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山西太原這個省會城市?

沙漏遺愛


山西太原的特點如下:第一,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城市。第二,是一個建國以來所有省會城市中進步最慢的城市。第三,是一個經濟發展幾近崩潰的城市。第四,是一個守舊的裹足不前的城市。第五,是一個看了街坊鄰居都建不好自家院舍的城市。第六,是一個缺乏創新活力的城市。第七,是一個沒有目標方向的城市。第八,是一個有著全世界最糟糕的領導層的城市。第九,是一個始終爬行絕不抬頭的城市。第十,是一個徹頭徹尾沒有戰鬥力的城市。第十一,是一個聚納內鬥高手的城市。第十二,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城市。


我在山的下邊


我是從太原上學,畢業後出去到外地工作的,說說我的看法。

太原這幾年在耿市長大力推動下,城市建設不錯,很有現代化感覺。

感覺太原人比較守舊,思想不開放。很多太原人大學畢業都在外邊發展,不願意回來。

太原又是一個宜居城市,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特色的飯店不少,玩在太原,吃在太原!

但是太原的很多的工廠都倒閉了,例如當年的鍋爐廠,汽輪機廠,醋廠,春筍電視,海棠洗衣機,都沒有生存下來。太原只有煤炭,太鋼,重機廠,富士康,不知道還有什麼。

太原的工資不高,但是太原人好面子,比如孩子結婚,就辦的特別複雜,要辦好幾天,特別排場,外地婚禮就簡單,吃頓飯就可以了。


飛渡48266


太原人傑地靈,但是思想守舊,容易滿足現狀。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太原群山環繞,給人感覺像是一個不世出之英才,而這裡的子民也是如此,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像南方人那樣願意背井離鄉去外地創業、打工的人少之又少。

也正是這樣的特性,讓這座地理位置本身就比較封閉的城市更加難以飛黃騰達。然而想要進步,必須要看得到與別人的差距,並且認識到差距而奮起直追,這才能與時俱進。如果一味地抱有“不論如何我也說我家鄉好,發展再慢我也熱愛她”這樣的心理,那麼這座秀麗的城市就真的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必須民眾改變思維,創業精神與創業思路跟上節奏,通過民營經濟的崛起才能給太原注滿能量。

太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GDP曾經排在中部六省城市第三名,一眾引以為傲的企業馳名華北、華中。但是在90年代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之後,太原的經濟表現反而越來越弱,至2000年前後,幾乎完全是依靠煤炭和鋼鐵來支撐,以至於這樣的經濟結構持續至今。雖然市裡也在大力引進一些企業改變能源經濟的比重,但是效果似乎並不理想。畢竟在與其他大城市的競爭中,太原已經處於劣勢,與人競爭企業資源和人才自然也是處於下風。

有人說山西的能源支援很多省份,卻沒有得到回報,這話其實有些誇張。廉價資源調撥是有的,但是這樣低迴報率的支援為什麼沒有換得其他領域的經濟往來呢?難道真的和經濟思維方式無關嗎?一切都只能歸咎於被動因素嗎?必須要有特別的規劃和重點關照才可以發展嗎?

河南的洛陽,湖北的襄陽、宜昌,湖南的岳陽、常德,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中部地區普通地級市,為什麼可以GDP一路逆轉太原,實現三四千億的規模?因為人家一直在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知道落後就更要通過其他方式改變自己。而且人家這些城市是在鄭州、武漢、長沙這些省會獨大的省份實現的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在省會虹吸效應之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

耿市長來了以後,太原的城建發展突飛猛進,市容市貌大幅改觀,這些都是事實。但是與此同時,大家也應該看看別人的變化,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發展是不是真的夠快。從宏觀角度去長遠的思考一下太原的發展在哪裡,而不是一味的以熱愛家鄉為名義去捆綁這座城市,愛是沒錯的,但不可盲目,每一個太原人通過自己努力和進步的思維去改變這座城市,才是真正的熱愛。


城市發展報告


單從氣候來講,實際上太原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四季分明,冷暖適宜,就與北京來比,夏天比北京涼快,冬天比北京暖和,全年最冷最熱時間也就十天半月長,而且這幾年環保意識的提高,太原常年空氣質量也非常好。

從城市交通來講,太原也是一個交通便利的城市,公交行業好像在全國也是算好的,老人免費乘坐,市民5毛,學生2毛半,現在太原基本上不會出現大的堵車現象,特別是正在修建的地鐵回更為方便的。

從生活成本來講,太原物價相比收入有些高,生活成本高,太原收入全國倒數,但生活成本與北京差不多(除居住成本外),有些甚至高於北京。

從政治環境來講,太原屬於革命老區,政治氣氛濃厚,以講政治走仕途為榮。

從經濟來講,太原沒有好的企業入住,經濟發展落後。


冰蘭琪


太原本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無奈留不住人材!來的盡是些呂梁地區臨縣的人!哎!可悲可嘆!


金絲猴985


千篇一律的市政建設!失去文化特色傳承的蘊含,一味追求無限拓展的發展理念是太原城市發展的共性!

汾河溼地的建設無疑為太原增添了光彩,迎澤公園的擴建以及蘇州園林的複製引進為古老的幷州城增加了亮點。

太原從建國以來一直為能源重化工基地,為國家發展無私貢獻了煤化產品及寶貴資源。可以說太原乃至整個山西可與東北相媲美!是國家的功臣!

奉獻的能源電力資源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國的建設。而留給太原及山西的都是滿目瘡痍,荒蕪塌陷,勤勞又任勞任怨的太原人與山西人近年來努力治理,藍天白雲終於又回到古老的晉陽。

山西不是東西!發展優惠政策總與老區擦肩而過。直至今天太原人均收入仍然很低,產業轉型依舊泛力!整個經濟發展落後於全國。人民生活質量也低於全國平均!

拋去經濟因素,太原是個宜居城市,汾水穿城而過,三面環山。系舟山擋住了冬季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強冷空氣,因為海拔高,夏季的風流動性強。所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今天的太原有將近千年歷史,而古老晉陽建城則有2500年的歷史。春秋時晉候趙簡子,(趙鞅)就開始經營這裡,宋太宗趙光義一把火燒燬了古大原,現在的太原則是潘美在唐明鎮基礎上重建的幷州城。歷史悠久的太原是我可愛的家鄉!復興太原是我的宿願!

2019.12.19.創作于山西太原!











晉A閒雲野鶴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這是簡單介紹太原市,對於一個山西人來說對太原的感情還是不一樣的,首先歷史文化悠久,地廣人少可建設※空間很大 ,其次就是最憋屈的是省會輻射圈太小,南邊運城離西安近,北邊大同離北京近,東邊晉城離鄭州近,有省會的名頭,卻沒有省會的影響。

最後就是經濟體制單一,以重工業為主,沒有一個多元化機制的發展,

但是近幾年的發展還是有目共睹的,躋身二線城市,


殺馬特楊小帥


太原的汾河公園,在市中心找這樣的大美公園,全國也難找,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等有嗎?沒有!這一點得感謝耿市長的決策和規劃。


暢言一下


全國逛一圈,看一看,比一比,情況自明。有人驕傲,因為他對別的省會城市發展不知道。確實可見,這些年太原發展、變化很大,但難於趕上其它好的省會城市以及不少省的地級城市。從城市管理、城市文化、公民素質、道路交通、便民為民等等,差距很大喲!努力再努力,相信太原會更加美好!


山海原味xy


太原始建於春秋末期,又名晉陽。唐朝及五代時期一些帝王因封太原為“北郡”,北漢王朝曾經建都於此,太原因此名遍天下,久享龍城美譽。

太原地勢三面環山,汾河縱貫南北,屬於大陸性氣候,冬季乾冷嚴寒,春季回暖較快,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氣爽,是中國北方四季分明的省會城市。

太原市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擁有眾多煤炭、冶金、化工、機械等領域的全國知名企業。下面我就從與旅遊相關的幾個方面深入的為大家介紹下龍城太原。

一、名勝古蹟:

1、晉祠:中國最早的皇家園林。

2、天龍山石窟:北齊開國皇帝高歡避暑行宮就興建於此。

3、雙塔寺:又稱永祚寺,雙塔已成為太原的標誌。

4、純陽宮:是山西省博物館專題陳列部,主要展出山西省內的陶瓷、青銅、石刻、書法、繪畫等歷史文物。

5、崇善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朱棡為紀念母后所建,寺內建築保存完好,內存大量珍貴文物。

除此之外,太原還有竇大夫祠、大佛寺、傅山碑林公園、晉陽湖等名勝古蹟。

二、特產名吃:

說到山西的吃,大家一定會想到老陳醋,它也被譽為醋中的珍品。另外晉祠大米、清徐葡萄、過油肉、刀削麵、頭腦、莜麵栲栳栳都是太原遠近聞名的特產名吃。

三、歷史名人:

太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有:廉頗、狄仁傑、王昌齡、王之渙、白居易、楊業、羅貫中、傅山等。

四、風俗習慣:

1、寒食節:為紀念春秋名士介子推而設立。

2、鬧元宵:又稱鬧紅火,元宵之夜,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旱船蜿蜒而行,高蹺、竹馬珊珊走動,熱鬧非凡美不勝收。

3、春節吃“扁食”:俗稱吃餃子,整個過年期間,“扁食”都是太原人的主要食品。

五、戲曲藝術:

山西地區的戲曲主要以晉劇為主,除此之外還有蓮花落、碗碗腔、太原鐵棍等民間表現藝術。

綜上所述就是我眼中的太原古城,雖然它在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中並不突出,但他悠久的歷史,厚重的積澱,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熱愛。我也相信太原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