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能否承受消費者退訂需求,是否真的到窮途末路的地步

自從武漢疫情猝不及防的襲擊以來,全國開始戒嚴,提倡不出門、少聚會,打亂了全國所有人的出行步伐,自然就間接的考驗起企業的抗壓抗風險的能力指數。1月14日,亞航在官微上直接大剌剌聲明關於中國往返的行程都可退訂,但好消息沒過多久,卻出爾反爾變成僅僅可退2月15日之前的行程。在廣大消費者看來,這也無可厚非,可以退都已經很好。但令網友易欣沒料到的是,自己行程符合退訂要求,卻只能多次聽亞航官方反饋"請您耐心等待,敬請諒解",這讓易欣非常無奈,雖是如此,她卻積極尋求退訂亞航機票的可行方法。


亞航能否承受消費者退訂需求,是否真的到窮途末路的地步


當然,並不僅僅是消費者求助無門,亞航的中間代理商也面臨退款無門的境地,繼續下去,這意味著代理商可能會血本無歸,更重要的是信譽口碑的滑坡。也有亞航在中國的銷售中間商聲明,受疫情影響,若亞航一直不對消費者的退訂需求做出有效措施,那麼在線旅遊平臺站出來,對消費者作出退訂承諾,來挽回平臺的信譽問題,不至於在關鍵時期,信譽都沒保障。亞航代理商表示夾在用戶投訴和退款支出中間,要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可能會破產。


亞航能否承受消費者退訂需求,是否真的到窮途末路的地步


其實,亞航一直不對消費者的退訂需求做出回應,一直敷衍消費者,也不是無跡可循的。在去年11月,亞航方就曾給代理商發郵件表明亞航不再在飛豬平臺投放產品,引起軒然大波,這無疑會減少代理商的收入,也側面說明亞航長時間未能攻克中國市場,又要憋大招了。亞航早在2005年就入駐中國,企圖在中國大陸分一塊美味的蛋糕,更是以低成本的理念打開市場,但其是外資航空公司,在開拓版圖時註定艱難坎坷。在國人心中,安全擺在第一位,而亞航卻發生多起航空事故,也讓國人選擇乘坐時多一絲疑慮。

亞航能否承受消費者退訂需求,是否真的到窮途末路的地步


亞航早在幾年前的內部經濟就不景氣,亞航方也一直在尋求虧損的解決辦法,但國內低成本的航司已不不知不覺崛起,亞航"人人都能飛"的服務理念已經過時,更不用說春秋航空來勢洶洶,在市場這個大熔爐中與亞航暗中的激烈較量,就連其他航司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由此亞航於2016年就捲入低價戰中,毫無疑問,亞航又損失慘重。現又正逢疫情,亞航致力轉型之路還沒鋪開,就接二連三收到消費者退訂需求,直到現在亞航沒有一個實際有效的措施,廣大網友在網上呼籲亞航口碑賺來不易,需要且行且珍惜。

雖然亞航的未來艱難重重,想要轉型沒轉過來,還單方面背離平臺、拖欠退款,但還是希望亞航方採取補救措施,這樣方能挽回消費者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