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從教7年了,怎樣才能成長為學校骨幹教師?

東遊江湖


第一,成績!

第二,成績!

第三,成績!

第四,參加比較並獲獎。

第五,積累資料,教案,學案,課件等。

第六,機會。


壹心微教


我是高中一線教師,從教17年。談談我的一點體會吧!

談兩個點:

其一,工作七年已經表明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如果是高中教師,已經送走兩屆畢業生。七年。應該正在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23歲大學畢業,今年三十歲,正好可以獨擋一面了。管理上,應該是班主任;專業上,擁有了兩輪畢業班經驗和高考複習經驗。如果,第二屆學生高考成績不錯。那麼自然會擁有優秀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榮譽,早已經獲得學校領導、同事的認可。綜合實力完全可以成為學校骨幹了!!

其二,對骨幹的定位,我覺得還是廣義些。如果非要個市教育局發個證上面寫個“骨幹”。那麼全校幾百個教師一輩子都是失敗者了。因為這種證,很多地方不一定有,有也是很少的。我都快工作二十年了,我就沒有!!哈哈……我辦公室二十人,從五十多歲到二十來歲,沒人有!!!我是他們中混的比較差的,有從市到省,再到全國的優質課獎!但就是成不了“骨幹”!

教育行業還是實打實的好!所謂的“骨幹”就是中堅力量,能衝鋒,能掩護!放在學校任何崗位能力上能勝任,情操上能擔當!最重要一點,教學上能幫助學生提高,工作上能讓家長或領導放心!

成為骨幹有幾條必經知路:

1.專業上求進步,知識和教法都要與時俱進,不要苟且。儘管教師這個職業迭代非常緩慢,但你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五年前我就學會了遠程教學和視頻剪輯,你看“停課不停學”時期,很多老師蒙了!我卻給學生準備了一些列課程,學起來很方便。

2.樹立科研意識,說起來高大上,但是實話!當你對教材領域比較熟悉後,你只能走科研之路,才有提升。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學習效果,多總結,思考!將成果運用於教學。這些工作會讓你走上一條更為充實的,更開闊的道路!

只要心中有目標,而自己又在路上!你就會到達目標。加油吧!


時光情書02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一、學校是有層次的,如果是一般水平的老師,在層次較低的學校,不用六七年教齡,也可以成為骨幹教師,而在層次較高的學校,比如縣重點、市重點甚至省重點,你什麼也不是。二、骨幹教師是有條件的,名副其實的骨幹教師,條件是多方面的。這可是人人看得見的真功夫。(1)教育教學成績是否優秀。比如你任的學科,在各種考試中,平均分、尖生率等是不是數一數二,你任班主任的班是不是黑馬班,這裡體現的是你的教育教學能力。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優秀,同行不認可你,你應該也是屬於半個骨幹了。(2)教研軟實力是否出眾。你的課題研究得到哪級部門認可?你的優秀課例在哪級獲獎,你的教研論文在哪級刊物發表?(3)你的教學品牌影響力。你形成了何種教學風格?你被哪個層級的學校邀請作過講座或交流經驗?等等,這些軟硬件足以判斷你是不是教學骨幹,或哪個層級學校的教學骨幹。

因此,怎樣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你努力去打造以上的軟硬件,達到了,就成了。否則,你即使通過人脈關被評為骨幹教師,也名不副實,欺世盜名套利而已。


高考作文彭琳


第一,多學習。這裡的學習包括讀書、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聽優質課、多走出去參加一些高水準研修活動等。

第二,多寫隨筆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今天我讀書了嗎?今天我思考了嗎?今天我寫隨筆反思了嗎?因為很多東西只有靜下心來總結反思才能更快的進步。

第三,努力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反思改進,再實踐,再反思,再改進……就會成長。


春天的足音


成為學校骨幹教師,不在於從教時間的長短,而在於個人的態度與能力問題。

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對學校教學骨幹教師的看法。

1、評選的骨幹教師。

這種骨幹教師是通過評選而出,頒發證書。它需要硬性條件:職稱限制、優質課(公開課)限制、年齡限制、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限制、論文(課題)限制等等。你的需要滿足一系列的條件才能評選。這就需要你從這些方面開始努力,否則無法成為骨幹教師。這也是許多教師一輩子也成不了骨幹教師的一大原因,這些證件並不是每一個教師都有機會能夠獲得。

2、實實在在的骨幹教師。

這種骨幹教師沒有證書證明,只能是用實際成績幹出來的,也是學校老師公認的骨幹教師。

首先:顧大局。

學校工作是一個整體,需要每一位老師的辛勤付出。在日常的學校工作中,要學會識大體、顧大局,要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思想。

其次:優秀的教學能力。

作為骨幹教師,你的教學能力必須是一流的,這就要求你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優秀的教學能力來源於你的思想意識,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優秀的教學能力來源於你的同事與領導,要積極的吸收同事的教學優點,結合自身進行轉化;要經常與領導溝通,爭取領導對你教學的指導與幫助。

優秀的教學能力來源於你對本職工作的熱愛,要能拋開世俗的浮躁心理,靜下心來,靜靜的研究自己的教學,研究自己的學生,反思自己的教學。

最後:傳播正能量,播散陽光。

教師應該是正能量的化身,帶給孩子陽光與雨露,陪伴孩子健康、快樂、茁壯成長。雖然你會遇到不可理喻的家長、你會遇到屢教不改的學生、你會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你會遇到生活中的煩心事,但你一旦面對學生,你就是滿滿的正能力,你展現給學生的是社會的光明,而不是黑暗。

雖然我們一輩子都有可能無法評上骨幹教師,但我們也應該無愧於心,因為我們從內心、從行動上踐行了一名教師的真正使命。

辰心聽雨


其實,有這樣的想法表示自己已經具備一名骨幹教師的第一個條件即自我期望,但還有更長的成長之路和實際行動。

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一年合格,三年優秀,五年骨幹。。。。。。給自己一個明確的時間規劃和成長路徑。

要成為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骨幹,還必須專業發展,多看書,多聽課,多磨課,多請教,多學習,多反思,多積累,研技術,找工具,多德育。不斷積累自己的硬實力,增強自身軟實力,提升學生課堂聽課效率,拿成績說服人,拿專業征服人,成為某方面或某學科的專家。

其實如很多同行說的一樣,骨幹不是獎狀上的幾個字,而是一種自我的成長和要求。不要在乎幾個字。特別是體制內論資排輩很不容易被評上什麼骨幹。如果自身硬實,走出體制,到生態好的學校展現實力。


教育情哥


你好,我是阿禮老師,一名高中教師,我來談談對這個問答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沒有回答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骨幹教師”。

骨幹教師指在一定範圍的教師群體中,師德修養,職業素質相對優異,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認的、具有較為豐富的中學教育經驗,並對一般教師具有一定示範和帶動作用,能夠支撐所在地區或學校的學段或學科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的優秀教師代表。

從定義我們可以看出,骨幹教師就是準名師,每一名從教者都希望成為骨幹教師。不僅是榮譽的問題,還涉及到利益。教師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走的是職稱路線。教師評職稱瘦名額限制,競爭激烈,很多教師工作數年都沒有晉級。骨幹教師在評職稱時會優先考慮,這也是教育部門對骨幹教師的肯定。

那麼,如何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呢?

毋庸質疑,成為骨幹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加強積累、加強科學的自我反思及外部的支持與協助。教師的成長是伴隨著教師職業生涯的個體社會化過程進行的,在與教育環境的互動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信念、價值取向,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滿足自身各個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需要,從而表現出與其職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教師角色行為。

普通教師成長為骨幹教師大致要經歷成長期、成熟期、成才期三個階段。

一、成長期

成長期是教學上從“站上講臺”到“站穩講臺”的轉變時期,這一時期,教師已熟練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功,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開始初步形成教育教學的風格。

骨幹教師的成長期,表現為渴求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與他人經驗,對教育科學研究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斷反思總結,初步具備了教育研究能力,成為學校重點培養的對象。

因此,骨幹教師的成長期必須堅定自己的職業操守和教育信仰;認真備課,爭取上好每一節課;

善於學習,觀摩學校名師的課堂教學;爭上公開課、示範課,鍛鍊參加教學比賽的本領;不斷反思,養成定期總結的習慣;善於做一些職業生涯的規劃,讓自己的專業成長道路更加寬廣。

二、成熟期

骨幹教師經過成長期的磨鍊,已形成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具備了獨立的教育實踐能力,成為能勝任學科教學的優秀教師。在教師群體中,有一定的威信,成為教師群體的優秀者,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穩定骨幹教師的地位。

因此,骨幹教師的成熟期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積累淵博的教育教學知識;參加學校、教育局組織的優質課、多媒體、同課異構等教學大賽,獲得優勝獎;參加教學論文、課題申報等學術比賽,獲得優勝獎;

組織學科教學教研活動,鍛鍊骨幹教師的領導能力。

三、成才期

骨幹教師成才期,能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對學科教學有獨特的見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成為學科教育專家。因其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學科指導能力、業績突出而被評為省、市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或成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名師”。處於創造期的骨幹教師,往往具有相當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形成了富有個性特點的教學風格與教學模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穩定的表現,開始總結出自己的教育觀點和某些方面的理論,並發表有一定分量的教育論文或教育著作,向專家型、學者型教師進行轉變。

因此,骨幹教師的成才期要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學科指導能力,成為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等;要指導年輕教師成長,言傳身教,做好傳承;

參與校本教材的編研,成為學校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阿禮老師


我是實事與事實,作為一名教齡20+的教師,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要想成為一名業務能力突出的骨幹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本學科優秀課標準,可以參考優秀課比賽評分標準,這很抽象;更重要的事觀看全國優秀課視頻資料,體會其中突出的優點;

2、聽同行課,認真記錄,自己總結優缺點;

3、聽自己課,奇怪是吧?沒錯就是聽自己課。自己認真準備一節課,可以參考名師同課,上課過程手機錄下,自己評課,查找差距!

4、擇機參加優秀課比賽,以賽處能;

5、提升基本功,如普通話、板書、簡筆畫、課件製作修改…

6、熟悉本學科知識體系!

以上是本人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實事與事實


您好,我是物理郭老師,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關於已經從教7年了,怎樣才能成長為學校骨幹教師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兩個方面為你進行分析

第一是如何獲取骨幹教師證書,第二是如何成為學校的骨幹老師、能夠為學校做更多的貢獻。

要想獲取骨幹教師證書。需要同時具備很多個條件。比如職稱是中學一級教師或者小學高級教師,發表過論文,近三年有過市級以上優秀證書(素質說課、評優課證書均可)市級證書有一個就行。其次需要參加過教育局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具備以上條件之後需要等到進修學校或者師資進修部門通知參加骨幹教師評選。這個時候呢,評選通過了就能獲得骨幹教師證書。(注意有了市級優秀證書,有了骨幹教師培訓證書之後,還要等到相關部門組織的骨幹教師評選活動,然後才能參加進入我們的骨幹教師) 頒發相應的骨幹教師證書,比如縣級骨幹教師證書市級骨幹教師證書等等。

第二。如何真正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骨幹教師證書只是對我們工作能力的一個肯定,但是要想真正為學校做出更大的貢獻,需要你多方面的努力和奉獻。比如我們現在都是集體備課,這個時候呢,你可以積極主動的參加我們學校組織的集體備課活動,多做出一些優質的PPT課件,優秀的word版教案等等。以及參加公開課、示範課。其次就是培養比你小的青年教師。除了教學方面我們還應該在日常工作中積極的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地配合教研組的完成教研活動等等。多方面的進行,只有自己真心喜歡教育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我們教學工作當中,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學校的骨幹教師。如果僅是在公立學校獲取證書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你想成為個一真正的高素質的教師,將來有了挑戰性的機會時,你具有挑戰的資質,那得全方位的武裝自己具備真正的高素質。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