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覺得市場賣的豬肉沒以前好吃,只有農民自己殺的豬才香,這是為啥?

少三番


這個問題只有一個原因,吃生飼料和吃熟飼料的區別,農村養豬不管是什麼飼料一般都是煮熟了給豬吃,(以前還認為是品種和養的時間問題、但不是、我有一親戚每年同樣是在市場上買的小豬,10多斤養5一6個多月也能殺200多斤肉)肉特別好吃,現在有些超市賣的土豬肉多數都是吃泔水豬,這些泔水都是養豬的從各食堂和飯店收來以後再通過煮了再給豬吃,但是肉確實要比吃生飼料的好吃。


無名先生123


這個問我看後就來聊幾句,我從鄉下來到城市幾年了,天天去農貿市場買菜,稱肉,回家做生活,要說豬肉的香味為什麼沒有自產自銷的豬肉香,這是我幾年來想說的事,我也辦個養殖場,為什麼沒有贏錢,這幾年來我才找出真正的原因,我辦養殖場養豬是三步走,一是仔豬進欄時段的飼養至五十斤左右,二是拖架子到一百二十斤以上,三是催肥。分三步要近一年時間,各段的飼料切然不同,特別是一,二步都以放養,青飼料為主,三步才是圈養為主,飼料以紅薯,玉米,穀糠,土豆,黃豆,油菜餅等飼料飼養,育肥的豬肉,吃的那味真正是香,肯定贏不錢。現在養豬不同了,一步完成出欄肥豬,仔豬進欄起到出肥豬,全是精飼養料,五個月可出欄肥豬,這種養殖方法肯定贏錢,但要講豬肉的味肯定差遠了,誰會去做虧本的事,豬的出欄價格都相差無幾,誰又去按老方法養殖,要想回到豬肉本身的原味難了,要想吃到豬肉原來那味,只有自已養兩頭豬,也才知養豬的辛苦,辛苦了,就知道香的來源。


雨過天晴10474


我家是農村殺豬的,這個我還是比較有話語權的,最近豬肉上漲得非常厲害,非洲豬瘟波及很廣,我們隔壁幾個鎮都出現了豬瘟,一旦出現,周圍一公里的豬,全部處理,不準出售,近期也不準養豬。話說現在那麼貴,哪裡還管好不好吃啊😱。

以前的豬肉,大多是從鄉底下農民手裡收集上來的豬,由屠夫拉到城市裡面的屠宰場,再由城市裡面的屠夫,拉到集市裡面賣,所以你會發現,往往城市裡面的肉比農村的貴。

以前農村裡面的肉大多是用農民自家的玉米,糠喂的,很少用飼料,因為他們覺得自家地裡面產的便宜,不要錢,去買飼料,貴。所以情願用自家的糧食喂。

現在很多農民為了豬長的快,也開始用飼料了,不過都是搭配到來的,不會全用飼料,而且現在農村裡面的基本都剩下老人了,養豬的不多了,所以拉到城市裡面的也少了,城市裡面的大多是養殖場的豬,他們的豬基本都是3個月就出欄了,全是飼料喂出來的,所以很難吃。


詼諧小學生


那能一樣嗎,首先在農村養一頭二三百斤的豬,怎麼樣都要養一年多,就算小點的也是養一年以上,沒有養到一年,豬肯定是不會賣的。城裡賣的豬肉,都是五個月到六個月就賣了,有的還不到五個月就賣了,再說吃的東西也不一樣呀,城裡賣的豬肉都是吃飼料長大的,有的飼料裡面還摻了激素,所以說有的豬四五個月就能出欄,那麼農村自家養的豬都是吃青菜煮大米長大的,那能比嗎?

我家也是農村,以前農村每家都會養幾頭豬,並且每家都會種上很多的蔬菜,紅薯,還白蘿蔔,反正每個季節都會種上不同的菜,並且一種就是好多,都是為家裡養的豬準備的。記得以前我家每年都會養幾頭豬,以前農村的事也比較多,哥哥姐姐都要忙田裡的農活,於是家裡割豬菜的活就落在我身上,每天下午四五點,我就要挑著籃子去地裡把第二天的豬菜割回來,然後把菜剁成碎,第二天早上我媽就會放點大米和豬菜一起煮,然後拿去餵豬,等到差不多中午,就會把豬趕出去活動,順便豬還可以在外面找點東西吃。

所以說城裡賣的豬肯定是和農村的豬肉沒法比的,那種養殖的豬,除了吃飼料。還是飼料,農村的豬可就不一樣了,什麼青菜,蘿蔔,紅薯還有紅薯梗,有時候還去田裡挖野菜給豬吃,再說農村養的豬每天都要趕出去外面活動,因為長期活動的豬長出來的肉,吃起來比較有彈性,口感非常的香。那麼養殖場的豬整天都是關在豬圈跟本沒有活動的空間,吃飽就睡在那裡,所以養殖場養的豬肉都是松的,沒有彈性,並且吃起來沒什麼肉味。

確實現在市場上買的豬肉是越來越沒什麼肉味,有時候買回來的豬肉,放在鍋裡一炒,就會出好多的水,肉才一點點,其實現在大家都知道,一般在市場上買的豬肉,裡面都會注射水的,有些不良商販為了增加重量,多賺錢,就會往豬肉裡面注水。而農村自己家裡養的豬是不可能會注射水的,別說是注水拉,就連沾水都不會,因為自家養的豬,一般在殺好之後,經過處理,就直接拉出去賣,不過一般農村自家養的豬,很少會有拉市場賣的,一般豬還沒殺之前,就已經被人家定了,有的時候自己留著吃的都會被鄰居買走。


所以說,農村自家養的豬和城裡賣的豬肉口感是沒辦法比的,品質都不在一個層面上,大家說對不對?


農村泉水有點甜


昨晚我媽還做了豬肉燉酸菜呢,我媽說,雖然豬肉現在漲價的嚴重,但是我們過日子也不要太過於拮据了,該吃還得吃。不過我和我爸都覺得市場買來的豬肉吃著確實是不那麼香了,還是農村自己家殺的豬肉吃著才香。


我想,這種看法應該不只有我家這麼認為吧,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感受,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感覺呢?高老慢覺得,是有原因的。

1、生活條件比以前更好,口味也更刁鑽了

以前在農村,平時也吃不著豬肉,也就過年的時候村裡殺個豬大家分一分,那時候條件不好,也沒啥好吃的東西,所以吃什麼都好吃,那吃一頓豬肉真的就是過大年才能吃得著,所以就感覺格外的香。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好吃的想吃隨時都能吃,超市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在供應,想吃就吃,種類也越來越多,所以人的口味更刁鑽了,經常吃豬肉,就不感覺那麼香了。

2、激素、飼料、安眠藥催長

客觀來說,老百姓能把豬肉分成笨豬肉和肉食豬肉,笨雞和肉食雞,這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以前農村養豬,養雞就是家裡自己家養著吃肉,那時候也不喂飼料,也沒有激素,所以豬的生長都是純天然的,從小豬到大豬,有很長的一個生長週期,短則二年,多則三四年,所以這豬經過充分的運動,循序漸進的營養吸收和成長,所以那時候的豬肉確實很香。


現在給豬吃的東西都摻雜飼料,激素還有的為了讓豬能“懶”一些多長肉,都在豬食裡放安眠藥,豬吃完睡覺胖的快。所以現在的豬肉確實不如農村那種豬肉香。

3、為了快速出欄,天天使勁喂

這是最近幾個月豬肉大漲之後,我看到的景象,不管農村還是養殖場,大家看到豬肉價格這麼高,為了多賣錢就想盡辦法讓豬快速出欄,原來餵豬也就白天餵食,現在可好,半夜也起來把豬叫起來吃食,不是有句話嘛,叫做馬無夜草不肥,豬不也一樣嘛,半夜喂一頓,吃完睡覺,肯定長肉快啊。


現在的豬,喂的快的,兩三個月就能喂大出欄,正常應該一年長大的豬,兩三個月就出欄,你們猜猜這豬肉能好吃嗎?


高老慢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來自雲南偏遠山區的一位姑娘,現在回到了老家,我來說說的我的體驗吧,城裡面市場的豬肉基本95%都是用飼料吹出來的,像這樣的豬肉不僅不好吃,而且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只有像我們農村自己家養的豬,重來不喂飼料的味道也香,吃了對身體也沒啥副作用。所以呢還是覺得在農村好,啥都是原生態。




雲村姚妹


大家有沒有覺得市場上的豬肉沒以前好吃,只有農民自己殺的豬才香,這是為啥?我是農村長大,小的時候家裡也餵過豬。對於這個問題我有有以下幾個見解:

第一,時間。以前自己家養的豬大多是養一年,甚至兩年。現在的豬從出生到出欄一般只需4、5個月的時間。

第二,食料。以前自己家養的豬,都是喂的純糧食或是蔬菜、蘿蔔、野菜等,沒有任何添加劑之類的東西。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放了學,媽媽就會讓我們在回來的路上拔點豬愛吃的野菜如馬莧菜之類的菜。而現在喂的食料中會還有不少的添加劑或是香精這類的東西。

第三,活動量。以前的豬幾乎都是散養,那豬天天在外跑,豬肉肯定是有彈性有嚼勁。現在大多是圈養豬們餓了吃吃了睡 幾乎沒有什麼活動量。

第四,目的。 以前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賣,而是留著過春節吃的。現在大都是專業化養殖或小型養殖或是企業養殖了。

第五,品種。我記得以前好像是黑豬多一些,好像是黑豬長的慢,現在多是白豬。

以上就我對提問者問題的見解,以上純是我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農村小陽


大家有沒有覺得市場賣的豬肉沒有以前好吃,只有農民自己殺的豬才香,這是為啥?




飼料喂的豬和農民用五穀雜糧喂的豬肉質肯定不一樣,農民用五穀雜糧喂的豬雖然說生長緩慢,但是它是自然的生長髮育。用飼料喂的豬,縮短了豬的生長週期,就像水果打了催熟劑一樣,口感肯定沒有自然成熟的好。

記得小的時候我們村子裡面有人餵了兩年的豬才殺,絕對不喂飼料,都是喂五穀雜糧。我曾經見過有人養了一頭500斤重的豬,那個豬已經肥得走不動了,殺的時候10多個人才抬得動。

即使是現在,農村人養的豬不到一年是絕對不會殺的,只要是自己養來吃的,肯定是不會喂飼料,喂飼料的豬農村人不喜歡吃。我大姐家在市裡住,每年都會來老家買年豬,請人殺好了再做成臘肉,然後用車拉回家去吃。



現在市場上賣的豬肉100%都是為飼料喂長大的,想在市場上買到五穀雜糧喂長大的豬肉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在農村有親戚,提前預定好,不然想吃到五穀雜糧喂長大的豬肉幾乎是不可能。

用飼料喂長大的豬肉肯定沒有農村人用五穀雜糧喂長大的豬肉好吃,用飼料餵豬還算是有良心的,很多人直接從飯館裡面拉剩菜剩飯去餵豬,這種豬肉最難吃,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就曾經買過,炒的時候發出一股很怪的味道,我直接扔掉,一口都沒吃。

豬肉好不好吃,取決於這個豬喂的是什麼?毫無疑問,農村人用五穀雜糧為長大的豬肉肯定好吃,而且是安全、綠色、健康。至於喂飼料長大的豬肉,就留給你們城裡人吃吧,農村人可不稀罕這玩意兒。

農村人養的豬也有喂飼料的,不過那不是喂來自己吃的,那是喂來賣的,就是為了增加豬的體重,多賣一點錢。

如今,農村人喂五穀雜糧長大的豬有錢也難買,生活在農村就是有這麼個好處,不管吃什麼都放心,這一點城裡人確實比不了。



綜上所述:因為農村人吃的豬肉都是喂五穀雜糧長大的,豬的自然生長週期沒有被飼料破壞,所以才香,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山裡優果


現在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快,技術的進步。大家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溫飽問題不在成問題,每家每戶都能頓頓有肉吃,科技的發達,文化水平的提升,讓更多的產業的到了發展,都能輕而易舉吃到美味佳餚,讓現在的生活水平和當初有了很大的對比。

在貧窮的時候沒有方便的智能手機,也沒有快捷的交通,在我爺爺那個年代更加很少吃肉,爺爺常說大集體是吃到飯都不錯了,更別提有肉吃了,現在看見我們提出素食主義,少吃肉的情況,都能想起以前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肉,但也說以前不得不吃肉特別的香,現在的肉也越來越不好吃了,小編基本上不在外面吃肉,吃的肉都是爺爺自己在家養的豬,每年做成臘肉給我們帶在工作的地方,現在想吃到糧食喂的豬肉是越來越難了,這讓很多人都喜歡農村的美食!

我們來回顧一下豬肉在現在的變化

第一,20以前的豬肉

在小的時候,很少有大面積養豬的,基本上都是家家戶戶養機頭豬,留一頭過年吃肉,其餘的賣在集市上,年底殺豬都是遵循著中國的歷史文化的薰陶,過年一吃肉全家人都特別的高興。

長時間沒有吃過豬肉就沒勁,做事情總是在幻想美味一頓大餐,一大碗米飯炒菜放點豬油都覺得特別香,能吃好幾晚,這就是肉類給我們帶來的營養是蔬菜不能代替,所以這就可能是人們覺得豬肉帶來的美味。

就相當於我們經歷了長時間的運動,但是卻一直沒有進餐,那個時候的人都是暈乎乎的,餓的前胸貼後背,而那個時候有著一碗白米飯配醬油都可能讓你吃的津津有味,一粒米都不剩下。那樣的米飯肯定會讓你終身難忘。而這也是為什麼能讓人覺得豬肉特別的美味的原因。

現在的養豬場都成大規模的了發展迅速,養豬變得規模化,吃的食物也發生了改變,並和以前農戶養殖不一樣了,雖然豬肉的供貨越來越飽滿,吃肉每家每戶都能有了。可是吃久了就發現味道變了,沒有以前的肉鮮美多汁,那是因為大規模養豬五穀雜糧供應有限和成長的速度慢,豬吃飼料的就越來越多,這樣豬長得快,對市場的供應也能飽和,而農戶的養豬都是為了自己吃,給豬吃的都是自己家的糧食,也捨不得錢去買那昂貴的飼料,這就是區別。

第二,現在市場的豬肉

現在的養豬業隨著時代經濟的水平提高發展越來越快,同時也導致豬肉的供應量也是比以前多的多,再加上家家戶戶經濟水平的上漲,吃豬肉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是每頓都能吃到,吃的時間長久了就越來越想念以前吃肉很香的時候。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快,豬肉的需求量越大,很多商家就看準時機,大規模的養豬,為了讓豬塊速成長,就用特質的豬籠,豬每天吃飼料和一些激素藥吃了就睡,睡醒了就吃才長得更快,這樣下來的肉質量就不高,所有大家會感覺豬肉的口感變了。

還有就是現在美味佳餚的做法是越來越多,隨便一塊豬肉都能做出不同的菜品,所有大家很難吃到原有豬肉的味道。關鍵還是經濟社會在變,人的嘴巴也在提高吃的質量。


老周園藝


本人就是農村出來的,以前家裡吃的豬肉,跟現在在超市買的豬肉總是感覺味道不一樣,其實就是一個是家養的,一個是養殖的,現在農村都比較少的人養豬了,大部分都是養殖的,吃的都是飼料,小時候家裡養過豬的都知道,那時候沒有飼料,都是自己割豬草,跟那個稻殼一起煮一大鍋餵給豬吃,現在的豬都是吃什麼,吃潲水,外面飯店每天倒掉的潲水哪裡去了?都是拿去餵豬了,吃潲水跟豬飼料長大的豬肉質能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