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金融支援 浦發銀行護航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擴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醫藥企業的融資需求開通綠色通道,既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非常時期履行金融支持抗擊疫情的社會責任,也是長期以來與醫療科技企業並肩作戰、攜手同行的一脈相承。

保供應:應急款項投放到位

為保障抗疫前線醫療物資供給,近期負責醫藥物資分發和運輸的九州通集團急需增加融資。浦發銀行就是第一批給予其信貸支持的銀行之一。浦發銀行武漢分行在總行部署督導下,第一時間建立了由分行行長牽頭的三級響應機制,快速對接企業迫切需求,分行營銷團隊、總分行後臺部門各級人員連夜加班加點,緊密協同,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授信審查審批工作。2月4日,九州通醫藥集團新增 4億元抗疫應急週轉資金貸款授信獲批;2月5日, 1億元應急款項投放到位。

自疫情發生以來,國內最大的抗生素類醫藥產品生產基地及維生素生產基地之一華北製藥迅速向湖北調劑相關藥品。2月初,浦發銀行石家莊分行為華北製藥發放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2月20日,再次為其物資供應分公司發放保理2000萬元,支持疫情防控藥品的生產。

近期,包頭中藥有限責任公司出現原材料採購資金緊張情況。浦發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下轄包頭分行在1月31日瞭解到企業需求後,迅速響應,20個小時即完成了該公司2000萬元授信額度審批,並提供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貸款執行利率。

“這筆資金到賬後,可以提升該公司的藥品產量,有效保障該公司藥品生產供應。”浦發銀行包頭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分行還為企業提供企業網銀轉賬免手續費、專用綠色通道等服務,便於企業資金週轉與採購貨款支付。

攻研發:應急攻關初顯成效

戰勝病毒需要科技支撐,科研攻關必須爭分奪秒。當前,生物科技企業全力進行檢測試劑優化、藥品篩選、疫苗研製和防護技術提升。科研創新離不開資金支持,疫情發生後,浦發銀行加大對生物醫藥企業的摸排力度,通過專項授信、信貸優惠、債券承銷等方式,為專注於疫情防控藥品等研發的企業“補血”。

確診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是關鍵的一環。位於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的百世諾(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於1月21日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並聯合領創醫療向多地醫療機構捐贈該檢測試劑盒,緩解患者“確診難”問題。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得知該企業的資金缺口後,發揮其科技金融特色服務優勢,為企業緊急開通綠色貸款通道,僅用36小時即完成授信審查審批全部流程,快速給予企業500萬元純信用貸款額度支持,並在72小時內完成企業首筆貸款發放,專項用於滿足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生產需求。

在上海地區,某高新生物檢測企業於2月4日向武漢捐贈了首批檢測設備和配套檢測試劑盒,截至目前已向疫情一線地區的十餘家醫療機構捐贈了超50000份檢測試劑盒。浦發銀行上海分行主動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兩天內完成了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的放款,用以補充企業流動性,進而擴大產能。

另一家以臨床檢驗、病理診斷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廣州華銀醫學檢驗中心,在廣東省衛健委的指導下成為疫情指定檢測機構,承擔著華南片區的快速篩查、試劑檢測任務。早在春節前,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就為該公司制定了專項金融服務方案,採用“知識產權質押+信用放大”方式,將企業原有的1000萬授信額度擴至5300萬,並在春節前完成了首期3000萬元貸款投放。近期該企業仍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用於採購檢驗試劑原材料以及支付檢驗技術人員工資等,根據企業需求,2月17日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又為企業投放790萬元貸款。

四川科倫藥業自1月21日成立抗新型病毒藥物研究攻關小組以來,全力推進涵蓋預防及治療作用的藥物研究。2月5日,浦發銀行參與聯合承銷的8億元科倫藥業疫情防控債發行成功,這是中國醫藥企業首單疫情防控債,同時再次刷新了民企同期限、同資質企業的最低票面利率。2月14日,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再為科倫集團提供流動資金貸款額度1.5億元,馳援企業科研攻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