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

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傷亡人數最多的世界大戰,仍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瘋狂獨裁者希特勒的領導下,這場被德國撼動的世界大戰,徹底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秩序,給人類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戰爭痛苦。

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

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特別是在歐洲戰場上,德國幾乎用自己的力量挑戰了整個世界。在戰場上,德軍以一對多的兵力,面對各種英雄和力量,幾乎從不落後。可以說,德國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在許多人眼裡,德軍仍然為自己的失敗而自豪,其戰鬥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因此,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有很多話題需要討論,如德軍使用的武器、德軍的戰爭佈局、德國的戰術等等。除了輝煌的成就,一些人還開始討論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吃了什麼?畢竟,“人是鐵,米是鋼”。食物對戰鬥部隊很重要。那麼,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吃得好嗎?

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德國黑麥麵包

德國的飲食習慣主要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50%,早餐佔33%,晚餐佔1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德國的日常膳食主要以午餐為主。戰場上也是如此,士兵們吃的午餐熱量最高。但德國士兵的食物供應也非常嚴格。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享受同樣的食物。根據軍隊的規定,德軍有四個等級的食物供應。一等餐數量最多,分階段遞增,逐漸遞減。

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戰場上的德軍

所謂頭等食品,就是提供給戰區士兵的食品。這些士兵的食物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根據二戰的資料,一流的食物包括黑麥麵包、黃油、香腸、果醬、蜂蜜、咖啡豆和巧克力來補充體力,還有香菸紙和菸草來減輕士兵的壓力,香料、酒煙、糖等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日常膳食的內容會根據戰爭環境和後勤供應而改變,而不是每天重複的食譜。二、三、四等兵伙食依次減少,內容不變。

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接受行軍食物的德國士兵

除了按等級提供伙食外,途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德軍行軍食品,是前線士兵最常見的食品。因為這種特殊的行軍食品不需烹調就可以食用,對於每天行軍速度快、休息時間短的士兵來說,是補充體力的最佳食品。這些食物是軍隊的廚師預先準備的。它們含有高熱量的食物,如黑麵包、冷凍肉、奶酪、黃油、咖啡等,然後廚師將它們用罐頭和紙包起來,並以每次3-4份的數量分發給行軍士兵。

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德國午餐盒

德國戰場上另一種常見的食物是1943年出現的戰鬥食品。與行軍食品相比,戰鬥食品具有熱量大、攜帶方便等特點。而且,這種食品只提供給前線作戰部隊,主要食品有糖果、餅乾、巧克力罐頭、菸草等。

事實上,從戰場上德軍的食物含量可以看出,他們的食物不是很好。無論採用何種糧食配給方式,主要目的都是為士兵在戰場上發揮最大作用提供足夠的熱量。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士兵嘴裡能吃到的食物早已失去了原來的“美味”二字。他們對食物的需求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根本不追求吃好的想法。

二戰時,德軍的伙食怎麼樣?德軍

當然,這樣的伙食供應指的是德國在戰爭初期和中期物資供應充足,後勤供應便利的情況下。事實上,隨著蘇德戰場上德國陷入戰爭的泥潭,尤其是蘇聯緩過氣之後,德軍在戰場上愈發困難。數百萬德國大軍在蘇德戰場上,不但在無法得到充足的食物供應,甚至連最基本的棉衣等禦寒產品都無法得到滿足。

也因此,蘇德戰場上,許多戰役中德軍由於嚴寒飢餓等原因造成的傷亡數據,甚至不比戰場上倒下的少。在那個時候,德軍不但無法滿足營養豐富、能量均充足的後勤補給食物,甚至連最基本的吃飽穿暖都無法實現,德軍的戰鬥力因此出現了大幅下降,德軍最終在戰場上失利,許多人認為的“非戰之罪”,並非毫無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