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人盧衛軍:守初心護眾人,平凡間現偉大


  

中宏網廣州(記者 黃磊剛 通訊員 戴靜)疫情來臨,一大批市場監管人堅守平凡初心,牢牢守護災難中的祖國大地。他們像一粒塵土,隨處可見,自認平凡,卻塑造了偉大。他們用堅守與付出,為市場監管系統打造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疫盾牌。最是平凡礪初心,在這個春天,他們是最先到來的那一抹溫暖"春色"。

  襟懷初心,砥礪前行

  盧衛軍是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認監處副處長,年前為了多陪幾天已入耄耋之年的母親,家在深圳的他打算在春節假期後續4天年假。去年時逢機構改革,新組建的認監處工作剛剛走上正軌,為了帶好頭,不影響全處團結奮鬥的氛圍,即使母親生病盧衛軍也不願多請假。今年本盼望利用春節好好陪陪老人、妻子和孩子。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神州大地病毒肆虐,也擊碎了盧衛軍美好的期許。大年初二接到省局通知,沒有動員令,亦無需請戰書,他毅然放棄休假,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匆忙返程。而同處的饒怡萍同志已在大年初一就重返崗位,田澤維同志亦自千里之外的四川星夜兼程,他們和所有平凡的市場監管人一樣襟懷初心,砥礪前行,義無反顧踏上抗疫征途。

  塵網中的"綠色通道"

  在疫情的迅速擴散下,口罩市場上的口罩逐漸脫銷,而當時廣東省只有省醫療器械檢測所一家機構具備防護產品的全項檢驗能力。來勢洶洶的疫情形勢下,劇增的檢測量讓口罩等防護用品的檢測工作全面告急。

  在處長高富榮的迅速組織下,大家幾經深入調研,認為增加廣東省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是目前最快速有效的方法。盧衛軍立刻運用大數據第一時間摸查省內有能力開展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物資的檢驗檢測機構,馬不停蹄多次深入檢驗檢測機構調研,在與市場監管總局充分請示的基礎上,為資質審批條件較為成熟的3家廣東機構申請醫療器械領域資質開通"綠色通道",實行應急審批。他與郭廷洲同志不分晝夜積極協調機構完成各項申請準備,通宵達旦研究相應標準、法規,制定應急審批程序,最終3家機構僅用一天時間便依法依規完成所有審批流程,防護服、口罩日檢測完成量比應急審批前分別提升8.89倍和2.6倍。

  為"綠色通道"護航的人和時間賽跑,夜以繼日、不辭辛勞守護的更是無數條珍貴的生命通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事事盡吳鉤

  為了在疫情期間盡一心為企之責,盧衛軍在當前審批流程並未來得及升級完善而面臨數十家機構申請變更或應急審批的情況下,心切、堅定地說:企業的事兒絕不能等!

  他同富榮、廷洲同志計不旋踵,再一次徹夜不休地研製遠程評審方案,完善評審流程,這是急企業之所急;他在全國首推疫情期間"容錯監管"制度,對因疫情防控影響導致實驗室儀器設備無法及時檢定或校準的機構,允許其在通過其他溯源方式可以確保量值準確的情況下繼續開展檢驗業務,這是想企業所未想。這其中多項惠企措施並無先例,談到攤上監管風險的問題,盧衛軍說:"只要不影響企業正常有序地檢驗,我們不怕擔責。"

  盧衛軍為了將處室職能在疫情期間發揮到極致,無論多晚都活躍在處室工作群裡與同事們相互學習探討。為了盡指導基層之責,他把反覆修改完善的指導方案在發文過程中協調多部門主動撤回,就在發文的短暫時間內,腦子裡又閃現出多種基層在實際監管中需要規範的流程和規避的風險,只想盡他所能,最大程度地幫助基層。他說,"如果在十萬火急又追求完美中間有什麼差池和責任,我們願意擔。"甚至,他已不過多考慮職責邊界,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樣把事情做好。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這份責任是來自"捨我其誰"的擔當,這份責任是抗擊疫魔的無上吳鉤。

  赤子之心,勇踏征程

  立春後連宵的夜雨讓廣州的氣溫驟降,25天前出門撿掇的幾件薄衫已無法禦寒,加上焚膏繼晷的疲憊,盧衛軍生病了。處長高富榮請他即刻休息,可他堅持自己頂得住,必須堅守崗位。倔強的鐵漢柔情的背後是一顆赤子之心,盧衛軍默默踏上了戰疫的征程。

  這些天每每忙到深夜,盧衛軍想起家中的母親與妻兒,總怕驚擾他們休息,不敢去電,早上醒來又很快以"戰時狀態"投入工作。他用行動與成效展現市場監管人辦實事的責任與擔當,獲得家裡人的理解與支持。

  天上雙辰,地上雙燈。盧衛軍家中盼歸的燈,為他一直亮;省市場監管局大樓某個房間的燈,也為百姓亮到深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