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硬核”科技力量與疫情賽跑 姑蘇防控跑出“加速度”

“姑蘇區城管大隊正在巡邏防控疫情,廣場正門口有一群人正在聚集,請及時疏離!”2月17日上午,幾名男子在蘇州古胥門廣場外聊天,忽然上空傳來一句話,抬頭一看,原來是一架無人機在頭頂盤旋“喊話”,他們趕緊分散開來。記者瞭解到,這是蘇州姑蘇區城管委聯合各街道啟用的高科技智能化遠程管控手段,主要針對古城公共空間,人員集聚、不戴口罩等各類違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行為。隨著疫情防控到了關鍵階段,姑蘇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與各街道、社區高效通聯,提高網格化管控實效,加快地毯式排查速度,為可續防治注入“硬核”科技力量,提供堅強保障。

注入“硬核”科技力量与疫情赛跑 姑苏防控跑出“加速度”

居民掃碼登記

掃描識別、軌跡查詢,加快小區門崗通行速度

2月18日晚,在彩香一村南區社區的防疫宣傳引導站,社工嚴格核查進入小區人員的身份和出行情況,一戶居民自駕從安徽返蘇,經二維碼查詢行動軌跡顯示,他們從疫情重點區域安徽阜陽返蘇,防疫工作人員隨即聯繫彩香一村南區社區,目前該戶居民正在居家隔離觀察。

隨著復工復業高峰的來臨,密集的人口流動為小區、卡口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姑蘇區各街道逐步採用二維碼掃描的方式,在卡口處進行首次登記的信息採集,以及人員軌跡的查詢,加快小區門崗通行速度。通過掃碼和圖像識別的方式,門崗工作人員可無接觸迅速收集進入人員從何地來蘇、返蘇日期、當前體溫、車牌號,甚至近30日內手機漫遊地區等重要信息,以便進一步排查返蘇人員涉及疫情重點地區情況。

注入“硬核”科技力量与疫情赛跑 姑苏防控跑出“加速度”

街道網格化聯動分中心

“沒有疫情查詢助手前,可能有的人會隱瞞個人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現在,通過軌跡查詢,可以提供比較準確的信息,對我們在‘人防’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彩香一村南社區黨委書記吳麗芬說。

智能外呼語音系統,提升精準排查能力

“你好,我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機器人,佔用您一分鐘的時間,做個調查?請問您1月10日以後是否去過武漢或浙江……”電話這頭,發問的不是社區工作人員,而是一種採用了智能外呼技術的語音系統。據瞭解,智能語音外呼技術是基於語音識別技術的自動呼叫工具,替代人力自動呼叫轄區常住人口電話,與對方進行多輪交互式會話,收集和確認身份信息、近期活動區域、近期接觸人群、近期身體狀況等信息。確認完信息後,會自動對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快速反饋統計結果。這樣一來,社區信息收集變得更快、更高效,人員普查工作變得快速、精準。

據悉,平江、金閶、雙塔、吳門橋街道前期已創新採用智能語音外呼方式大幅提升人員排查效率,並配合網格化管理手段,對排查發現的異常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二次核實,提升精準排查能力。

注入“硬核”科技力量与疫情赛跑 姑苏防控跑出“加速度”

安裝智能門磁技術實時監測居家隔離情況

運用智能門磁技術實時監測,助推居家留觀管控快、準、實

隨著近期大市範圍內疫情管控措施、對象和要求的進一步具體化,姑蘇區聯動中心利用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電腦端和網格通終端,開發了“姑蘇區隔離觀察工作平臺”,方便社區網格員對居家觀察對象信息採集、電話跟訪、問詢身體狀況、記錄關懷服務和監督情況,錄入信息實時上傳街道聯動分中心,便於街道精準掌握每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現狀以及網格員跟蹤服務情況。聯動中心對各街道的工作進展、留觀數據等可實時查看、彙總和統計,真正形成區、街道、社區、網格的工作閉環。

此外,各街道還運用智能門磁技術,實現對重點人員的精準監管。“原來我們每天要巡查很多次,但人力巡查無法實現實時監管,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出門了我們也可能不知曉,現一有動靜,我們可以第一時間知曉,” 雙塔街道網師巷社區網格員劉利敏說。據悉,智能門磁技術是安裝在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房門上的物聯感知設備,集開門提示、觸發警告、遠程監測為一體,為網格員提供監控預警,可實時瞭解居家觀察人員開關門狀態並提供數據分析,在後臺形成一鍵警告,並通過短信或語音實時推送到網格通終端上。

注入“硬核”科技力量与疫情赛跑 姑苏防控跑出“加速度”

智能語音外呼系統

“第三隻眼”管控公共場所,讓違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行為無處遁形

“防範新型冠狀病毒,一定要勤洗手、少揉眼、多通風;一定要佩戴口罩,並且定點丟棄。”日前,姑蘇區城管大隊正在用無人機廣播勸導路上的行人注意防疫,飛在空中的無人機成了移動的路口大喇叭。

近日,姑蘇區城管委聯合各街道動用無人機、4G無線視頻監控等高科技手段,以“視頻監控發現、廣播系統勸導、人員到場處置”的方式,在環古城步道、石路商圈、觀前商圈、古胥門廣場、開放式公園、小遊園、平江路、山塘街等公共空間,發揮科技信息化優勢,對人員集聚、不戴口罩等各類違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行為,加強智能化遠程管控,從而有效減少交叉感染的幾率,全方位阻擊疫情傳播。

接下來,姑蘇區還將圍繞當前社區防控重點任務和今後社會治理需求,遵循“現在有效,今後有用”的原則,在建立姑蘇市民線上登記平臺、設立紅外體溫監測與身份證查驗設備、開發車輛識別登記APP、打通返蘇人員數據通道等方面深入探討,為當前疫情防控及今後社會治理和網格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撐。這些在防疫特殊時期發揮獨特價值的科技手段,日後都將納入到姑蘇區網格化管理系統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通訊員 吳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