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軍:著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肆虐,讓我們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學問題:人與自然究竟是一種什麼關係?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我們應當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去深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自然的非正常互動是疫情暴發的深層緣由。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亦如此。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目前雖然還未真正找到,但是在疫情集中暴發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溯源的環境樣本檢測結果顯示,此次疫情的暴發與野生動物高度相關。作為病毒的重要載體,能夠攜帶數百種病毒的野生動物不可能主動入侵人類生存空間傳播病毒而危害人類生命,病毒的傳播和擴散可能要歸咎於人類自身對野生動物的捕殺、交易以及食用。部分人或出於獵奇炫耀心理,或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濫殺濫食野生動物,這就有可能導致病毒傳播。疫情的暴發還突顯了野生動物管理與執法方面的不足和短板。此外,疫情暴發恰逢農曆新年前夕,數億人次的流動加劇了病毒的傳播與擴散。透過這些現象,不難發現,疫情暴發的深層緣由在於人類自身打破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狀態。人類之所以能創造文明,是因為人能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而具有實踐創造性,人可以通過實踐有意識地去順應和利用自然。人類雖然創造了文明,但人類同地球所有生靈一樣,是不能脫離自然界而存在的,“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頭腦一起都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大自然不僅是慈祥的母親,也有無情的一面。恩格斯指出:“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野生動物在生態環境中有其存在的位置和功能,作為同等生存在自然中的成員,人類對其應該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護。與包括野生動物在內的自然萬物和諧共處,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應該是生態文明時代應有的美好場景。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前提條件。人不是自然的主宰,是依賴自然而生存的一部分。自然早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形成了穩定的自我循環系統,這表明自然具有不依賴於人的內在生命力。同時,自然為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間環境和物質基礎。人作為自然界萬千生物的一員,需要從自然汲取陽光、空氣、水源、食物等必需元素,是“呼吸著自然力的人”。正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裡所言:“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於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繫,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繫,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地球誕生以來,病毒已經存在數十億年,是地球最古老的成員,是地球進化演變的見證者和陪伴者。此次引發嚴峻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此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屬類,而冠狀病毒也僅僅是龐大的病毒世界的族群之一。由此可見,病毒在自然環境中的存在時間之久、種類之多是人類無法企及的,無視或任意破壞病毒的生存條件無異於打開肆虐人類的潘多拉魔盒。回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黑死病、天花、埃博拉等眾多致命的疫情都曾無情地肆虐人類社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大自然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以創造病毒的獨特方式向人類發出警告。在極其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逐漸脫穎而出成為萬物的靈長,但是無論如何進化,人類都不可能超脫自然而獨立存在,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不能自詡為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要尊重順從自然、敬畏熱愛自然,維繫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諧關係。必須深刻認識到,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

以自然規律為根本遵循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路徑。如何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鍵在於始終以自然規律為根本遵循。人類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於人類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人類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認識並且正確運用自然規律,這使得人類獲得超越其他生物的力量,當人類掌握越來越多規律時,人類開始忘乎所以地扮演起支配自然的角色,導致人類中心主義盛行。事實上,對規律實現形式的改變和利用是有限度的,人類的主觀意志不能違背規律更不能替代規律。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自然是具有內在生命力的有機體,在其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蘊含著穩定的、固有的規定和趨勢,由此形成眾多的自然規律。病毒歷經數十億年依然具有強大生命力是自然規律,病毒能夠寄生於眾多自然宿主、中間宿主並與之共生是自然規律,人類感染病毒會危害生命也是自然規律,這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意識到,任何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捕殺、交易以及食用本該與之和諧相處的野生動物是悖逆自然規律的行為,人類必將受到自然無情的報復。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任何罔顧自然規律的行為終將自食惡果。由此可見,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把自然規律作為根本遵循,把是否符合自然規律作為衡量人類行為的標尺和底線,只有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也才能實現人類的價值和願望。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表明,當前人們對保護野生動物,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未形成全面的、透徹的認識和共識。人類對自然的任何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不可抗拒的規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要根植在意識中,更要落實到實踐中,形成全社會的行為準則。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