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信陽人不會說河南話?

信陽申城三哥


根本就不懂歷史,為什麼信陽人說的是江西南昌九江話?因為明末清初的時候,信阻這片的人經過戰亂都死絕啦,後來從江西、麻城這邊大量的遷徙人口到信陽這邊來,明末的時候信陽屬於汝南郡。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又把那個浙江湖州安微宣城這一片的人殺完掉了,又把信陽光山羅山這一片的人遷徙到長興、安吉、廣德等地,你現在到安吉、廣德這一片問問他們當地人,他們自己都說他們的先祖是從河南信陽這一片遷過來的,你聽他們的方言,就跟河南光山、羅山方言是一模一樣的。


用戶5153197576756


這個問題我大概給你解答一下。我按照信陽話。大概整體跟你說。因為信陽話跟信陽話也不一樣。信陽話以不太正宗的河南口音。但是又有一點河南口音。說的方言基本上不跟河南搭邊。但是又有一小部分方言是跟河南方言一樣的。像這樣的話。就叫信陽話,還有固始話是有河南口音,但是固始話的河南口音跟鄭州,許昌,平頂山,新鄉,南陽,漯河,洛陽,濮陽,鶴壁,濟源,三門峽,焦作,是完全不一樣的,只是周口部分地方,商丘部分地方,駐馬店部分地方,口音稍微跟固始有點接近,但是她們要跟我們固始聊老家話,還是有明顯的區別,還有固始方言有一小部分是跟河南話一樣的,但還有一大部分是信埠方言,是指整個信陽地區,安徽蚌埠一小部分方言,安徽金寨六安百分之四十方言,安徽葉集百分九十多方言,因為我們固始話無論口音還是方言,百分之九十五的跟葉集一樣,能聽懂葉集話基本上就能聽懂固始話,還有固始口音雖然是中官口音,但是口音跟地域也有關係,你離哪個地方近,那個地方的口音就佔一大半,但是固始三面都被安徽大別山包圍著。中官口音又帶明顯的江淮口音


用戶5366737525910


信陽在近幾百年來發生過多次人口遷徙

首先在清朝初期,就有很多江西、湖北的人移民到信陽一帶。古代有湖廣填四川,江西填湖廣的說法,其實它們並不是在同一個時期發生的,其中湖廣填四川就發生在清初。明朝末年,在經過李自成、滿清入關等戰亂後,信陽一帶人口銳減,而南方相對安定,於是便有部分的江西、湖北人北上遷入到信陽的潢川、光山等地。

太平天國控制區:
<strong>

再者在清末太平天國運動中,太湖周邊成為了主戰場,多年戰亂後人口銳減,於是在清同治年間,便有大批的信陽羅山、潢川、光山人遷往浙江的長興一帶,至今在浙江長興還能經常聽見信陽話,但這與此時信陽本地方言的形成並無關係,是信陽方言的延續。

長興縣的位置:
<strong>

信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使得方言很難改變

豫中、豫北、豫東、豫西的很多人基本是聽不懂信陽方言的,不僅如此,曾經一位新縣的告訴我,他們鄰縣之間的說話可能也聽不懂。信陽地處河南最南端,面積廣大,本身就靠近湖北等地,再者境內南部多山,過去交通也不便,因此方言很難受到河南大部分地區的影響,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方言獨具特點也是很正常的。

信陽是河南一顆璀璨的明珠:
<strong>

總之,信陽話依然是河南方言的一種,河南大部分的地區方言同屬中原官話,雖略有不同,但整體上差別並不大。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strong>


河南這些事兒


地方的方言,只存在好懂與不好懂,不存在好聽或者不好聽。比如信陽話70%,語調是中原的,語音是荊蠻的和贛北的。好比唱歌,信陽人唱的歌譜(四聲)是鄭州的,而歌詞(四呼)卻是武漢的……。羅山、新縣及溮河區南部基本上是“天津”語調,而羅山大部是武漢語音。羅山南部、新縣及溮河區南部則是贛北語音。光山全部及息縣、商城南部則是“東北”語調,贛北語音。方言區的劃分是根據語調而不是根據語音劃分,更不是根據流域或行政區劃分。從這個意義上講信陽屬於中國北方方言華北東北次方言區,而語音以贛北、武漢居多,南北過度帶特徵非常明顯。把信陽話定位中原官話信蚌片是不全面的。把信陽方言定位江淮官話,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不懂裝懂。還有很多學者把信陽方言的產生歸於人口流動,殊不知人口的流動,只能在語音上產生變化,而在語調上卻沒有明顯變化。這是因為語音的變化是活躍的,而語調的變化,則是相對固定的。例如“雙”“村莊”“去”“做”“創”等等,上海和信陽在語音上完全一致,分別念做“桑“岑贓”“氣”“奏”“cang”等等。但是上海和信陽因為語調不一致,而分別為北方方言區和吳方言區。


申城大南門


信陽話屬於南方口音。。過了淮河屬於北方口音。。本人認為信陽話特別特別特別難聽,因為自己一直講的是北方方言。。。南方口音都是鳥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用戶6784870494269


信陽也是河南唯一的一個每個縣口音都不一樣,有河南口音有安徽口音有湖北口音,我們潢川這邊就是安徽口音,潢川前身是光州市,聽說明末清初被李自成屠了三次城,現在的潢川人都是江西遷過來的


用戶4417487217799


你這樣問就不恰當。河南是一個地域寬廣的大省,人口眾多,南北跨度大。受歷史及文化差異,說話方式,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

應該說信陽話也是河南話的一種。說實話就是信陽本地人,真要去各個縣鄉里面誰也不能說都能聽懂在說啥。

十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這在以前還真不是說說的。只不過普通話的普及,現在說話溝通比較以前容易很多,但帶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話也算是新的特色了。


地麥芽


信陽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自古以來屬於南方,不同的縣區說話口音有明顯差別,淮河以北口音接近俗話說的河南話(標準的河南話是以鄭州附近來界定的)。淮河以南口音接近南方地區(湖北或安徽)。信陽是一個三省交界的地區,古往今來南來北往的在信陽定居的有很多,所以信陽人口音比較雜。一般我們信陽人都能通過口音判斷出說話的是哪個縣區的人。


用戶952741196613


我為什麼要說河南話?河南話太土不好聽,還是我們信陽市說話好聽。


李濤信陽


河南話中包括信陽話,別老不把自己當成河南人。我是信陽人,在外幾十年,本地人也不認為我是外省人!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建議以後別提這個沒意義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