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建房初衷

這是一個建築師為自己一家人設計的家宅,坐落在中國湖南的一個鄉村,並由傳統的農村泥瓦匠人修築而成。這是一個四代同堂,家庭成員多達十幾人的大家庭。由於原有舊房已不能滿足一家人新的居住需求,三兄妹決定共同出資改建新宅。

建築師自己家的宅基地視線開闊,邊上有個大池塘,周邊都是村裡的農田以及菜地。年輕人在外邊見多了世面,以前那些磚房瓦房遲早都會被時代淘汰。恰好自己是設計出身 ,自己的住宅自己設計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大夢想。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構思

隨著家庭成員和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曾經所謂的家往往很容易變得支離破碎。這樣的現象在農村司空見慣,兒女成家後便開始分家,另起爐灶往往成為必然。空間距離過遠,容易使家人之間產生隔閡;距離過近,則往往矛盾、爭吵不斷,更甚者,親人反目成仇。建築師結合自己一家人的具體情況,試圖通過空間來組織起這樣一群有著不同需求但又血脈相連的多代同堂的一家人的生活,這是一個非典型的“集合住宅”。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住宅依據血緣關係來進行空間的規劃和佈局。父母哺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留守老家,女兒遠嫁他鄉,小兒志在遠方,而今都已各自成家。一個家衍生出三個獨立的小家,家宅亦如此。建築在形式上呈現出四個體塊的組合關係。一層大鋪開的傳統坡屋頂支撐起三個獨立的簡約方盒子。一樓是爸媽,奶奶以及公共的起居空間,局部一樓二樓是姐姐的套間,二樓及局部三樓是哥哥套間,局部三樓及四樓是弟弟(建築師)的套間,每個套間內部通過小樓梯組織兩層空間,公共樓梯則將哥哥與弟弟的套間聯結在一起。而遠嫁他鄉的姐姐套間則完全獨立在東側,與主體起居空間脫離。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體塊概念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佈局想法

在農村長子往往成為承擔父母養老的主體,因此哥哥的套間非常接近父母生活的空間以便照顧父母,而弟弟常年生活在外,他的套間被設置在較上的體塊。由於父母和奶奶依然延續著農村的傳統生活,而子女往往習慣並趨向於城市的套間起居生活,彼此都有著不同的空間需求。因此,在首層的平面設計中延續了農村傳統佈局形式,引入了院落空間,同時立面嵌入青瓦打造傳統風貌。平面組織以堂屋為基礎,並將長久以來矛盾不斷的媽媽和奶奶的主要生活空間分別佈置在堂屋和庭院的左側和右側(右側主體上是姐姐的套間,由於姐姐一家幾乎很少在家居住,因此該套間的一層主要為奶奶使用)。而三個子女的各個套間都有單獨的出入口,保持三個小家庭相對的私密性。其中哥哥和弟弟的套間採用躍層佈置形式,並結合各自需求進行針對性佈局,以滿足不同需求。其中弟弟套間中部引入了貫通上下的開敞式架空庭院。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一層平面圖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二層平面圖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三層平面圖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四層平面圖


剖面圖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南北剖面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東西剖面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南部入口及庭院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青瓦立面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貫穿三層的庭院綠植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室內看中庭的場景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室內極簡設計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廊下空間水池設計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中庭周邊廊道

湘潭王總自己設計的別墅,將空間利用到極致詮釋家的概念

樓梯處採光設計

建築師希望通過依託血緣關係構建起來的家宅探究“家”的本質,引發人們思考建築與人的關係。和諧的家庭通過一座建築來維繫,大家空間獨立,卻在一定程度上是分不開的,因為家的概念聚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