問題。“多年來,人們喜歡這種朦朦朧朧、稀裡糊塗、莫名其妙的想法、說法、做法,這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大是大非一定要明確,不然什麼都是魚龍混雜的,容易成為信息汙染。

彭凱平教授呼籲,特殊時期,公眾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覺、理性、用科學的態度來共同應對疫情。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公佈真相可安撫人心

對於如何安撫社會心理,彭凱平教授指出最重要的是及時公佈真相。

“其實我們人類有一種天生的本領就是適應性。我們真正擔心的其實不是疫情的嚴重,而是疫情的不可控和未來的不可預知性。許多人老以為壞消息是壞消息,其實當我們知道壞消息時,因為有心理準備,反而對我們心情的穩定有很大幫助,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什麼壞事會出現,不知道這後面的真實狀況如何,才會恐懼。所以真相其實有安撫人心的作用。那種不確定的、不瞭解的危險才是最大的危險。人從來都不怕危險,人怕的是不知道的危險,這才是人心。可能由於心理學的知識不普及,很多人都不知道真實、誠實是最好的安慰劑。”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壞事其實不是造成我們心理失衡的原因,是關於壞事的想法讓我們心理變得失衡’。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主任丹尼爾·T·吉爾伯特教授,曾經調查了兩千多人,他發現很多時候讓人轉移注意力、轉移鬥爭精神、轉移解決問題能力的不是這個事情的難度,是我們自己對這個事情的想法,他發現人面對要解決的問題時,平均而言有46%的時間,琢磨的是跟這個事情無關的其他想法,比如別人怎麼看我們,這個事情會怎麼樣,我們的面子會不會丟失,會產生什麼樣的其他效果等等,都不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本身。現在一些人不誠實,編造出很多故事、陰謀、可能性、幻想,甚至有人編出虛假的信息來汙染真實的信息,這對防疫工作非常有傷害。由於這麼多年文過飾非的習慣,使得我們很多人都在擔心疫情的公佈是不是真實的,我也看過有些疫情報告死亡率好幾天都是同一個比例,這在統計學角度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簡單的錯誤為什麼會出現?我們也搞不清楚。總的來講,有總比沒有好,所以我還是鼓勵疫情公告。同時也需要有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解讀,幫助我們理解數字後面真實的意義、價值和對我們的影響。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此外,彭凱平教授也指出在科學研究方面,應傳遞出明確的信息,讓公眾有信心、有希望。“現在我們得到的科學研究消息總是不確切的,甚至有些是帶有誤導性的。很多人相信各種偏方,但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告訴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可能我們需要更多像鍾南山院士這樣的人,敢說實話、敢講真話、敢承擔責任。這種科學的精神和態度,正是現階段所需要的。

實事求是,以科學、以人民的生命為最終目標,才能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不過,彭凱平教授也表示,雖然存在不少問題,但在這個特殊的關鍵時刻,大家仍然應該聚焦於如何戰勝疫情,如何把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所以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所有的負面事件。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需要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真正的愛國主義。

心理保護機制:科學知識+積極心態+社會支持

對疫情風波中心的人們,彭凱平教授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和關心:

“這樣的時候,我們的武漢地區、湖北地區受影響的人,真的是要有特別堅強的心態才能忍受這種磨難。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突如其來的磨難,在當前情況下,我覺得有幾個很重要的心理保護機制可以發揮作用:

第一,科學知識很重要。很多人把這次疫情的產生說成是武漢人亂吃東西,或者不守紀律到處亂跑,這是錯誤的。

所有的感染都是隨機的,我們一定要意識到,不是因為武漢,這個病毒才發生。它對所有人產生的影響都是同樣的,現在我們外地也感受到了,雖然我們最近沒有去過武漢,但是我們也可能會受感染,說明病毒不分人種、不分地區,隨時隨地都可以對任何人發起攻擊。瞭解這樣一個科學事實,對武漢人民心理的保護是有幫助的。

我們這個社會一定要讓老百姓知道一些科學知識,特別是對我們生活健康有意義的知識。我們學那麼多的數理化的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很簡單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衛生生活知識很多人都沒有學過,這是教育的失職,不改的話將來還會出同樣的問題。一定要意識到科學的衛生知識對我們武漢地區的人是有幫助的,一定要告訴他們如何正確地應對疫情、防衛疫情

第二,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一定要塑造積極的心態,讓自己從現在悲觀被動的反應變成積極、主動、朝氣蓬勃的心態。所謂身心合一,其實就是當我們以積極心態替代我們以前的消極心態時,我們的健康、行動、表述,我們的消化系統、免疫系統都會得到改善。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第三,社會的支持非常重要。我們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表達對親人、朋友的關懷、支持、信任。人有一個本領,替代性的言語溝通和實質性的物質溝通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貶低言語的作用。我們以前太強調物質的作用,說什麼,你給我東西就行,現在發現給東西是短暫的、片面的,甚至還會產生一種物質文化的傾向,讓人覺得不夠、不好;但是積極言語的力量是溫暖的,我們聽別人說了一句特別溫馨的、通情達理的話產生的身心反應可能比吃糖、喝咖啡、吃藥的效果還好,至少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要意識到溝通、交流、表達、欣賞其實很重要。這個時候就需要大家站出來表達這種溫暖,當我們自己有需要時,也要尋求這樣一種幫助。

在這個時候,我們對武漢的朋友首先一定要去表達關心;第二,我們要對他們表示支持,隨時隨地,無論你需要什麼,一定要找我;第三,一定要表達希望,這個事情最終會過去。希望對人類來講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人正是對未來失去信心才會出現一些自殘、自傷的情況,只要有希望就有可能性,就能堅定信心和能力

其實只要我們對武漢人表達關心、表達支持、表達希望就是在一起防疫,這是我們至少可以問候的三點,其他的行為也可以有幫助、有意義,關鍵是能夠真心實意地表達。”

過度關注疫情信息會造成心理傷害

彭凱平教授表示,每個人的信息處理能力不同,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對疫情的關注程度由個人決定。“有人問我跟疫情相關的信息應該接觸到什麼程度?我的建議就是,不要老去上網、看電視、查手機天天關注,過度關注對我們自己的正常工作、生活、健康、心理都是有傷害的。”

針對一些人覺得“如果不關心疫情,自己就會變成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這種潛在的自責心理,彭凱平教授表示:“對疫情關心少並不是沒有社會責任的體現。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方式瞭解它的進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對解決問題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即瞭解‘我能夠做什麼’。如果往往是被動地、無助地關注那些人和事,自己又幫不上忙,傷害反而更大一些。”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我們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保護好自己,關注那些跟我們有關係、有意義的、有聯繫的事情和人可能更重要。“比如我們自己在武漢的朋友、我們的學生,我們關注他們,那顯然是一種積極的體現。我們關注疫情的變化、關注物資是不是到位,能夠做一些事情幫助它,顯然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前段時間有將近5000萬的人在網上觀看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直播,大家戲稱有5000萬監工。這是一種積極的行為表現,我不認為是負面的事情。因為這個事情是可以做得到的,又有價值又有幫助。”

關注社會的不公平、關注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也是一種積極的表現。“積極心理學不是否定要解決問題,我們認為積極心態既有對外的也有對內的,對內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情,對外就是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去關注它、解決它,去呼籲、吶喊,去行動,這都是積極心態的表現,這對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幫助。當我們為不公平喊了一聲的時候,其實自己的心情會好受很多。

保持身體和思維的運動

即使在隔離的房間裡我們也可以做一些體育運動。運動可以釋放人體的壓力激素,讓我們的心變得平和一些。運動也可以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激素,像多巴胺、催產素、內啡肽,這些激素都可以改善我們的心境,讓我們變得開心一些。運動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們睡眠,能夠睡好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隔離的生存空間裡一定程度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人類的一種優勢和能力就是我們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這些把人的優勢弘揚到極致,對我們人來講是特別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用的。雖然作為生物體的我們被隔離了,但是我們的思維、想象是無限的,可以超越我們現有的空間,所以一定要讀書、想問題、創作、想象,一定要找時間來表達。在隔離的環境裡,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現代的通訊方式跟親人、朋友、社會進行交流,甚至可以做直播,沒準還真的有很多人願意跟你聊天、談心、說話。物理的空間是有侷限的,但是我們人類的想象空間是無限的,我們的心理空間是無限的。我們不要受到隔離空間的影響,要去創造無限的空間,這種空間對於我們自己身心的自由、感受是很重要的。

此外,家庭聯繫很重要,幽默感也很重要,所以看一些喜劇、笑話、段子、調侃自己的句子,並不是壞事,反而對自己的心態和其他人都有幫助。

還可以做一些專唸的練習,心理學發現專念狀態,不論是氣功、冥想、打坐,還是太極、八卦等,究竟是哪一種進入方式並不重要,而是進入這樣一種安定的、靜的狀態非常重要。我們清華大學心理學系閆偉博士的研究發現,這種思想安慰劑對我們人類的積極幫助,比抽菸、喝酒、打麻將帶來的興奮感更長久,那些興奮感很快就會變成疲勞感。去打麻將、喝酒、跟朋友聊天確實很開心,但是回來的第一個感覺是沒勁兒、困了想睡覺,而這種思想的運動、安靜的練習,結束了以後所產生的活力和行動力量可以延續很長時間。所以人應該去挖掘一下安靜的力量。

這就是對那些已經被隔離的人在心理學上的建議,無論是上課、讀書、聽音樂、談心、說話、聊天、編段子,還是其他的很多方法,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積極。

這是我們人類幾千年進化、由歷史選擇出來的人的優勢。我們的先祖是靠行動活下來的,不是靠歇在那,宅在那、養在那活下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們身上的基因流傳下來的是行動的基因,所以我們經常講“生命在於運動”,積極的心理體驗也來自於行動,人一定要做事情,人一定要動起來,人不能躺在那兒、歇在那兒、宅在那兒,那樣的生活方式跟寄生蟲差不多,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要主動的行動,這個行動包括身體在動和思想在動。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用自我效能感來克服無助感

其實面對這樣的重大事件時,無力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緒。我們有想要去做點什麼的願望,但是又沒有什麼辦法去做,或者說我們對去做什麼也有一點恐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一種無力感。

賓州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稱這類的狀態為習得性無助感。所有的無力感都是習得的,即無力感是後天的,不是一種先天的自然的反應,它是我們自己在生活中間、在經驗中間慢慢產生的一種乏力的感覺,做什麼好像都沒用、什麼好像都不能做,這個時候就慢慢產生無力感。既然無力感是學習到的一種後天體會,那麼它也可以通過後天的體會來加以改變,所以我們自己可以培養、恢復我們的有力感。可以先做一件小事情,這件小事情產生的快樂會讓你慢慢意識到自己能夠做一些事情。比如我們不能出門,但是不表示我們不能跟朋友聯繫;我們不能接觸具體的事物,但是不表示我們不能瞭解、學習它;我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外面的疫情防治產生不了多大的幫助,但我們讓自己活好活下來不也是幫助嗎?所以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怎麼想這個事情,

所有的無力感都會被逐漸樹立的自我效能感所取代的,就是我能做事情、我能做好事情。

如何讓我們的自我效能感產生呢?也有很多心理學的技巧。

第一,從小事做起。我們做不了大事情,但我們可以做小事情。我寫不了小說,但我可以寫一首打油詩,這個詩發出去有人喜歡,這說明我還有創作的能力。我不會畫畫,但我畫一個說不清楚的朦朧畫,自己欣賞、孩子欣賞、他人欣賞,也給我們自己一種積極的暗示。

第二,一定要去“曬”,一定要去說。當然要在朋友之間、支持你的人中間曬,有時你在網上曬會有很多無聊的人莫名其妙地攻擊你。你要把你自己的創作、自己的成就說給家人們聽,儘管這個成就很小,但家人們總是愛你的、支持你的、關懷你的,他們一定會說你做得很好,所以積極的反饋也是特別重要的。我們這個社會有些人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從來不喜歡鼓勵別人,所謂“嚴格要求才能孕育出偉大人才”,這個思想是錯誤的。其實鼓勵、關懷、支持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能夠做出偉大成就的畢竟是很少的人,所以對於大多數人我們還是要有寬容、支持、理解的態度,多說好話,多說支持關心的話。總去講一些“你這個水平太差”“你這個人怎麼那麼笨”等等這樣的話,其實都是不太好的。所以積極的反饋也是很重要的,這樣也可以培養我們自我的效能感。

第三,從現在開始向偉大的目標進發。偉大的目標現在發現也行,偉大的目標要靠很多具體的行動來實現,只要想到我現在做的每一件小事情都是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目標而努力,那麼這些小事情也會產生自我效能感。如果你的目標是寫一部偉大的小說,雖然現在只寫了兩三千字,但是它已經是偉大行動方案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可以自己設立偉大目標,一步一步地嘗試實現它,雖然產生不了效果,雖然可能達不到目標,但是你自己覺得是偉大目標的一個部分,顯然也是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用的。我知道很多朋友一直想學心理學,這是一個很遠大的目標,甚至想考清華的博士,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從讀心理學的書開始,雖然你今天只讀了一頁、兩頁、三頁,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你想一想這是你實現遠大目標的第一步,那麼它本身就產生了特殊的意義。

第四,很多嘗新、試新、探新的方法很簡單也很有效。換一件新衣服很開心。學做一道新的菜,從來沒有嘗試過,今天在家裡做了大家都說很好,很開心,這也是一個特別好的起點。所以,嘗新、試新、探新也是樹立我們自我效能感特別重要的方法。人只要是能夠去創造、想象,作出以前沒有做的事情,說出以前沒有說出的事情,想出以前沒有想到過的主意,都會成為積極心理力量特別重要的來源。

所以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是克服習得性無助感最好的方法。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賦予生活意義感

現在網上有個段子“終於到了宅在家裡能為國家作貢獻的時候了”,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心態,能夠想象出來、創造出來、感受出來偉大的意義是很有價值的。我們以前總以為意義是一種空虛的、抽象的、遠大的概念,但其實意義就是我們人類的靈性、悟性、感性和德性,這樣的意義感能夠被創造出來、想象出來、體會出來,人真的就可以做出非凡的業績,這就是我們人和動物不一樣的地方。人不是追求簡單的生存、簡單的生理需要,而是追求意義的。在武漢的一些朋友們選擇主動封閉自己,為什麼能夠做得到?因為這是國家的號召、人民的需要,這是這個城市能夠戰勝病毒的正確方法。所以能夠從“宅在家裡”想出愛國主義意義的人,他一定也是積極、快樂的。

疫情之下如何防止社會心理失控,宅在家裡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微博討論話題“宅在家就是做貢獻”

人最偉大的智慧就是創造意義,而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對平凡生活的意義理解不一樣。一個人走到水邊想到的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他的生活態度、生活方法、生活感受就比另一個坐在水邊只能發呆的人要高深得多、要偉大得多、要有意義得多,而這個差別可能還真的需要一些文化知識、文化修養的體驗才能得到。

我們總以為學習是掌握一個工具,學了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實能夠讓我們活下來有飯碗的不一定是技巧、技能、資源佔有等等,有文化的意義感也可以讓我們活下來。高貴的人、優秀的人、卓越的人能夠想象、創造、表達出意義感,而這個意義感對我們現階段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