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業裁員玩出新花樣?

  這場從春節前夕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如今已經持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給人們生活帶來困擾與不便的同時,也讓不少企業開始思考能否繼續活下去的問題。

  “現金流”無疑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在營業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下,不少企業的現金流已經支撐不住了。恆大7.5折賣房,西貝莜麵村利用銀行貸款給員工發放工資,鄉村基員工聯名上書不要工資等等,從這些大企業背後,我們都可以看到特殊時期,現金流的重要性一覽無遺。

疫情之下,企業裁員玩出新花樣?

  這些大的企業還有辦法自救。那麼很多中小企業已經沒有辦法支撐下去,只能選擇破產或者裁員降薪。

  說到裁員這件事情,有的公司就玩出了新的花樣。

  有一家公司員工在網上發佈消息,表示自己的公司通知自己17號前在家上班。不過,HR卻要求員工統一簽訂體系外主體公司。需要注意的是,體系外即外包公司。如果員工拒絕簽字,則按照默認辭職一事統一處理。

  關於這位網友的提議,眾多網友表示這家公司並不是“良心”企業。如果這位員工簽訂了這份協議,成為了外包公司的派遣員工,那麼這為員工的工作年限就會縮短,N+1的賠償也會減少。明擺著這家公司就是在變相裁員。

  所以,最終網友們一致表示不能夠簽訂這份協議。寧可坐等著公司裁員,然後利用合同未到期,向公司尋求補償。

疫情之下,企業裁員玩出新花樣?

  一家企業,雖說盈利是目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21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企業想要度過這個困境,難道一定要走這條路嗎?最終讓工作多年的員工寒了心,也讓企業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下降,最終企業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

  相信大家都能知道,這家企業做出這種事情,即使最終度過了疫情,迎來了新的生機,那麼這家企業的名聲已經很難恢復了。

  俗話說:“季布一諾值千金”。作為企業家,在這個時刻,更應該主要集體利益。即使是公司渡不過危機,也應該採取合適的辦法,而不是利用一些套路,讓員工主動離職或者被迫降薪。一家優秀的公司,其企業文化必然也是令人信服的。

疫情之下,企業裁員玩出新花樣?

  記得去年11月份左右,網易遊戲“暴力裁員”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的,直到現在,網易遊戲還是受到這些負面新聞的影響。所以,作為企業,如果裁員降薪是因為企業的現金流支持不住,那麼也應該跟員工協商,最終好聚好散。

  另外,政府也考慮到企業的不容易。包括提出五險一金繳納推遲、裁員率不高於5.5%的企業,可以反還去年保費70%等政策。人與動物的不同就是,人會思考。在這個全民皆兵的時刻,企業家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能短視,而要看重長期利益。

  裁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說好同舟共濟,你卻棄我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