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八里關鎮:疫情中她一人撐起萬袋香菇產業

“疫情雖然害怕,但咱日子還得過。現在正是香菇收穫季,一天都不能耽擱。”2月20日,大山深處的洋縣八里關鎮八里關村陰雨綿綿,但5組村民杜雪蘭卻在香菇烘乾機前忙得團團轉。


去年2月份,杜雪蘭的丈夫看到朋友發展香菇產業掙了錢,便嘗試著建起了1萬6千袋規模的袋料香菇基地,投入6萬多元搭起了大棚、買來了菌種和配料。他們把香菇當寶貝,一心想通過種香菇把苦日子過成好日子。


洋縣八里關鎮:疫情中她一人撐起萬袋香菇產業


基地建成後,杜雪蘭和丈夫不分晝夜管理。他們的付出有了回報,去年9月,第一茬香菇豐收,看著菌棒上密密麻麻的香菇,夫妻倆興奮地睡不著覺。


當杜雪蘭和丈夫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時,厄運突然降臨,杜雪蘭的丈夫被診斷出肝癌晚期。杜雪蘭東拼西湊借錢給丈夫看病,但由於病情發現太晚,去年11月份她丈夫就去世了。發展香菇產業和給丈夫看病欠下的的10多萬元外債壓在了杜雪蘭肩上。

“就算吃再大苦,也要儘快把賬還清。”杜雪蘭每天早上6點起床,匆忙吃完早飯,到大棚裡把當天要摘的香菇全部摘完,連午飯都顧不上吃,晚上回家吃完飯後還要給香菇去柄,常常熬夜到凌晨後才能睡覺。


最苦最累的是給菌棒澆水注水和烘乾香菇。香菇架比較高,即使穿上雨衣、戴上橡膠手套,水還是會順著袖筒把裡面穿的衣服全部弄溼。


洋縣八里關鎮:疫情中她一人撐起萬袋香菇產業


把鮮香菇放進烘乾機後,變成幹香菇要18個小時左右,每隔一小時要給烘乾機添一次柴,怕晚上睡著後忘了添柴,杜雪蘭便端一個小凳子坐在烘乾機旁,一坐就是一晚上。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杜雪蘭在鎮上的宣傳車上聽到禁止村民聚集和互相走動的防控措施,她便打消了請村民到自己基地務工的打算,還讓在江蘇務工的兒子兒媳不要回老家過年。


洋縣八里關鎮:疫情中她一人撐起萬袋香菇產業

鄰村黑峽村杜雪蘭的弟弟聽說杜雪蘭一個人忙不過來,好幾次打電話要求到她家幫忙,但杜雪蘭都耐心地給弟弟說:“現在疫情這麼嚴重,你要聽縣上的安排,不要出門,姐姐就算少掙點錢,也不能給你和家人帶來危險。”


“這次疫情給我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更累了,但苦點累點沒關係,只要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大的幸福。”杜雪蘭說道,“疫情結束後,我會讓村裡的貧困戶再到我的基地務工,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通訊員 蘇湘棟 張恤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