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這是女書法家張改琴的楷書作品,寓動於靜,從形式、筆法到佈局都有過人之處,作品自然色澤鮮亮,清新典雅,她的楷書以魏碑為形質,吸納一定的顏楷養料,創作理念以意趣為重,基本上能達到興致所至,不計工拙。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張改琴寫楷書基本以隸書入手,並使用行書筆法,以破刻板之態,以求生動之氣。近年來她在創作中吸取了營養,學習了文徵明、趙孟頫的小楷,吸收爽利、輕靈、峻秀之味以破厚重之感。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1948年9月出生於甘肅省慶陽縣的張改琴如今是當代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之一,她的書法作品靈活自然、雄渾剛健、別具風格。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常委,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科教文體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獲“甘肅省優秀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張改琴女士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書法,一直以來始終堅持往前走,一直堅持邊學習邊思考。在思考中前行,在鑽研中進步,在堅持中歷練,她的從藝之路走的踏實。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非常贊同張改琴女士的一個觀點,她認為,從學養的角度講,書法家應該是一個學者,是知識分子。雖然學問家不一定是書法家,但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很多書家名氣很大,很喜歡寫中國古詩詞,但是提筆就寫錯字,書法再好,作品也會大打折扣,看來平常多學習一下中國最美古詩詞是有必要的,至少不會出現寫錯字的情況。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書法藝術是一個獨立的門類,有其一套完整的法度,法度、學習過程及對書法的認識和把握非常重要。而這一切需要藉助深厚的學養,每一個人對自己藝術的把握、思考都不一樣,但必須以學養來涵養書法,沒有學養的滋養,一個書家的境界是不可能提高的。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張改琴認為寫草書最高境界應該是寫出“靜”,而楷書最高境界是要寫出“動感”,只有感悟到並且達到這樣的書法意趣、境界,才會影響作者的書法境界。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書法藝術是需要不斷追求變化的,定型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禁錮了藝術,一旦形成一種固定的風格,追求藝術的步子可能就慢下來了,思想就不活躍了,對藝術的敏感性有可能也下降了。

中書協顧問張改琴,書法是心性的歷練,書法家一定是飽學之士

這麼多年以來,張改琴女士在追求藝術上從未有絲毫的怠慢或鬆懈,力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讓自己的書法不落入俗套。關注書畫類資訊城市書畫,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