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惠城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及區教育局

始終把保障廣大未成年人的

身心健康作為工作重點,

堅持開展“六育六微”活動,

積極引導廣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正確認識疫情,

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規律,

科學有效抵禦疫情,提升文明素養,

讓廣大學生在家也

能“宅”得健康、“宅”得有意義!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疫情防控主題的作文、手抄報、

書法作品、宣傳畫、科普視頻等,

成了惠城廣大中小學生

有意義的“寒假作業”,

生命教育、愛與感恩、責任擔當、

致敬逆行者則成了最亮眼的高頻詞彙。


“德育微引導”線上致敬先鋒


如何指導小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做好自我保護?近日,包括東坡小學、河南岸中心小學等在內的學校都開起了線上主題隊會活動。輔導員們通過微信群和學校官方網站等方式向全校師生傳遞新型冠狀病毒的的知識和預防措施,觀看疫情期間的感人事蹟。

通過

紅領巾“雲”行動、“線上課堂”、微信等方式,惠城區第一時間向學生推送漫畫、繪本、動畫等生動活潑、淺顯易懂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向最美逆行者、向先鋒們致敬。而在三新小學的“爭章活動”、尚書實驗學校的“防疫大使”線上選拔等活動中,也讓學生們從“逆行先鋒”們身上汲取了愛和擔當的力量,更深刻地理解“家國”的含義。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惠州市十一小金榜分校全體師生齊聚"雲端",舉辦了居家教學啟動儀式。

2月17日是“雲開學”首日,惠城不少學校通過網絡給在家的師生上了一堂“道法”課,接受一次特殊的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體會到疫情背後的人文關懷、社會責任,厚植愛國主義信念。

“智育微教學”指導學生

居家自主學習


在全省解除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前,市民群眾都自覺居家不外出,全區各類校外培訓機構也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線下培訓授課活動。所以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延遲開學,期間學生的課業該怎麼跟進?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惠城區第四十二學校“停課不停學”,輔導學生線上學習。

因此,惠城區出臺了延期開學工作方案,積極謀劃啟動線上教學活動和居家自主學習服務。各學校也因校制宜,充分利用最優化、最便捷的資源平臺,多形式指導開展居家自主學習。

學習內容除了課本知識外,還包含了觀看紅色故事、收看新聞聯播、加強勞動時間、堅持才藝訓練和體育鍛煉等,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及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家長群廣泛宣傳,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按照作息時間表,做好孩子延遲開學期間在家學習和生活的管理和輔導。

“體育微鍛鍊”指導中小學生

居家體育運動

近日,全區各學校紛紛通過微信群等渠道積極宣傳推廣中小學生居家鍛鍊方法,並組織體育教師在線上進行指導,

第二十七小學、第四十二學校等還設計了學生居家運動“套餐”,從不同學段、不同年齡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鍛鍊指南,幫助學生在特殊時期科學運動,做好自我防護,共同抗擊疫情。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學生們在家積極鍛鍊,編創出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

學生們不但在家積極鍛鍊,還編創出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有的學生在帶動家人、親友和身邊的人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還積極推廣自己創編適合家人一起參與的室內親子運動項目,有效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健身運動的熱情,增強了個人身體素質,提高了抵禦疾病能力,以良好的生活節奏助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美育微展示”有“聲”有“色”

傳遞正能量

惠城廣大師生充分發揮所長,創作一批真情動人的作品,致敬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並通過“小手牽大手”,讓廣大學生、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提高對病毒的認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有教師原創朗誦作品《春天的守望》、學生詩朗誦作品《感謝你們溫暖了這個寒冬》、教師舞蹈團手勢舞、下角小學教師參與創作的歌曲《心靈的呼喚》;同時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多手段全方位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有新湖小學學生編寫的《防疫順口溜》、中建麥紹棠學校老師手繪漫畫、南雁小學老師配音視頻宣傳疫情防護知識。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廣大師生還通過繪畫、書法、棕編等表達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勞育微實踐”幫助學生提升勞動能力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孩子們在家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這段時間,在家長群、朋友圈,學生們在家勞動的照片和視頻吸引了許多人的圍觀,掃地、洗衣、做飯……學生們可謂是有模有樣。惠城給學生開出了一張特別的“任務清單”,鼓勵學生利用足不出戶的假期時間,開展勞動教育家庭實踐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提高勞動能力水平。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學生們在家長的指導下,洗碗、學做飯菜,擀皮、包餃子、製作水果拼盤……勞動並快樂著!通過勞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們自理、自立、自強的能力,還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宅家宅出了新花樣,使“加長版”假期化“危”為“機”,成為增進親子交流,促進孩子自我成長的難得機會。

“心育微幫扶”為廣大未成年人

戴上“心理口罩”

針對當前疫情形勢下師生可能出現的不安、焦慮、過度擔憂、易怒、煩燥等情緒,惠城區積極架構“心理輔助”體系,利用網絡、電話等方式,面向全區廣大師生積極開展全方位、全天候的疫情心理諮詢服務工作。區教育局成立專業諮詢隊伍,由4名專業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擔綱心理諮詢任務。各學校依託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等資源,組建專門隊伍,做好本校師生心理諮詢服務,並通過學校公眾號、家長群推送心理保健知識。


惠城“六育六微”共築未成年人文明戰“疫”網


用眼睛記錄、用心靈感受,用大腦明辨、用行動致敬,惠城中小學生在後方用聲音唱出美好的祈盼期盼、用畫筆繪出崇高的敬意、用鉛筆寫下誠摯的祝福,這場疫情阻擊戰終將結束,但新時代愛國主義、責任擔當、文明禮儀的教育將激勵惠城廣大中小學生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