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百強縣”規上工業企業接近全面復工

“前幾天統計的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到今天就是約等於100%。”

2月22日,鎮江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一位成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隨著各項政策的快速落實到位,當前企業復工率每天的增幅都較大。

規上工業是江蘇經濟的核心。到目前為止,江蘇擁有規上工業企業4.6萬多家,是全國製造業第一大省,規模和利潤近些年保持全國第一,對省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左右,營收過億企業超2萬家。

按江蘇省工信廳數據,截至2月20日,省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3.8萬家,復工面85%;復工人數444萬人,佔正常用工數的59%。13個設區市中,無錫、蘇州、鎮江、宿遷、南通、常州、南京7個市復工面超過90%,其中處於領先地位的鎮江達到93.5%。

2月22日,崑山、江陰、太倉、張家港、常熟等多個蘇南地區的百強縣(市)和工業經濟大縣的發改、工信部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除個別企業特殊情況外,當前規上工業復工率已近乎達到100%。

全國工業經濟第一大縣江陰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17:00,江陰新增復工企業數量為979家,已復工企業數累計4872家(包含春節期間連續生產企業及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復工企業員工數為246188人(較2月20日增20963人)。其中,全市規上企業已復工1812家(176174人),復工率為99%。

所謂特殊情況和“約等於”怎樣理解?

某工業經濟大縣(市、區)政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億元企業”榜單中,只有一家企業尚未完全復工,其原因是“外地員工佔比超過8成”,因此短期集中返崗有不小的難度。另有某百強縣的案例是,規上工業中僅一家企業認為當前主營產品“市場不景氣”,因此董事會決定“暫不申請復工”。

不過,當地開發區管委會人士表示,已由疫情指揮部統一協調了大巴車在外地多個主要交通點接員工返回。“已接近醫學觀察期的尾聲,很快就能解除。”

事實上,按照江蘇企業復工復產監測制度,除有連續性生產線的企業外,最先實現生產的是省重點調度的95家防控物資生產企業以及200家左右原材料、設備和其他配套企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