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保險評測室」年金險值不值得買?

新浪財經

「新浪保險評測室」年金險值不值得買?

日前,有個自由職業者的夥伴開始焦慮一個問題,畢業之後他自由工作了好幾年,因日常生活開銷也沒有攢下很多錢,也沒有像正常企業員工繳納社保,如果到老了工作不動了,沒有退休金,拿什麼作為經濟來源呢?

這是個很常見的問題。縱觀人一生來看,收支往往是不平衡的。年輕時多半是積累,老年時收入下降,會依靠年輕時的積蓄。不過生活成本卻可能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把一生賺的錢做一個均衡的安排。

這時候,保險營銷員會向你推薦“年金險”。保險營銷員會說,年金險最大的功能就是幫您強制儲蓄。因為它退出成本高,短期內退保會有損失,這會讓你堅持繳納保險費,因為持續繳納保險費,退休時就會有足夠的養老金。

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那麼年金險到底能不能碰呢?

什麼是年金險?

年金險,全稱“商業養老年金保險”,是壽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從年輕時開始定期繳納保險費,從合同約定年齡開始持續、定期地領取養老金的人壽保險,能有效地滿足客戶的養老需要。

形象的來說,就是我們每年給保險公司一個雞蛋,他們幫我們孵出小雞,再把小雞養成母雞,之後持續不斷的給我們雞蛋吃,直到我們死亡才終止。

而年金保險按給付保險金的限期不同,通常分為三種:限期生存年金保險、終身年金保險和固定年金保險。

「新浪保險評測室」年金險值不值得買?

限期生存年金保險,即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領取保險金,直到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或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終止。

終身年金保險,亦稱“養老年金保險”,或“養老金保險”,可以領取到終身或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合同終止。

另一種為固定年金險,即約定期滿後停止給付年金,與被保險人的生存與否無關。

此外,年金險還有兩種不同的存在形式:傳統型年金險或投資型年金險。而在投資型年金險種,有分有:“年金險+萬能賬戶”、“分紅險”、“投連險”。

「新浪保險評測室」年金險值不值得買?

不過,“年金險+萬能賬戶型”已經成為了歷史,此種類型的年金險,最終要看的是萬能賬戶,除保底以外,還要關注存取的限額、手續費、存入年限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保底利率外,萬能賬戶的收益是不確定的。

分紅險是指保險人將每期盈利的一部分以紅利的形式分配給投保人的保險,投保人享受公司的經營成果。同萬能賬戶一樣,分紅險的可分配紅利也是不確定的。也就是釐定利率和真實收益之間是會存在差異。

年金險可以看不能碰?

誠然,年金險有鎖定終身利率、對沖“長壽風險”、強制儲蓄、又不暴雷的特點。但是為什麼總有人說年金險可以看不能碰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理由一:投入的資金多

市面上很多年金險產品的起投額都是萬元起步,並且是以萬元遞增的形式投入,費用較高,因此對於工薪家庭來說,繳費的壓力比較大,而對於經濟不寬裕的家庭或個人是不合適的。

理由:流動性不強

購買年金保險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資金的流動性不強,不能隨取隨用,要到規定年份才能慢慢返還,回本的時間比較長。如果遇到突發情況繼續用錢的話,投入到年金險的錢不容易取出,如果退保損失會很大。

理由三:收益不高

年金保險的優勢是本金安全,收益穩定,但是整體收益不會很高。之前提及“附加的萬能賬戶”收益也是不能確定的。再加上銀保監會限制了年金險的預定利率,未來收益高的年金險就更難看到了。

理由四:保障功能不強

年金保險屬於理財型的保險產品,雖具有身故保障功能,但是保障力度不強。

投保“年金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如果年金險也有身故保障功能,那重疾險等等就不配置了吧?”

新浪保險評測室提示,年金保險是人們通過壽險公司進行的一項投資,先保障後理財是顛撲不破的道理,如果沒有重疾險,年金保險不能給支付鉅額的醫療費、5年左右的康復費;如果沒有意外險、定期壽險,家庭會因為一個支柱的倒下陷入財務困境。

“好多人用年金給孩子準備教育金,有啥好處呢?”

新浪保險評測室提示,用於子女教育金的年金屬於定期年金保險。父母作為投保人,在子女幼小時,為其投保子女教育金保險,等子女滿18歲開始,從保險公司領取教育金作為讀大學的費用,直至大學畢業。相較其他理財方式,通常有子女身故/傷殘保障、投保人身故或喪失勞動能力豁免保費等優勢。這樣無論父母情況如何,保證孩子的基礎教育不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