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的大預言家季札

前言

談春秋聖人,常有“南季北孔”之說。孔子,時至今日仍然享有盛名,而另一位季札,就不被世人瞭解了。

實際上,季札出生於公元前576年,孔丘則生於前551年。兩人生於同一個時代,季札更比孔子大了二十餘歲。

至少春秋時期,季札的名聲和地位,都是高於孔子的。就連孔子本人,對他的德行也是仰慕不已。

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的大預言家季札


季札與孔子有很多相似之處。季札是吳國人,孔子是魯國人,這兩個國家的開國君主,都是周的直系後代。可以說,季札和孔子都是周禮的繼承者,他們都非常推崇以禮治國、以仁治國。

另外,季札也曾周遊列國,留下了許多故事。與孔子不同的是,季札周遊列國,通常是作為使節,或者是被邀請,所到之處受人尊敬,待遇極高;而孔子則顯得顛沛流離

這就顯示出,季札與孔子的不同之處。孔子喜歡遊說君主,志在恢復周禮;而季札只發表評論,不干涉別國內政。孔子一生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季札則一生淡泊,沒有留下傳世經典。可能,這就是孔子在後世名氣更大的重要原因吧。

在《史記·吳太伯世家》中,司馬遷這樣評價季札:

延陵季子之仁義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

這裡點出季札的過人之處:博古通今、見微知著。季子一生常常發表預言,而他的預言也在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後應驗。可以說是春秋第一大預言家。

本文不過多介紹季札的品德,而是專門挑選季札周遊列國期間發表的預言,分享給各位讀者。

季札觀周樂

《左傳》中有一篇《季札觀周樂》,寫的是季札作為使臣拜訪魯國,魯國請他聽周樂的故事。

所謂的周樂,全部出自《詩經》。季札從十五國風聽起,一直到《大雅》、《小雅》、《頌》,把詩經全套聽了一遍。每聽一篇,他就發表評論,並且點出音樂的出處,絲毫不差。季札的博學和細緻,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的大預言家季札


給大家分享幾段評論,就可以看出季札的預言是有多準。

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季札聽《鄭風》,便對鄭國進行了預言。他說:這個音樂雖然好,但是太繁瑣,百姓受不了,這個國家可能要被滅亡了。

果然,鄭國後來早早地就滅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季札發表評論時,是魯襄公二十九年,也就是前544年,而春秋鄭國滅亡是在前375年。也就是說,季札提前一百多年,就已經看到了鄭國的結局

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

陳國當然不是沒有君主。這裡是說:季札聽到陳國的歌謠,覺得它淫亂放蕩,便認為陳國的百姓缺乏治理和管教,國君大概比較昏庸闇弱。這樣的國家,是不能長久的。

季札的預言再次應驗。陳國在歷史上多次亡國又復國,而且國內弒君篡位之事經常發生,在公元前478年就滅亡了。這一次,季札的預言提前了幾十年。

除以上兩個例子之外,季札聽到《齊風》,則對齊國進行預言:國未可量也;

聽到《秦風》,則說:大之至也。後來這兩個國家果然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國。季札預言之精準,令人佩服

預言齊國欒高之亂

去魯,遂使齊。說晏平仲曰:“子速納邑與政。無邑無政,乃免於難。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得所歸,難未息也。”故晏子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於欒高之難

——《史記》

晏平仲何許人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嬰,《晏子使楚》的故事,說得就是他。

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的大預言家季札


這位齊國名相,對季札也是禮敬有加。季札到了齊國,觀察齊國形勢,他預見到,齊國將發生內亂,於是勸說晏子交還權力和封地,從而能夠避禍。

晏子聽了他的建議,於是躲過了後來的欒高之亂。

預言子產當政

去齊,使於鄭。見子產,如舊交。謂子產曰:“鄭之執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以禮。不然,鄭國將敗。

——《史記》

子產何許人也?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鄭國人。在他當政期間,弱小的鄭國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子產幫助鄭國周旋於各大國之間,不卑不亢,被各國君主敬重。

子產死後,孔子也為他痛哭流涕,稱他是:古之遺愛也。也就是說,子產是像古代聖賢一樣的人。能得到孔子這樣的評價,是非常厲害的。

這樣一位子產,與季札一見如故。彼時,子產還沒有執掌鄭國大政。季札便預見到,鄭國的大政必將歸於子產。並勸說子產執政,要謹慎尊禮。子產也對他言聽計從。

預言三家分晉

適晉,說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曰:“晉國其萃於三家乎!”將去,謂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難。”

——《史記》

叔向何許人也?晉國有名的政治家,與晏嬰、子產齊名。可以看到,季札結交的,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話說季札周遊到晉國,見到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便說道:晉國的精華都在這三家啊!

於是便對叔向預言道:晉國的大政必將歸於三家。並勸說叔向要謹慎小心,避免災禍。

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的大預言家季札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晉國公室,史稱“三家分晉”。而季札早在一百多年前,便已經預見到了。

後記

季札周遊列國,見到三位鼎鼎大名的政治家,輕描淡寫間,就預言了歷史大勢。

倘若晏子、子產、叔向,有一人不聽季札的話,則必將遭遇禍亂,也必然達不到後來的成就和名聲。

寫到這裡,筆者不得不感嘆,季札真乃神人也。春秋百年的歷史,他只在一次旅行期間,便看盡了。春秋數得上的傑出人物,他只用一兩句話,就令其言聽計從。

其實,這世上哪有什麼大預言家,無非是通曉歷史,見諸於今罷了,再加上敏銳的觀察力,才成就了季札這樣的聖賢。

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的大預言家季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