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是漢族文化嗎?

布儀


儒家文化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漢族文化,儒家文化的基礎也不僅僅紮根在漢民族中。

儒家是孔子創立的學派,是發源於漢民族之中,但是,因此就認定儒家文化是漢族文化,我覺得是片面的。在漫長的歷史之中,各民族的遷移,民族的融合,民族的征服和戰爭,都把文化傳播了出去。

中華文化圈包括的地域廣闊,古代帝王收納數量眾多的屬國,他們都受到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影響。天朝上邦的文化禮儀,儒家經典,都是他們嚮往的一部分。比如說朝鮮,日本,越南等等。

中國文化雖然講究夷狄之防,但是還有這樣的一種看法;你用了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你就是自己人。你不用我們的文化,反對我們,你們就是夷狄,是外族,是禽獸!

這種思想不僅僅對中國內部的國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對各個少數民族地區的意識形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韓國人一直鼓吹的世宗大王創立諺文,民族感爆棚。但當時的情形卻絕對不是這樣的,世宗大王推行諺文最大的阻礙恰恰就是他的國之重臣!“我們朝鮮是“小中華”,是箕子之國,使用漢字那是文明的象徵。而古代蠻夷如蒙古、女真、日本等才會有自己的文字,現在我們也創立諺文,豈不是要做蠻夷嗎?”

而遼宋並立的時候,更是因為誰能代表中國,誰是正統,打了不少的嘴仗,這都是儒家文化深入人心的表現。

而古代的越南更直接,偷偷摸摸的自稱中華,把中原王朝稱為北國,模仿中原王朝建立朝貢制度,其心不小。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簡單的把儒家文化說成漢族文化就不適合了。

其他民族的文化對儒家文化有著影響!

儒家文化在其他民族之中傳播的過程之中,和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滲透,容納。

任何的民族文化都有相對性和特殊性,儒家文化在和其他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包容,開放,使之後來的儒家文化包容了釋、道及法家等思想。這也使很多民族接受儒家文化,甚至把儒家文化看成是自己的民族文化。

任何的思想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去融合,接納新的營養,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儒家是這樣,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制度不也是這樣嗎?

我們現在說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在接受的同時根據我們自身的情況去進行適應和改造,想來,儒家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會展現強大的包容性,使之豐富起來。


文人談墨客


我認為是的,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儒家文化的傳承主體是漢族,是漢文化核心。漢文化包括三種文化:儒家文化、大乘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漢文化的核心,漢文化是儒釋道三家的融和。





鵬飛觀像


這個嘛,先比較一下它們的特點

儒家文化的傳承主體是漢族,是漢文化核心。

漢文化包括三種文化:儒家文化、大乘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漢文化的核心,漢文化是儒釋道三家的融和。

但是呢,我們卻少這方面的知識,以及參考資料,沒有辦法問你具體解析

但是請注意,儒家文化是漢族文化的一部分

漢文化一般指漢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又稱為華夏文化,歷代漢族勞動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漢民族特色。中國有三千多年有實物可考的歷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幾千年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成就。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其核心是“仁”。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發展和傳承,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文化的深層觀念中,無不打著儒家思想的烙印。



施花語


是的,從孔子到董仲舒,李白,杜甫到朱熹,王安石,從胡適,郭沫若,魯迅到當代莫言,從漢人名人名史豐富了儒家文化燦爛的歷史,各代漢人文化的沉甸積累把儒家文化推進到了高峰


我看過你呢啊哈哈


華夏文化和黃河文明產物,融合當初很難多諸子百家思想,並經漢代後歷代王者朝發展完善。儒家在南宋理學在元明重視後,轉衰。雖有王陽明重新反思但已經無可挽回頹勢


人生如天地


儒家文化的根是漢族文化的一部份,亦即漢族王權、皇權時代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封建道德倫理的部分。至於漢族文化是包羅萬象的,即有政治、思想、法治、教、醫、文學、藝術、工藝、生活習俗,又有經濟、軍事,生產、農工商貿、工程、建築等等。儒儘管名聲大、也被周邊部分異族借鑑,但其在漢族總的文化範籌中只是教育、思想意識形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別忘了整個封建期法在背後有重要的支撐)。所以不能以其蓋指中華文化,也無法涵蓋漢文化的全部。所以恰當的講儒是封建時代漢族教育、思想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稱諸多階段上的主流文化!


崑崙139100429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而漢族作為中國的人口最多的民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最深。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禮,智,信,其核心是仁。一些少數民族同樣受到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比如西南部分的少數民族都有儒家文化的烙印。所以說儒家文化並不全是漢族文化,漢族文化也並非只是儒家文化,除了儒家文化還有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的影響。


扁鵲扁鵲


儒家文化不僅僅是漢族文化,更是中華民族文化,世界的文化,孔聖人對於儒家文化的接受階層,地位,民族沒有區分,正所謂“有教無類”,優秀的文化應該是人類所共有的


了塵138346227


儒家文化,稱為漢文化太狹隘,是不妥的,因為現代中國有56個民族,大家都信奉儒家文化。不但如此,曰、韓、東南亞諸國等相當一部分人,都喜歡儒家文化。所以,將儒家文化稱為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更合適!


石門知幾


儒家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國家限制的文化。文化之所以會有儒家、漢族等的區別,根本是源於人們對文化判定的類別和標準不盡相同。儒家是以思想派別而論,漢族是以民族所屬而論,二者劃分依據不在一個層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