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特產戰疫①|重慶農特產品集中“觸網”,與企業建立“一對一”保姆式服務

重慶特產戰疫①|重慶農特產品集中“觸網”,與企業建立“一對一”保姆式服務

春節期間原本是重慶晚熟柑橘銷售的旺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晚熟柑橘銷售受到較大影響。2月21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重慶多管齊下,暢通銷售渠道,推動晚熟柑橘、滯銷蔬菜銷售。

重慶是柑橘主產區,常年本地市場僅能消化20%左右,80%需要運銷至市外乃至國外銷售。青菜頭、蘿蔔也需外銷一部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方已出現農民賣難、外地經銷商買難的情況。

據調查,重慶還有70餘萬噸晚熟柑橘未銷售出去,包括塔羅科血橙、晚熟雜柑(W.默科特為主)、夏橙、晚熟臍橙等一系列品種,其中2月份應銷24萬噸。截止到2月14日,全市晚熟柑橘銷售量近10%,不足為往年同期30%的三分之一。

重庆特产战疫①|重庆农特产品集中“触网”,与企业建立“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為了推動晚熟柑橘等農特產品的銷售,市農業農村委經作處、市農技總站成立專門的指導組,與100家保供涉農重點企業建立密切聯繫,並抽調10名技術幹部,與果蔬生產企業建立“一對一”保姆式服務,每天調度柑橘蔬菜購銷情況,實際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依託網上舉辦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加強晚熟柑橘網上宣傳、展銷活動,促進晚熟柑橘銷售;發動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擴大柑橘、青菜頭、蘿蔔等當季地產農產品加工數量;暢通市外銷售渠道,建立運輸協調機制,解決農產品外銷運輸中存在的困難;加強與京東、郵政快遞、順豐快遞等網絡銷售企業的合作,多渠道把我市農產品銷往市內外;發動和鼓勵本地消費,將晚熟柑橘、蔬菜通過直銷配送等方式直接送到各單位食堂、小區和市民家中。

疫情發生後,各主產區縣也積極行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促銷。柑橘方面,各地積極利用疫情有所減緩,保供行業陸續復工的契機,及時出臺優惠政策,如開州區銷售一車柑橘(20噸),獎勵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防護用品;在高速路口確定專用上貨點,與產地對接柑橘裝運,防止人員頻繁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無確診或疑似病例的鄉鎮採摘、加工柑橘用本村本社農民工,可採用相對簡單的防護措施即可開工復產,緩解用工慌和勞力緊問題。

目前,網上銷售已經成為晚熟柑橘銷售重要渠道。重慶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依託淘寶、京東、天貓等網上銷售平臺,開展網上銷售。2月16日,為期1個月的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網上)開幕,同時開闢“農產品產銷對接查詢”專欄。截至 2月21日,經銷商上線60家;種植企業、大戶上線176家;果園機械等產業鏈企業上線6家;物流配送企業上線13家。累計成交23824.7噸。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