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十萬買了一個基金,你是希望每天收益十幾塊,一直收三十年;還是十年後收到十萬?

餘生皆皆假期


“經濟”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用得好的時候“複利的威力很大”,但有時候“小錢真不抵用”!

所以,對於提問假設的情況,到底怎樣收取划算,我換個角度理解為:

“你花10萬買了一個基金,如果10年的收益能有10萬元,你是願意每個交易日平攤還是願意10年後一次收10萬?”


回答之前我先說一下一個朋友這幾年的情況。

朋友是經營中高檔文化用品的,市場的行情大家也看到了,持續低迷。朋友店裡的貨都是比較好的,因為銷售慘淡所以最近2年也沒有購進新的貨源了,只是在市場有一搭沒一搭地咬著牙在堅持,偶爾連續3天一分錢沒賣出也出現過。

這樣的情況經過2年多到現在的局面是:店裡的東西倒也賣出了幾十萬,結果卻是債務比以前反而增加了。


回到開始的問題。

複利能被利用的前提是:“本”每一次產生的“利”一定要確保被積攢、累加到“本”上

提問中的“可選項”,實際就是收益“分散收取”與“集中收取”的區別。

複利的威力連財大氣粗的巴菲特都讚歎,可見這小傢伙是多麼的“可愛”;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相對於“本”來說,理財每次產生的“利”都是非常“輕微”的,越是安全的方式,利則越“微”,有不少的投資項都是每一個單位週期產生的“利”,其金額都達不到“併入本金”的門檻。

因此,針對日常理財中的收益 ,如果能確保每天(每個交易日)獲得的利,能夠被積攢起來循環投入或者重新充當投資本金,那麼,在差不多收益率的情況下,選取每天收取優於一次給付。否則的話,就像開始我說的朋友生意那樣,幾年過去,貨賣掉了,錢也沒見著,隔壁老大媽也常說“100塊錢破開一會兒就沒了”。

對應到這個問題,極有可能是,儘管每天都有十幾元給你,但10年過去,收益的錢一分也沒存下來。

每天收益十幾塊與十年後收到十萬對比

現在就來具體計算一下。

全年52周,每週7天,全年法定節假日11天,那麼得出交易天數為52*7-11=249天。

  • 10年後一次獲得收益的情況下,10年10萬元的日收益=40.16元,年收益率10年10萬粗略看待就算10%。

  • 按日獲取收益:按每天15元計算,每年249個交易日=3735元。年收益率3.735%,遠低於10%。
  • 那麼滿一年收益併入本金,將複利計算進去,30年收益如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30年總收益才11.87萬元

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選10年一次收取!!!

複利再偉大,當遇到日收益40元和15元的區別時,也是毫無招架之力的!人家10年完成的收益,你必須近26年才能完成哦。況且還得忍住平時不把多餘的錢拿出來


友情提示:基金形象地比喻一下,是一種專業抱團的多品種操作“資金狼群”。基金品種的不同決定了他們收益穩定性的程度,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的情況來說,都不會出現提問問題中的那種“穩如泰山”的狀況。因此,如收到理財高大上營銷信息時,應從專業角度分析其內容的“真實可行性”,以避免不法分子打著正規的幌子做行騙的勾當。


檀紙間


我們先計算一下收益率,然後再考慮一下大眾的投資心理。

01

每天收十幾元,我們就假設每天大約15元吧,一年365天,也就是一年有500多元。這樣算下來的年化收益率是5.5%。

02

10年之後一次收10萬,也就是說10年翻一倍。按照72法則,計算下來的年化收益率大約7%。

03

計算完收益率,我們考慮一下大多數人的投資理財心理。相信大部分人選擇第1種方式。

雖然從收益率的角度來說,第2種的更高,但是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說,第1種的更方便。

而且第1種,類似於早期的餘額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每天可以看到收益。

而且很多人會覺得,第2種方式最大的問題是喪失了流動性。萬一中途要用錢,這幾個錢拿不回來。或者拿了回來,就損失了10年後的10萬收益。

04

但是從真正的投資理財的角度來說,推薦第2種方式。

我們用流動性換真正的收益。

而第1種方式,雖然收穫了流動性,但幾乎喪失了收益。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想象一下,假如你有10萬整數的錢放在一個投資基金裡,然後每天可以拿十幾元零頭。

就算你強忍著一個月兩個月,不動用這些利息,也不過是積累了幾百元而已。

總有一天你會覺得這個錢太少,還不如吃一餐飯,買一樣小東西。

所以可以很確定,所產生的利息,會被用掉。換句話來說,沒辦法享受複利。那麼在10年之後,你的10萬本金很有可能還是10萬。你只不過享受了可以經常花的利息。

而第2種方式,中途你看不到錢,卻在10年期滿的時候一次過拿到了20萬,連本帶利。

如果我們算單利,10萬的利息平均每年1萬,也就是說單利達到10%。而計算複利的話,也能達到7%。這都要歸功於,在這10年裡面,你不能動用這些錢。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十萬基金每天哪隻區區十幾塊?怎麼想的?我這是500塊小玩,每天的收益。



猴說啥都有理


收益的後者更高,基金更適合長期定投!



刀客有夢想


投資基金,每天收益十幾塊?一直收三十年?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對基金非常不瞭解才會說出的問題!

基金,主要類型分為指數型基金和行業基金以及混合股票型基金。從基金投資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基金內持有的股票組合來回避單一持股的個股風險,享受市場平均漲幅和指數漲幅,或者行業或者主題在階段的漲幅。

而投資基金的最大劣勢,就是不能頻繁短線交易,以及受制於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和操作判斷。並且基金普遍存在“一拖多”現象,即一個基金經理同時操盤很多隻基金的現象,以及基金並非以“盈利後提取管理費”而是“通過管理的資產規模提取管理費”。並且基金存在“考核期太短”,每季度,每年進行基金排名戰必然要影響基金的獨立和專注的總體策略,而更多地圍繞“博弈”和“排名競賽”。

題主這個問題,本身對基金極度缺乏認知,基金並非完全是“餘額寶”類型的貨幣基金,每天有收益,持續三十年,本身基金存在“淨值”漲跌風險。並非持續和永遠在上漲。

最後,需要奉勸題主的是,投資基金,需要立足於長遠,立足於基金經理個人長期業績作為判斷基礎,基金需要嚴格對比“業績基準”和與市場指數或者主題行業指數的同向波動能力。

如果沒有基本的風險意識,尤其是題主所言“每天收益十幾塊”這種思維非常可怕,完全沒有風險和波動的概念(除非題主表述不準確,他所謂的基金是貨幣基金或者類似餘額寶),買入基金如果是為了“每天”和“十幾塊收益”,那就是完全不適合買入和持有基金了。我個人看法是,買入基金是為了:

第一,投資於某個基金品牌和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

第二,投資基金是為了長期看好和分享宏觀經濟的增長和某個主題行業的長期增長。

第三,買基金要有一定的“波段概念”,如果某個行業主題一年內持續超額收益,幅度超過歷史平均標準差一倍以上,需要考慮是否過熱而兌現基金投資收益。


屠龍刀fei0598


投資基金沒有賺錢的,都會一點一點慢慢的慢慢的被基金公司偷吃完的,根本賺不到錢只會被偷吃完。


悅哥5


假如我花10萬買了一個基金,我個人是希望十年收到十萬,而不會選擇希望每年收益十幾元一直到三十年,下面說說我選擇的真正原因。

(1)從收益上來算一筆賬目,10萬元購買基金,每年十幾元,就是你每天有19元收入,10年總收益為:19元*365天*10年=69350元,按照這種每天收益十幾元10年後只有不足7萬元,30年的話總收益為21萬元左右。但是這個10年收到10萬,以後還有20年時間,再度用這20萬繼續理財錢生錢,按照年利率5%計算,20萬之後20年之後總收益率為:20萬*5%*20年=20萬元,按照這種30年後總資產高達40萬元,而選擇每天收益十幾元的話30年後總資產只有30多萬,顯然還是十年後收到十萬比較划算。

(2)從資金使用率來分析,假如選擇每天收益十幾塊,一直收三十年的方案,這10萬資金就整整被鎖定30年,這筆資金完全已經被凍住,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假如選擇後者十年後收到十萬,十年之後受到10萬元,我還可以把這筆資金流動起來,可以選擇其他理財,這樣的話資金流動性強,可以選擇比這種方法錢生錢的方法。

(3)從風險角度來考慮,畢竟基金是屬於理財產品,基金是有風險存在的,對於未來長達30年的時間,未知因素太多了。誰都不知明天事,說不定30年之後連這家基金都找不到,到時候別說每年有十幾元收入,就是連本金10萬元本金都打水漂了。所以從安全角度來講,理財時間適當就好,不建議太長時間了,時間越長承擔的風險就越大,這也是我選擇10年後收到10萬元的真正原因。

綜合以上這三大原因就是我花十萬買了一個基金,選擇十年後收到十萬的真正原因,而我並不會選擇希望每天收益十幾塊,一直收三十年。


老金財經


投資的世界裡部分的散戶都無法接受慢慢變富的現實,所以說,大部分的人一定是喜歡每天看到有收益的,因為這樣帶來的滿足感才最強。

但是投資者則不同,他們知道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急於要求回報,播種更收穫本來就不是在同一個季節!

能夠忍受一個小時拿工資的人,那是鐘點工;

能夠忍受一天拿工資的人,那是工地上的工人;

能夠忍受一個月拿工資的人,那是員工;

能夠忍受一年拿回報的人,那是職業經理人;

能夠忍受3-5年拿回報的人,那是投資者;

能夠忍受15-30年拿回報的人,是企業家;

能夠忍受一輩子不拿回報的人,那是你的父母!

而大部分的人所犯的錯誤就是,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而用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你說,你買一個基金,想要每天收益十幾塊,你是工人嗎?不是!

你做的是什麼?做的是駝子,所以做投資你就得忍受3-5年後見效果。想要每天都獲得收益的理財方式,只有定存。這樣才能夠無風險,每天看到收益,但是同樣的,收益的幅度也是非常低的。

如果你做的是升值類的基金投資,那麼還是要懂得放長線釣大魚!

最後,從你的問題來看, 10萬買了一個基金,10年後收到10萬,其實,你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可以達到接近7%,非常不錯。

而你每天收十幾塊,一直收30年,那麼你的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呢?

第一種情況,10元30年,就是10x30x365=109500元,明顯沒有10年收到10萬划算。

第二種情況,10元30年,就是19x30x365=20.8萬元,顯然也是沒有10年收到10萬元划算的。

所以,我認為一定是10年收到10萬更好,並且十年後你有了20萬,再去做這樣的基金,又一個10年後,你就有了40萬,再循環一個10年,就是80萬。遠遠比30年的109500和20.8萬元要多得多哦!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背後的真正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大家好,我是“藉藉技巧”,作為銀行從業人員和《基金定投:百萬富翁生產線》一書的作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較為合適。

首先,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在同等時間下,“10年後一次性收益10萬”的方式是更為划算的。因為10萬元10年之後收益翻番,其複利收益率是7%,要高於“每天收益十幾塊”的方式。

第二,從對資金的需求方式來看,每天收益十幾元,更能滿足當下的生活開支。因此,這種方式,適合需要日常生活費的人。而對於不需要資金流動性和日常開支需求的人來說,“10年後一次性收益10萬”的方式是更為划算。

第三,從財富積累的角度來分析,每天收益十幾元,一般都會花銷掉,所以不利於財富的積累。10萬元,30年後,可能能剩下的,亦然是本金30萬元。但“10年後一次性收益10萬”的方式,則能存下10萬元的收益。

最後,祝朋友們基金投資收益越來越好!也請關注我,獲取更多的財經知識!


藉藉技巧


不請自來。如果是我,我選擇後者,投資十萬十年後可以得到十萬的收益。

首先有個問題需要注意,基金並不是保本保收益的。許多理財新人都被餘額寶慣壞,以為基金都是包賺的。然而基金並不是只有貨幣基金,還有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基金等等,股票基金虧起來也是會讓人肉痛的,即使是貨幣基金也存在虧損的可能性,不過還未曾發生過而已。

那麼我們來比較下這兩種情況吧:

01收益比較

第一種投資十萬基金,每天收益十幾塊,這無疑是一種類似餘額寶一樣的貨幣基金,但是以目前餘額寶的收益率很難達到一天一元。而第二種投資十萬十年後獲得十萬收益,年化收益率7.2%,這個收益還是不錯,現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過4%左右。

十萬的基金每天收益十幾元,按一天10元來計算,一年3650元,十年就是36500元;按一天19元計算,一年6935元,十年69350元。可以看到,第一種情況的收益十年後是達不到十萬元的,而後者不論是落袋為安還是再投資都優於第一種。

02週期比較

如果把房貸也看成一種投資,一般人做過時間最長的投資恐怕就是買房,即便如此,很多人一有錢就會選擇提前還款。

三十年時間太長,很少人會做這麼長線的投資,短則三五個月,長不過五年。因為未來的風險無法預計,誰也不知道將來什麼時候將要動用這筆錢。除了收益,流動性也是人們投資時考量的重要指標,不能變現都是紙面財富。硬要選擇的話,我也會選擇時間較短的第二種方案。

03通貨膨脹

如果在考慮通貨膨脹的話,2018年CPI指數為3.13%,即便未來通脹預期上升,我們以年均5%的通脹率來計算,30年後通貨膨脹了4倍。按這麼計算,30年後10萬貶值了4倍,相當於如今的2.5萬。

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錢生錢的目的還是要花掉,如果不花只能看它貶值,從這個角度考慮也應該選擇第二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