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復工“搶跑”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复工“抢跑”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部。記者 丁汀 攝

2月10日,正式復工;2月17日,線下門店逐步恢復營業——在受疫情影響短暫停工之後,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重新開足馬力,加速前進。

特斯拉是一個縮影。截至2月18日24時,臨港新片區復工企業達834家,復工人數達37556人。產值5億元以上的企業全部復工,產值1億元以上的企業復工比例達98.7%。在防疫復產這場大考中,臨港的“全鏈條服務”正在幫助一座座超級工廠加速復工。

每天早上,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前,私家車與載著員工的大巴陸續駛入工廠。在入口處依次通過紅外體溫測試儀的檢測後,特斯拉的員工紛紛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

短暫的停工之後,特斯拉上海工廠2月10日正式復工,成為國內最早復工的車企之一。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特斯拉的線下門店也已逐步恢復營業。消費者心心念唸的新車,很可能已經在發貨的路上。

特斯拉方面介紹,每一位員工到崗之前,特斯拉都利用數字工具,對其健康和行程進行持續追蹤,確保上崗人員處於健康和安全狀態。復工後的一週多時間裡,特斯拉為到崗員工提供充分的防護措施。除了配備充足的口罩、護目鏡等裝備和物資,還對工作區域進行嚴格消毒。

“到目前為止,所有到崗員工身體狀態良好,正在積極恢復生產,以期早日消除疫情帶來的影響。”特斯拉方面表示。

就如汽車生產一樣,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大到供應鏈和物流的正常運轉,小到企業員工的住宿用餐,解決企業復工時的煩心事操心事,從政府、園區到開發公司,營商環境中的各層“鏈條”全面轉動起來。

作為特斯拉的防疫聯絡員,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主任科員孫筱和幾乎每天都要去超級工廠“上班”。“正月初八接到通知後,每天上午8點前去現場檢查防疫舉措是否到位,有時候一天去三次,忙到晚上8點才能下班。”

特斯拉復工首日,大量員工集中進廠,靠安保人員手持測溫槍逐個檢查,不僅耗時長,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大。在管委會協調下,位於臨港科技城的企業同溫層智能科技,給特斯拉送來兩臺紅外體溫測試儀,為提升檢查效率發揮了大作用。

給產能爬坡做準備,特斯拉新招聘的近600名員工節後也陸續到位。“這600名員工大部分是非滬籍人員,這個特殊時期,想租房或住酒店都有困難。”上海臨港創新經濟發展服務有限公司龔偉說,在拿出幾套方案對比商量後,包括臨港集團在內的主要開發企業籌措了幾棟相對獨立的房源,向特斯拉員工開放。

房間有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由於春節期間傢俱企業停工,床、桌椅等必備設施還沒來得及配置。靈機一動的龔偉,想到附近一所學校還有一批空置的床資源,趕緊協調過來“救急”使用。

“除了這批過渡用房,臨港產業區內配建的員工宿舍也已建好,只待裝修後投入使用,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企業解決後顧之憂。”龔偉表示。

“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這是上海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的明確承諾。非常時刻,化身“編外員工”,解決“燃眉之急”,上海的“店小二”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