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遷都,趙匡胤失敗了,燕王卻成功了,是不是宋太祖不如明成祖?

娃兒我熱飯


第一,宋太祖是想遷都沒遷成,明成祖是遷成了。第二,兩者都想遷到險要處卡住瓶頸,一個遷了另一個沒遷。所以結果不同。

另外,宋太祖的真實遷都目標是長安,不是洛陽。長安必須先滅掉北漢後方可,他至死都沒滅掉北漢,再加上太宗強烈反對遷都,自然沒實踐。宋太宗上臺,偷樑換柱改了太祖的立國宗旨,才是宋朝命運的決定因素,不在太祖。

其實明朝和宋朝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都壞在繼任者手上,還又都不是傳子造成。


TonyDeng


同樣遷都,趙匡胤失敗,燕王成功的原因:



首先,最大原因趙匡胤沒有朱棣活的時間長,趙匡胤從開寶九年趙匡胤提出巡視洛陽到趙匡胤去世同年十月趙匡胤去世,之間不足半年。遷都是件大事,牽涉眾多,半年時間,讓趙匡胤根本沒有時間付諸於行動。而實際情況趙匡胤遷都之議在群臣反對下胎死腹中。而朱棣遷都之議從永樂元年就開始準備,雖然這時並未明確提出遷都,但朱棣開始提升北京地位,並打通漕運,在之後幾年陸續修建北京皇宮,增加人口,最終在永樂十八年下詔遷都北京。所以,歷史沒有給趙匡胤的遷都留下太多時間,而留給朱棣充足的時間。



其次,趙匡胤和朱棣面對的阻力不同。趙匡胤遷都之議可以說面對整朝文武的阻力,當時開封群臣大多在開封根植多年,特別是晉王趙匡義兼任開封府尹,在開封更是根深蒂固,竭力反對遷都。而明成祖朱棣因為通過靖難之役登基,在進入南京後,對建文朝大臣給予毀滅性打擊。明朝南京政治勢力能夠在永樂朝發揮影響的,已經微乎其微。而且朱棣倚仗的也是自己原有的北京班底,所以面對遷都朱棣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



第三,客觀條件不同。就洛陽與開封相比,建都洛陽確實比開封弊大於利。此時洛陽進過唐末戰亂已經破敗不堪,除了防禦交通物資都成問題。而開封經過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四朝修建,有著便捷的水陸交通,而且作為天下中樞可以臨制四海,便於順利出動軍隊,控制叛亂。就北京和南京來說,當時南京與北京都是形勝之地,朱棣考慮遷都更多出於政治考量,但是還有明朝面對邊地蒙古強大壓力,而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設的寧、谷而王,被朱棣都遷至內地。為了有效抵禦蒙古,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以國都當敵,就當時明朝面臨形勢,無疑這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


一壺清茗品春秋


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比較,首先要考慮他們並沒有生活在同一時代背景,比較也只能從這些歷史人物,各自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和對後世的影響力。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他的主要歷史功績是,結束了“安史之亂”後200餘年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混戰,加強了華夏地區的統一,讓人民生活在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文以治國,武以安邦”的治國之道,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使宋朝文化空前繁榮。“宋詞”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有著巨大影響。

明成祖朱棣(1360----1424)也就是我們說的永樂大帝。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曾親征蒙古,收復安南,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派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中外文化經濟交流。命人編撰的《永樂大典》更是中華文化史上一枚瑰寶。

在遷都上他們也有不同之處。宋太祖認為,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不如西遷洛陽然後再遷長安。因為汴京位於平原地帶,地勢平緩,不易防守。黃河在此已屬地上河,經常黃水氾濫。和北方的金距離太近,金無時不在虎視眈眈。而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宋太祖是陳橋兵變時被黃袍加身做的皇帝,並沒有動一刀一槍,朝廷裡的王公大臣在經濟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一旦遷都,必定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所以大臣們都是竭力反對。因為宋太祖提倡的是以文治國,文治的核心是民主制度,既然大家都反對,他只好作罷,並在洛陽呆了兩個月才返回汴京。

朱棣的遷都就容易多了,永樂帝原來的府邸就是在北京,他長期在北京生活,早已適應那裡的氣候環境。

靖難時,當時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遭到嚴重破壞。當時對大明帝國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北方的蒙古。強化北京的防衛勢在必行,同樣北京地勢險要,易於防守。定都北京也完成了“天子守國門”的祖訓。


墉上閒人


當然不能以“遷都”這一件事來評價趙匡胤和朱棣的能力,其所在的時代不同,社會環境不同,所面對的社會問題也肯定不一樣。軍事專家出身的宋太祖想遷都洛陽,甚至最後的目的地長安,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軍事防禦上的考慮,他認為開封地勢平坦開闊,在抵禦外敵上確實是挺被動,況且開封處於黃河下游地區,屬於“地上河”,時常受到黃河氾濫,更加不利於都城的穩定和繁榮發展。但宋太祖的想法受到了層層阻力,特別是其弟趙光義的強烈反對,這其實與宋朝建立時的背景有關,趙匡胤從後周接過了權力棒,基本屬於和平過渡,上層權利機構,名門望族的很多人,都是後周轉移過來的,他們的財富和權利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一旦遷都,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肯定受損失,所以肯定會阻撓遷都,再就是宋太祖本人雖然有想法,但遷都意志和慾望並不是極為強烈,還是有一些搖擺不定。

而燕王朱棣之所以遷都成功,主要是因為北京本來就是他的大本營,遷都北京可以說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而且據說朱棣本人十分不適應南京悶熱的氣候,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認為北京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對於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乃至經營東北地區都有著巨大的優勢。


春天的小小菠菜


趙匡胤死於燭影斧聲,遷都之前就死了。肯定失敗啊,後續繼位的宋太宗趙光義開封府尹當了十幾年,勢力都在汴京,也不會遷都。

朱棣永樂元年即位後五次北征蒙古,永樂七年把自己的陵寢建在北京,十四年建設紫禁城,十九年正式遷都,活著的時候就遷完了,後續的明仁宗,宣宗也在北京即位理政。


怒海歸航


宋太祖想遷都洛陽,歷史上記載過的反對人,主要有三個。

(宋太祖趙匡胤)

第一個是當他浩浩蕩蕩準備奔赴洛陽考察的時候,起居郎李符上書“陳八難”,也就是提出了不適合遷都的八條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但是趙匡胤並沒有聽他的,而是一以貫之起行到達洛陽,並舉行了郊廟祭天等等這樣的儀式。有趣的是,當他正在準備祭天的時候,之前還是一片陰雨綿綿,在舉行儀式的時候,突然陽光燦爛,萬里無雲,這讓趙匡胤非常高興,直說這是遷都的好兆頭。不過也就只有他一個人那麼說,沒有人接他的腔。

第二個反對的人是都虞候李懷忠。因為李符上陳了八條,都沒有被趙匡胤採納。所以雖然大家對遷都這個事兒有意見,但是都不敢再說。李懷忠是趙匡胤的老部下,他說的話,是等到趙匡胤空閒下來,兩人一起喝茶的時候說的。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趙光義)

當然了,聽了就聽了,趙匡胤並沒有說什麼,仍然繼續做遷都的準備。不過他看到大家很不積極,心裡面也有些犯怵,於是把晉王趙光義找來商量。他本來想讓趙光義支持他,於是說了一通洛陽如何險峻,如何易守難攻,如何作為幾朝古都,歷史文化積澱很厚等等這樣一些話。沒想到他說完以後,晉王趙光義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他說:“在德不在險。”

這一句話一下就讓趙匡胤卡住了,他半天說不出話來,只得取消遷都的打算。不過畢竟心裡不服氣,等趙光義出去以後,他對身邊的人說,晉王說的有道理,但是百年之後,咱們開封就危險了。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有遠見的,確實在一百多年以後,金兵南下,直殺開封。開封無險可憑,最後被金兵攻破,金兵把徽宗欽宗擄到北方。

趙匡胤遷都沒有成功,這件事情在後世有過廣泛的討論。大家普遍認為,遷都沒有成功的關鍵點,在趙光義身上。由於趙匡胤放任他的兄弟趙光義,並且給了他很大的權力,讓趙光義在開封網羅了一大批死黨,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強力的利益集團。包括之前反對遷都的李符、李懷忠,這些本來是趙匡胤身邊的人(一個是起居郎,相當於皇帝的貼身秘書,一個是皇帝的老部下),都已經加入到了趙光義的利益集團之中。

(宰相趙普)

趙匡胤之所以想到遷都,除了洛陽比較險峻,有皇都氣象這些外,還有就是想跳出趙光義的天羅地網,甚至逐漸削弱趙光義的權力,把皇位傳到他的兒子身上。

這些說法雖然也有一些道理,不過有一點是說不服大家的,就是趙匡胤既然看出趙光義的權力太大,甚至還有廢黜他王儲的想法,那他就不可能僅僅只是做遷都這件事,還應該有其他一些做法。可是他從來沒有做過想限制趙光義的任何一點兒事情,包括趙普跟趙光義鬧矛盾,他首先就是批評趙普,把趙普的宰相之位給奪了。而且,果真趙匡胤遷都的目的是想打擊趙光義,他就絕對不可能去問趙光義對於遷都的意見,更不可能因為趙光義表示反對,就取消了遷都的打算。

所以我認為,趙匡胤遷都是為了收拾趙光義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趙匡胤遷都為什麼沒有成功?我覺得,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自己決心不夠大,心不夠狠。

(陳橋兵變)

我們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次遷都,一次是盤庚遷到殷,還有一次是魏孝文帝遷到洛陽。兩個人下了多大的決心,打了多少仗,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魏孝文帝從平城遷到洛陽的時候,他是使了一個計謀的。他先是對將軍們說,走,咱們去攻打南方。等走到洛陽的時候,他說,哎,這地上溼滑難行,陰雨連綿,咱們乾脆就在洛陽住下來。在洛陽住下了以後,他就不走了,就說他要遷都到這裡。貴族們當然不幹了,連他的太子也公開反對他。這種情況,和趙匡胤想遷都何其相似!但咱們看魏孝文帝是怎麼做的?太子反對,把太子也給殺掉。殺掉太子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反對了。

趙匡胤這個人,厚道老實,從陳橋兵變開始,到杯酒釋兵權,他沒有殺前朝皇室的人,沒有殺功臣,他的心一直是溫暖的,手段一直是溫和的。他何嘗看不出趙光義已經有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何嘗看不出定都開封有多麼大的危害,但是他不願意流血,不願意殺人,所以最後沒有成行。

但是在極權社會,如果一個人心是溫暖的,手段是溫和的,他是不適合坐在皇帝這個高位上的。他對兄弟趙光義那麼好,最後在斧聲燭影中,和趙光義喝酒的時候,卻莫名其妙就去世了,留下了千古慨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