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你幸福嗎?為什麼?

土豆哥Vlog


“我幸福嗎”這個問題似乎是從多年前央視一個採訪開始被大眾熱議的,數年過去,我們其實還是經常問自己“我幸福嗎”?我認為,幸福與否,與我們對幸福的理解有關。

一、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早在幾千年前,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對這個問題給予極大的重視。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一種自足的、持續的、鞏固的、符合德性的現實活動,是至善。幸福帶給人們的不是單純的物質滿足,而是一種來自於靈魂深處的真正的快樂,是最美好、最善良、最快樂。


我們看,古希臘哲人就已經對人類的“幸福”課題做了研究和探討。再看我們的現實生活,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對生活充滿了一絲絲抱怨,有的時候太在乎現實世界的觀感,便忽視了心靈深處的關照。而我們幸福與否更多的與“靈魂”的感受相關。


擁有財富、地位、金錢就會幸福嗎?富豪們不是也存在煩惱嗎,甚至有的時候我們還能從很多娛樂頭條上看到他們為家庭、婚姻、財產等問題,叨擾得不可開交,他們幸福嗎?也許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


正如先賢所述,幸福來自於靈魂深處的快樂,想要知道自己幸福與否,要問問自己的內心。

二、如何獲得幸福

幸福的獲得並不是“不勞而獲”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積極地為自己的“幸福”為努力。


第一,我們需要利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實現幸福的條件。如果說我擁有一份工作就會感受幸福,那麼就為之努力;如果說我尋找到一個伴侶就是幸福,那麼就為此而付出。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並且從實際情況出發,為自己設立小目標,並慢慢實現。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爭取到的進步,從而獲得的快樂喜悅,我們說這就是接近了“幸福”。“幸福”需要實踐獲得。


第二,我們需要“內外兼修”。實現了人生的小目標之後,我們還需關照內心世界。雖然幸福的獲得需要周圍環境和事物的補充,但是最高級的幸福依然來自我們靈魂深處。正如我們提到了“富豪也有苦惱”的例子,內心世界的匱乏,所感受到的空虛可能比“一無所有”來得更加可怕,因為那時可能自己就已經失去了人生方向,更有甚者,也許會誤入歧途了。故而,內心世界也是我們需要去關照的地方。


用我們的眼睛多去發現生活中不易察覺的美好,有了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才有可能聽到自己內心最快樂的聲音。仔細觀察生活,也許陽臺上那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是“今日份”的快樂呢。

三、幸福的意義

我們經常討論“幸福”與否的話題,但是幸不幸福對於我們有何意義呢。我認為,一個人唯有經歷了外在努力、內心關照,所獲得了幸福,才能成為一個對世界、對他人、對社會有愛的人。我們的世界,正是因為有愛而美好。自然需要愛、社會需要愛、一草一木都需要愛。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發現幸福、追尋幸福的能力,那麼便失去了感知愛、奉獻愛的機會,這是遺憾的。

綜上,“我幸福嗎”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思考什麼幸福、如何獲得幸福以及幸福有何意義這三方面基本問題,才能認認真真問問自己的內心,從而得到答案。目前,如果是我來講的話,我想說,我在幸福的路上,我想我正在接近幸福。


姍姍很貪睡


對頭,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我感到無比的的幸福。

為什麼?因為我的幸福源於回憶、知足和彼此關愛。

源於快樂的回憶

回想一下,你小時候有沒有撿錢的經歷,應該有吧?

我小時候不得了,經常撿到錢,我至今都記得一次至今難以忘懷的撿錢畫面。

大清早的,雞舍的公雞正忙著太陽問好,我起床後向往常一樣,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

走在公路上,周圍都是霧氣繚繞,路邊上的田野裡蛙聲一片,此起彼伏的,彷彿在大合唱比賽似得。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前方有一百塊錢,我揉揉惺忪的眼睛仔細又看了看,真的是一百塊錢!

我以被惡狗追般的速度向目標衝刺,蹲下身來,嘴角上揚,順手撿起,熟練的往褲兜裡一放,拍拍褲兜,樂呵呵的往前繼續走著。

突然!

又看見一百塊!

我……我……再次重複上述主要動作,開心得讓我我笑哈哈的,最終我數了下,一共撿到了500塊錢。

這時,我停下了向前的腳步,開始糾結是買遊戲機好呢,還是買一些課外書籍好?

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鬥爭,最終決定買課外書籍。

隱約記著當時買了一本冰心奶奶的《寄小讀者》,還有本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好像還有本章紅的《放慢腳步去成長》,其他不記得了,反正那會非常非常的開心。

突然!

感覺誰在推我,還在我臉上輕輕的拍打。

我睜開眼睛,我醒了😂

你沒聽錯,我醒了。

我是在做夢。

然後,我媽媽說,臭小子啊,又做夢笑哈哈的,是不是做夢又夢見撿到寶了?

我說,這會兒撿到了好多好多錢,我剛買了好多書呢,!正準備看呢,結果就醒了。

兒時的美好回憶,也是一種快樂的源泉。我小時候在農村上的小學和初中,後來上到縣城乃至現在在外地上大學,就離家原來越遠了,不過兒時的美好回憶,我都存在腦子裡。

源於對知足的拿捏

小時候,多單純啊!

做個美夢都能感到快樂許久,但而今已是成年人啦,幸福似乎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哦。

成年人的世界裡,充滿……不對是充斥著攀比,攀比處處可見,而且趨向於惡性攀比。

為了攀比,不惜賣腎買蘋果;為了攀比,不惜一切加班掙錢;為了攀比,不惜在同學聚會揮金如土;為了攀比,忽略了親情與愛情,還有很多很多為了攀比而攀比。

想想,這樣的攀比過後,真的能感到幸福嗎?只能說,見仁見智吧。

我倒覺得成年人的幸福,沒必要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幸福其實非常簡單。

記得,上一學期期末考試前,我費勁得複習備考6門科目,跨時一個月,中途還有課程設計,還要幫一些公眾號供稿,時間精力都十分緊湊。

我定的目標就是全科盡力做到及格吧,實在不行不及格也沒事,誰叫我平時花的時間少呢?

最終成績考出來公佈後,我有一門是及格,其他都是中等及良好。

我至今仍覺得這件事很令我開心,結果遠遠超過了我設計的目標,這使我感到驚喜的同時,也這促使我覺得很幸福。

還記得,早幾年,參加學校團委換屆競選時,競選申請書提的競選目標是部長,最終競選為副部長。

其實,心裡就知道,哪怕部長敗選,也有把握爭取個副部的職位,只要能夠進去這個平臺這個大家庭就好了。

上述談到兩種"攀比",一種是和他人比,一種是和自己攀比。我贊同的是和自己攀比,和自己以前攀比,和自己的已設定目標攀比。

不要無視自己點滴的進步,也不要緊盯自己不足不放,要有一個彈性的心態,靈活的拿捏知足的分寸。

這樣給自己的幸福多一路源泉!

源於彼此關愛

人類社會,是一個十分十分複雜的關係網絡。若以自身為網絡中心節點,自己的親朋好友為自己的外部連接點,將其鏈接成線,那就是一個網絡。

同樣,將中心節點換做咱的親朋好友,亦是一個新的網絡。

節點與節點連接的"線",可以理解為愛的連接。如果缺乏了愛,那人與人之間就是孤立的,人類文明的進步將是無法進步的。

請仔細看看我們現在所經歷的全民戰"疫",各行各業都在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與責任。

白衣天使為他人生命保駕護航,廣大勞動人民為後勤保障做出應盡的義務與責任。

作為學生黨,我做到少出門,勤洗手,多喝水,多鍛鍊,為白衣天使們的潛在的工作做減法。

前幾天大樹哥10萬斤蔬菜支援武漢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此類的愛心行為,暖遍了大江南北,暖遍了全國人民的心。

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這樣充滿愛的環境裡,人人都不吝嗇愛的環境裡,我感到很幸福。

因此,我感到幸福。

我擁有了多路幸福的源泉,你呢?


拆那小哥哥


新冠病毒時期的幸福生活

原創 syl9933 山裡山外品生活 1周前

想來,除了學校老師的寒暑假,很少有人會有這麼長的假期;想來,寒暑假,也很少有老師會宅在家裡這麼長時間吧。

第二十天,從初初封城時朋友圈各種“娛樂”解悶方式,到如今寂寂無聲,倒也是一段靜心的日子,好好和自己相處,感受自己內心的寧靜。

宅的日子,讀書看劇寫文章,於我而言,是一點都不會覺得悶的。前兩天的文字,引來了今天許多朋友的電話和微信問候,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安全和物資。還有打聽郵寄各種物資的需求及途徑,雪中送炭的心意,在這樣的時候,很是令人感動。都說生死麵前無大事,2020伊始,新冠病毒就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朋友們的叮囑,倒是引發我關注囤貨問題。團購群的亂象,讓我還是希望從正規渠道採購。於是,從昨晚到今天,把朋友圈內各種推薦的鏈接總結梳理了一遍,發現仍是一個“亂”字。

長江嚴選,早已顯示“休息中,暫停接單”字樣。

美團上可供蔬菜店家,也都已經顯示休息狀態。

盒馬,線上下單時間為晚上十點,9:59時,我都無法將貨物放入購物車,10:02分,頁面顯示“配送小哥已約滿,歡迎門店選購”字樣。實在無法想象,究竟是哪些人可以手快到兩分鐘內完成搶購及下單。

京東,部分店家可以在一週後派送,部分已經顯示武漢無貨。

所幸,今晨先生再次奮勇出門,在盒馬採購了足夠十天半個月的米糧,更加幸運的是,今天他居然“搶”到了幾包肉,讓他這個肉食動物不再憂慮。和傳聞中“已經只能吃白米飯”的家庭相比,幸福感更是油然而生。

“搶”這個字眼,並不誇張,拿到想要的貨品,靠的是快,在盒馬,有人因為買的太多,被保安呵斥進而動起手來。貨架上方便麵早已被搶空,據先生說,盒馬三天後會再進的三箱方便麵,也已經被人當場預定。眾圓超市和盒馬裡的麵粉,更是幾天前就已經無貨,也許宅在家的日子,每家每戶,都開始學做包子饅頭等麵食了吧。

再來,相比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的風險和辛苦,相比感染者艱難的求醫之路甚至於悲慟的求生無門,還有那些一家人被團滅的淒涼,我們還健康的活著,是不是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或許我們的幸福日子過得太久,早已失去體會幸福感的能力。這次的體驗,可算是人生中的一次特別的經歷。感謝新冠病毒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

幸福生活沒有必然。

封城第二十天,太陽忽有忽無


山裡山外看世界


當然理解不同,因為一樣的米養活百樣的人。不一樣的人,追求的就不同;不一樣的人,理解就不同。

對於一定貪婪者來說:即使全世界的所有才富都歸他她,他她也不幸福,因為他還要到宇宙的其它星球上去找。

讓他她當宰相,他她還想篡位當皇上。這就是人的慾望是毫無止境地。

對於一個色心很強的人來說,即使把人間最美的人給他她,他她還是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看著馬路上的。乾隆皇帝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還三下江南逛妓院呢!你說有頭嗎?

綜上所述:幸福與不幸福的區別,不在於位置的高低,才富的多少,美女有幾個,三,四多享受,而在於你有沒有一個知足的心。

如果有個知足的心,即使身無分文,甚至一無所有,他也樂呵呵地。因為他她沒有那麼多的慾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整天有吃有喝就足矣。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只要我活著就知足,就感恩了。早晨起來, 伸個懶腰,啊,我還活著,謝謝老天!到晚睡覺,往那一躺,啊,感謝一天我所經歷的:好的,讓我高興;壞的教我成長。

你看不同慾望的人,追求的效果就不一樣。那麼他她的幸福感之度也就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幸福。

可以告訴你,我幸福,因為我知足今天咱們這個偉大的社會,正是太平盛世。人盡所能,安居樂業,依法治國,成績顯著,國泰民安,人民幸福!

我感恩,感恩這場疫情中,領導的智慧,人民的團結,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奮戰魔鬼,最終一定能取得偉大的勝利!


弘法2


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你幸福嗎?為什麼?

幸福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但在2020年伊始相信大家對幸福的晗意就是最簡單的活著,當疫情來臨,有些人在家憋悶無聊時,卻不曾感觸在用生命守護的一線醫護工作者們冒著生命危險必須堅守抗疫人員,是他們忍受無數艱苦守護每個病者並給他們帶來生命的署光。看著一些人因為病痛而無奈遺憾離世,當人們掙扎在生死邊緣時,活著,是多麼的重要。

一,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種感受溫暖良好的情緒,一種能表現出愉悅的感覺,是經歷死亡邊緣又重生後的珍惜驚喜。

二,幸福,現在理解更加深了一層深深的情感,是健康,家人,朋友健康是唯一幸福的希望。

三,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生命總是可貴的,沒有生命什麼都談不上,還有一種是精神,或者說心靈,也是靈魂,幸福就是讓生命和精神都有一個好的狀態。

相信,有了這次疫情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更應該珍惜平凡生活的價值,對於守護延續生命的崇高醫護工作者的敬慰,是你們給生命帶來了希望,是你們不懼個人安危要保全病者的生命。

每一個生命的復生都是你們無私的奉獻,人活在世上,一定要珍惜這不平凡的感情,一定要珍惜生命的不易,最好的是什麼,最好的就是給予的愛。

讓我們在今後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子,珍愛生命,珍愛健康。

平安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此深深的祝福,向依然守護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致以最崇高的致敬:你們辛苦了!保護好自己![贊][贊][贊]願:所有的病者早日康健!家人團聚![祈禱][祈禱][祈禱]





芳賈


‘’幸福‘’其實是一個虛幻的詞彙。只能說是人們意識範圍活動的結果。

無論如何,人是沒有什麼‘’幸福‘’可言。因此人出生便是哭。因為人生要面對很多苦惱:生、老、病、死苦;欲求不得苦;生離死別苦等等。

所謂的幸福,不過是人們意識中的一種滿足。例如:一個飢餓的人得到了充足的食品,飽餐一頓就感覺很‘’幸福‘’,可對於不餓的人來說那又算什麼呢?

人生之不幸十之八九,前方的路佈滿了荊棘,人生需要面對的是自強不息,勇於擔當的勇氣和博大的襟懷,忘我利他的修為精神,而不是追求什麼虛無縹緲的‘’幸福‘’!

我喜歡挑戰苦難,直麵人生!把享樂留給別人,分擔身邊人的疾苦。因為奉愛得到了內心的滿足,因此感受到了極大的幸福。


善緣4


在不久前有關部門搞的問卷調查中,青島成為全國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這一話題見報,迅即成為我身邊朋友熱議的話題。“我怎麼沒有這個感覺,幸福的感覺?一點也沒有!”說這句話的,是一位退職的處級幹部。他每月退職後的補貼在8千元以上。加上夫人的,是1萬元多。孩子們早已成家立業,小日子很滋潤,不必讓當父母的他們在經濟上有任何的負擔。“我也是,那有什麼幸福感?這個調查不準!如果問到我,那就是三個字:沒感覺!”發言的是一個小型私營企業的老闆。月純收入起碼在萬金以上吧?私車、小別墅、年輕漂亮的太太等現代享受一應俱全。

“連你們這樣的人都沒有幸福感,那我們還有什麼幸福可言?”一位從企業退休的師傅嘆息著說。“是啊!我們老兩口子的養老金加一塊才2千多元.可是卻覺得日子過得蠻好的,晚年很幸福。”爭論的現場,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一些收入高的反而覺得不幸福;而佔多數的低收入者,卻對目前的生活現狀,表示滿意,很知足。對於這一反常的現象,一位老同志一針見血的指出,“燒的(亦即俗語中的燒包)!”因為大家彼此熟悉,對方的出身、經歷很清楚。“他大概忘了,小時候連條像樣的褲子都穿不上!”其實,即便是現在日子過得滋潤的夥計們,當年無一不是“窮光蛋”。

“我們那個時候出河工,四十天不見不到房東。為什麼?天不亮出工,天黑了才回來,兩頭不見太陽。”“每週可以吃上一頓饅頭,一人三個。我只能吃一個,剩下2個曬成乾糧,回來的時候帶給老孃吃。”憶苦思甜的這位,顯然是個孝子。這個孝子如今已是小富翁了,但問其幸福感,仍然沒有感覺,讓人驚詫不已。“就是‘燒包’,才過了兩天好日子,就燒的說胡話,燒的沒有感覺啦!”

也有人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是個“閒”字。“他們不愁吃穿,不用勞動,無所事事;孩子又不在身邊,自然寂寞難耐,心中空虛,所以就有某種缺憾的感覺了。”好像有道理,一個人雖然物質上得到了滿足,但精神失落,也會缺乏滿足感的。那為什麼這些下層的低收入者,反而覺得滿足,生活滋潤呢?這就涉及到了幸福的本質問題。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許多時候,是不以物質條件優劣所決定,所左右的。民間有“粗茶淡飯分外香”的俗話,說的就是下層百姓家庭和睦和諧的狀態,會給其成員以甜蜜的感覺;反之,許多豪門大戶,綾羅綢緞,錦衣玉食,可一些身處其中的人,由於家庭或情感等原因,鬱鬱寡歡,愁眉苦臉,一點幸福美好的感覺也沒有。

除了心理的因素,還有一個因素更重要,就是幸福的標準。標準高的人,其獲得幸福感的難度就大;反之則容易一些。比如學生考試,要是目標是第一的話,其考了第二名,情緒也會失落;而目標是前10名,考了第5名,他也會很高興。所以,在生活中,一樣的收入,一樣的物質條件,為什麼情緒反應、幸福感覺會有不同,就出在標準的差異區別上。為自己設計標準高的人,其上進心會更強一些;而設計偏低的,則更務實,實現的可能更多一些。應該說各有利弊,各有千秋。應當因人而異,沒有什麼統一的尺寸。許多低收入者,其文化程度不高,想法也不多,比較務實,現在能夠衣食無憂,他就心滿意足了。所以問其感覺來,就是很好,甚至幸福。而有些成功人士站的比較高,想的比較多,他們攀比的對象,是更富足的人群,甚至以國外的優裕生活作參照。比較的結果,自己當然很差勁、覺得洩氣,沒有滿足感,也就不足為奇了。幸福在那裡?在您自己的感覺裡………….


鐘山zs


幸福只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罷了,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它了。很多時候,簡單就是一種幸福。生活本來就太多的誘惑,太多的追求和渴望會讓原來簡單純粹的人生變的迷茫與困惑起來。什麼是幸福?這是個太老套的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答案和標準都不同,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活著就是幸福,可以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陽是一種幸福,可以聽家人在你的餐桌嘮叨個沒完那也是種幸福,可以和好朋友插科打諢也是種幸福,幸福很多很多,多的就如你身邊的空氣,充盈在你的周圍而你懵然不知。。。。

幸福,好比時光老人給每個人每天24小時一樣均等,只是,因每個人的態度不同而使幸福變得不公平,悲觀的人認為,幸福是那遙不可及的地平線,可望而不可及;樂觀的人認為,幸福就在身邊。。。。

幸福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開心度過每一天,很輕鬆;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很滿足;把握時光,不留下遺憾,很充實。這,也許就是一種幸福吧。。。。

一個幸福的人不是由於他擁有的多,而是由於他計較的少,懂得發現和尋找,且具有博大的胸襟、雍容大雅的風度。很多時候,幸福就是這麼簡單,像野草一樣蔓延瘋長,像空氣一樣彌散於每個空間,只要你留意,得到它其實很簡單。人所處的環境不同 ,但凡福禍相依,苦樂摻半,只要從容處世,看淡得失,積極努力地發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覺就會接踵而來的....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時空的分秒間。。。。



櫻艾琳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母親的一頓家常便飯!

幸福是愛人的一句噓寒問暖!

幸福是孩子的一聲嚶嚶嘀哭!

幸福是朋友的一行無微不至!

幸福是親戚的一次慷慨解囊!

如果你擁有,你就是幸福的!

幸福可以從小事出發,也可以從大事見證!

我們從不感嘆幸福離我們有多遠,我們只是眼拙,看不出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自由撰稿人小芽菜


就幸福這個詞語來講,它只是一個虛詞,一種意識,是一個人自我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且希望可以一直保持這種心態。

是否幸福可以從滿足、快樂、投入、意義四個方面去匹配。首先是滿足,俗話說知足而常樂,房子不需太大,臥榻之地即可;車子不需太好,代步即可;媳婦不需太美,會過日子即可。然後是快樂,發工資的快樂,成家的快樂,出事有人一起扛的快樂,其實快樂很簡單,要不怎麼會有苦中作樂這個詞呢。再然後是投入,立世做人,終歸要有工作,要有家庭,要有愛好,投入進去,方得始終。最後是意義,民族大義,己身小義,盡然來次世走一遭,還是得留下點什麼。

綜上,與之匹配的人數定不在少數,而我恰巧是其中一位,萬幸,所以,幸福。

感謝 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