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号召各级团组织做好“六员”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团市委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目标,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出台印发《共青团濮阳市委关于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基层团组织围绕“双胜利”,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动员“青”字号集体助力复工复产工作,重点围绕当好企业复工政策“宣传员”、企业复工诉求“联络员”、企业复工手续“代办员”、企业生产运行“战斗员”、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员”、员工生活保障“服务员”等“六员”,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团省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帮助企业在科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根据我市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业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紧扣防疫指挥部工作要求,聚焦企业复工复产需求,积极参与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现将关于助力我市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工作实施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濮疫情防指〔2020〕41号)文件精神,统筹我市各级团组织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

产各项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围绕政策普及落实,当好企业复工政策“宣传员”

加强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传达和宣传,收集汇总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市县乡三级团干部担当“宣传员”,并通过微信推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广泛集中宣传。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企业复工诉求“联络员”

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了解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的资金、税务、物流等方面问题,通过团组织集中向各级有关部门进行反应,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切实发挥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尤其针对当前复工和即将复工企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在企业团干部或优秀青年当中选拔“人社联络员”,专门负责收集用工信息,联合人社部门整合我市招工信息平台,举办线上招聘会,广泛发布用工信息,市县乡三级团干部负责做好线上宣传、线下动员工作,帮助本地青年就近就便就业。

(三)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当好企业复工手续“代办员”

畅通青企协信息互助共享交流渠道,持续跟进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复产经营状况及发展需求,整合协会内外资源,成立以团干部为主的企业复工“代办员”队伍,主动对接人社、金融、法务、税务等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落实完善复工相关手续,并享受相关政策以及解决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各类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排忧解难。

(四)聚焦重点工程项目,当好企业生产运行“战斗员”

发挥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引领作用,通过各级团组织建立一批青年突击队,广泛开展“战疫情、保运行、抓生产”青春建功活动,确保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平稳有序运行,发挥青年一线职工“战斗员”作用。

(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当好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员”

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前的预案制定,开展防疫宣传、场地消毒、物资发放,按照团干进企业,青年进车间的工作要求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出入检查、体温测量等,指导员工佩戴口罩、单独上岗等,提升企业员工防疫意识,确保落实疫情防控指挥部“四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当好防疫安全生产“监督员”。

(六)关注企业民生需求,当好员工生活保障“服务员”

针对来濮、返濮企业员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组建生活保障青年志愿服务队,发动“饿了么”“美团”外卖小哥等新兴青年群体,对无法解决员工就餐的复工企业提供上门餐饮配送、生活物品代购等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谋划,做好安全保障。各县区各单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推动疫情期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成为全市各级团组织的共同行动。要结合县区工作实际和企业需求,对照方案工作内容找准工作切入点。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要加强安全防护,对志愿者和青年突击队做好安全培训和示范引导。

(二)紧盯形势变化,灵活分类施策。各县区各单位要围绕此项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本地防疫指挥部不断更新的指示精神,加强工作衔接和探索推进。要建立企业信息反馈制度,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动态,适时调整优化工作路径、方法措施。

(三)鼓励务实创新,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区各单位要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共青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典型事例和创新做法。在五四奖章、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青年岗位能手等评优评先项目中向参与此项工作的优秀青年典型倾斜,选树一批在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奋勇争先,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先进典型。

共青团濮阳市委

2020年2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