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哪些武將可以單獨列出來拍個電影?

綠銫地帶


首先,廖化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如果將廖化的經歷寫成一本書,真的令人感慨萬千!

三國裡有很多噩夢級別的劇本,這些劇本里季漢起碼能佔五成。縱觀季漢歷史,噩夢模式由難到易如下:第一,樊襄關羽合圍戰,這個劇本標誌著季漢由盛轉衰;第二,夷陵業火,這場戰役徹底破滅季漢國運,從此季漢人才青黃不接;第三場,成都復國戰,標誌著季漢徹底滅亡,季漢中堅力量徹底破滅,良將身死族滅,也標誌著漢朝五百年國運破亡;第四,姜維北伐與守衛劍閣,這個劇本標誌著季漢名義上滅亡;第五,諸葛亮北伐,劇本困難程度基本算得上想要強行逆天改命;第六,烈帝入蜀!以上六個噩夢劇本,是個正常人隨便親身經歷幾個,估計就已經身心俱疲,憂鬱而終,而我們的老將軍非常幸運的經歷前五個最難劇本!

第一個劇本,廖化身份:此時為前將軍關羽主簿,文職(請注意是文職)。樊襄一戰,關羽大破于禁。不久“喜訊”傳來,劉備主公的小舅子竟然投敵!吳狗竟然毀約!呂蒙這個病撈竟然白衣渡江!至此完蛋,季漢前期大好局面徹底崩塌,此戰,蜀漢荊州人才基本為之一空,荊州支持劉備的家族勢力基本覆滅!陣亡投降將領:關羽、關平、趙累、習珍,潘濬等。廖化你不用悲傷,以後起起落落大悲大喜將是季漢的總旋律!

第二個劇本夷陵之戰,開場十分牛逼,千里走單騎,蜀書《鄧宗張楊傳第十五》(蜀書這個傳記名稱標紅,你們自己品品多麼悲涼!):羽敗,(化)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原文翻譯如下,關羽敗死,廖化降吳,真正意義上的身在吳營心在漢,千里走單騎,還帶著自己的母親千里返回劉備身邊!當時眾人都不相信!這該多牛逼!三國演義中關羽徐庶原型就是廖化的影子!我每次讀到這裡簡直五體投地,廖將軍神人也!

但是很不幸,等待廖化的並不是什麼好消息,夷陵前期,劉備十分順利,直到一場火燒斷了劉備的全部生機,也燒斷了大漢四百年基業,從此廖化非常“幸運”的結束了自己早年生涯!在這裡吐個槽:說來也有意思,漢是火德,剩下的你們自己品!

歷史線往下,第五場噩夢劇本:諸葛亮北伐!這個劇本非常有意思,諸葛亮一個人將劇本本該前三的難度降到第五,而廖化的歷史描述也很有意思,三國志只有兩條記載,第一條為章武三年(223年),廖化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從此沒有記錄,下一個紀錄為延熙元年(238年,廖化單獨出兵擊破遊奕,王贇!而諸葛亮病逝於234年,也就意味著諸葛亮北伐期間,廖化僅僅只是參軍,似乎不是很活躍!這個也不難解釋,諸葛亮五次北伐,總共蜀漢記載出現的人物不超過10個左右,我每次看到這裡都想發笑,陳壽與司馬家是多麼不希望這段記憶!但不難猜出,廖化必然親身經歷過北伐,街亭,陳倉,五丈原;馬謖,李嚴,魏延,楊儀,諸葛亮!難忘的街亭,失落的五丈原,悲痛的內鬥,我不知道這將給這個中年人帶來什麼絕望,但是更加絕望的還在後面!廖化挺住!

第四個噩夢劇本:姜維北伐與守衛劍閣!當然這個噩夢劇本是繼續繼承季漢的一貫風格,是有喜劇的,而且是大喜劇開場的————洮西之戰!在這裡首先恭喜姜維達成一項成就:洮西之戰是季漢建國後對外最大勝利!但是悲劇這東西往往需要喜劇襯托,在喜劇襯托下才顯得更加悲劇!季漢的國運就是這樣,從陶謙讓徐州開始,可憐的季漢基本就是喜劇在前,更大的悲劇緊隨在後!洮西之戰很漂亮,基本打空了曹魏西北兵力,同時,曹魏也引入了大量人才填補西部,陳泰鄧艾司馬望,隨後,季漢建國後最大的敗仗也來了————段谷!段谷之戰的失敗將季漢腐敗錯雜的毛病徹底顯露出來,自諸葛亮留給劉禪的人才大量病逝,劉禪的愚蠢昏庸(不要洗白劉禪大智若愚,這比就是大愚若智,稍微讀點書的都知道!)讓蜀國徹底內政無人,小人當道,黨派林立。最直接的表現——胡濟失期未至!不久姜維被迫屯兵田中,再之後縱橫迴旋,守衛劍閣,拔刀擊石!穿插一個小細節:姜維是建議劉禪守兵陰平的,而劉禪也是不出意外,在智商方面正常發揮!所以不要給劉禪洗白了,司馬昭都知道這貨:諸葛亮尚且不能輔之全,何況姜維!哦,對了,注意一下,廖化曾擔任過陰平太守!

最後一個劇本:成都復國戰,這個劇本的難度我不是吹牛,就是韓信在世,吳起重生,這個劇本要贏基本沒希望的,姜維已經達成相對最好結局!這個劇本結果是蜀國重臣良將毀於一夜,廖化的戰友基本死亡殆盡,成都再遭屠城!所以不要洗白劉禪說什麼投降是為了百姓,簡直是蠢而不自知!

總結一下,廖化曾勸姜維北伐失敗後一句: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這句話將其人生徹底定格,多少個夜晚,廖老將軍也很嘆息:為什麼災難不在我之前發生,也不在我之後發生,我為什麼總是碰上這些倒黴的時代!

由文職入官,以武職而終;以忠義為先,而傳記只能附在別人之下(陳壽小人也,廖化剛烈果敢,估計與這貨關係不太好!);最後憂死在洛陽途中,也不知道千百年前老將軍是什麼想法!

歷史總是很無趣的,因為相似,掩蓋,感動等等,這些情緒在歷史中並沒有什麼用!我挺喜歡廖化的,大概也有悲劇更能使人共鳴這一原因吧,補充一句:姜維與廖化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廖化勸告更多的是傳達朝政小人的不滿!




書生系


三國演義中各路英雄豪傑有很多,先不說武力值高低,我覺得下面這些武將都值得單獨拿出來拍出不錯的電影故事:

1.呂布是公認的三國第一武將!胯下赤兔馬,掌中方天戟,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名。曾經虎牢關大戰劉關張,全身而退。被曹操六將合圍,一點傷沒有。真正奠定呂布三國第一武將的戰鬥自然是三英戰呂布了,劉關張三人只有劉備相對較弱,關羽張飛也都是超一流高手,呂布同戰三人不敗,堪稱戰神。很多人都認可關羽和趙雲聯手也敵不過第一的呂布。

2.常山趙子龍自然是三國中人氣最高的武將,無論是遊戲,還是電影上面都好多趙雲的描述,子龍的成名之戰自然是血戰長坂坡了,他七進七出,殺死曹操50多名名將,在曹操百萬大軍中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漢水之戰救出黃忠,殺的曹兵紛紛落水。其衝鋒陷陣能力在三國演義中當屬第一。

3.曹操多次說馬超之勇不亞於呂布。 剛出場戰績就是很硬的。八九回合敗二流高手于禁,二十回合打敗一流前列張郃,數合刺死李通,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之極。大戰許褚二百回合佔上風。大戰張飛二百回合略戰上風(馬超是在體力損失了一些的情況下與張飛惡戰的。並且劉備鳴的金,雖然張飛一再表示他根本不怕馬超,這也只能說明二人差距甚微),後人有詩讚馬超曰: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愴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4.張飛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曾經長板橋頭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兵!虎牢關大戰呂布,人稱萬人敵。三國中唯一單挑呂布不落下風的(虎牢關五十合,徐州搶馬時又戰百餘合),也是三國中唯一令呂布發憷的(布襲徐州,飛醉不能力戰,布畏飛勇,也不敢相逼),長坂橋吼死夏侯傑。西川義釋嚴顏,大戰張郃,葭萌關夜戰馬超。名號非常響亮。不過最後卻被部將殺害!

5.關羽大家都知道,使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五關斬六將。58歲與40多歲的龐德戰百餘合不落下風,刮骨療毒後右臂少力,還能戰徐晃八十餘合。單刀到江東赴會,水淹清軍,嚇的曹操都要遷都逃串。 威名震華夏,也一直被後人傳頌!

6.曹操麾下武功最強的武將,有古之“惡來”之稱。大戰許褚三百回合不分勝負,對比關羽奮力殺退許褚與徐晃二人,二人雖然是曹操命他來誘敵的,但關羽也明顯許褚之上,故而排在關羽後面。典韋力大無窮,使一對大鐵戟足重八十斤,僅此於青龍偃月刀。綜合來看,典韋衝鋒陷陣的能力逆天了。

7.曹操麾下的第二猛將,有“虎痴”之稱,是曹操的得力保鏢。由於典韋死的太早,許褚實際上算的是曹軍第一王牌武將。曾經和典韋大戰了三天三夜,不分勝負。也和呂布大戰過20多回合,裸衣鬥馬超。酒後戰張飛,都不輸分毫。

8.孫策是江東的小霸王,早年父親孫堅被害,自己帶著部將去投奔了袁術。但是一直久居人下,他不願意,所以就把傳國玉璽給了袁術,讓袁術給了自己一些兵馬,帶著這兵馬去掃平了江東。戰場上最得意的一戰邊上夾死一將,喝死一將!聲若洪雷。

9.張遼曾經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之首,沉著冷靜,文武雙全。最著名的戰役便是張遼威震逍遙津,以七千兵馬打敗東吳十萬軍馬。嚇的孫權從斷橋躍馬而逃,三歲兒童聽說張遼的名字,都會停止哭泣。

三國還有其他很多厲害的武將角色,如果通過好的編劇改變潤色,有好多導演與演員來演繹,肯定也能夠拍出許多經典的電影角色。











重慶雲飛哥


就題主問題“三國時期哪些武將可以單獨列出來拍個電影”問題所言,三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不可所缺的一時期,筆者覺得這一時期武將能拿出單獨拍電影的 實在是太多。

首先說大家非常熟悉的,張飛、關羽、趙雲、黃蓋、周瑜、孫權、呂布、馬超、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 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 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等都可以單獨拍成電影,還有典韋等都是屬於三國名將,他們的故事也非常精彩絕倫,拍成電影也是很有看頭的。

下面筆者重點列舉幾人:

關羽:

1、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2、五關六將

出自《三國演義》著名橋段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五關為東嶺關、洛陽關、汜水關、滎陽關以及滑州渡口。六將為東嶺關太守孔秀、洛陽太守韓福、牙將孟坦、汜水關太守卞喜、滎陽太守王植和守衛在滑州黃河渡口的秦琪。

出自羅貫中所著小說《三國演義》,因其收到劉備書信欲前往尋兄,但曹操閉門不見,故不辭而別。因關羽不曾持有公文,遭到守將阻撓,所以不得不過關斬將。

“過五關、斬六將”也成為表現關雲長忠義之道的代表事件之一。而在歷史上,關羽辭別曹操後直接去投了劉備,並無這許多波折。

3、走麥城

孫權接獲曹操書信,欣然答應攻取荊州。關羽箭傷未好,仍親自出陣與徐晃大戰八十餘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領兵前來相助,便殺出樊城,徐、曹兩下夾擊 ,關羽不敵敗走。

關羽引兵渡過襄江,探馬報說荊州失陷,又說公安、南郡守將投敵。關羽大怒。昏絕於地。待關羽醒來,便依趙累之見,一面派人往 成都求救,一面去奪回荊州,以為安身之地。

關羽行至荊州,正在進退無路時,得知呂蒙用計來瓦解他的軍心,許多將士半路而逃。便憤恨地說∶“我生不能殺呂蒙,死了也要殺了他!”劉封聽了廖化哭訴後,想前去解救關羽。

但孟達卻盡說關羽的是非,使劉封一改初衷,不願出兵援救。廖化見哭訴無用,便往成都去了。關羽身臨絕境,東吳便差諸葛瑾前來勸降,但關羽卻不為所動,堅決要死戰到底。

呂蒙派人埋伏在麥城以北,潘璋引兵埋伏在臨沮。又令將士三面攻打麥城,只空北門 。關羽率關平等二百餘騎,從麥城北門衝出。

走沒多遠,遇朱然伏兵四面殺來,關羽在逃往臨沮決石那地方時,潘璋引伏兵截路,將關羽等人用絆馬索絆倒,關羽被馬忠捉了。

4、單刀赴會

赤壁之戰以後,諸葛亮三計氣死周瑜,得了荊湘九郡。其中荊洲是當時軍事要陣,為兵家必爭之地。劉備為完成三足鼎立之勢,需奪取西川以立其業,故派大將關羽鎮守要地荊洲。吳國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始終不放棄奪回荊洲的想法。

因此,設酒宴名為招待關羽,實為鴻門之宴,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席間埋伏刀斧手欲殺之,關羽久戰沙場,熟讀兵書,早知是計,便有所準備。

故而,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提著寶刀,輕駕小舟,單刀赴會。席間,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為由,拉著魯肅不放手,互相敬酒,實則以魯肅為人質 以脫身。

5、掛印封金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把關羽圍困在一座土山上。

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隻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後來曹操跟袁紹交戰,在曹操受到嚴重挫折的時候。關羽請戰,但曹操並不想用關羽。

因為害怕關羽得了軍功後就會離開,但事出無奈,還是讓關羽出戰,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為曹操解圍,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還專門鑄成一枚大印送給關羽。

等好多片段,小天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關大哥的事蹟太多。

趙雲:

1。跟隨劉備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二人同床眠臥。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餘部,袁紹並不知道此事。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隨他至荊州。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領軍進攻劉備,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以伏兵計擊破曹軍,趙雲於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而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於是向劉備求情,免夏侯蘭一死。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劉備用他為軍正。趙雲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趙雲謹慎、明智的處事態度。
  


2.兩扶幼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兵敗,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此時情勢危急,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向南逃逸,而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當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便稟報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果然,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 此戰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在平定荊南四郡,又得到原屬劉表的部曲萬人之後,劉備成為荊州牧,聲勢漸大,孫權建議雙方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 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曉後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併成功奪回劉禪。 

 
3.克定禍亂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進攻劉璋,並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等率軍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在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呂布:

1、三英戰呂布

故事背景為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的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2、呂布調戲貂禪

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曾一人獨鬥曹操軍六員大將,武藝可謂公認的演義第一。著名的美女貂蟬上演連環計後,成為呂布的妻室。


3、大鬧鳳儀亭

又名“梳妝擲戟”,講述了貂蟬和呂布二人在鳳儀亭私會,被董卓撞破的故事。經過鳳儀亭事件,董、呂二人徹底反目成仇,呂布下了殺董卓的決心。

4、轅門射戟

是依據《三國演義》第16回“呂奉先射戟轅門……”袁術在淮南欲進取呂布所佔據的徐州,但因劉備屯駐小沛,恐劉備和呂布聯合對抗,於是策劃派大將紀靈去打小沛,並預先帶厚禮送給呂布。這時,劉備也寫信求助呂布。

處在兩面相求的呂布,已看破袁術的野心,於是一面收了禮物,一面在徐州設置盛筵,分別請紀靈和劉備赴宴。席間,呂布說明為他兩家解和,以箭射畫戟為準,箭中罷兵,不中任憑廝殺。劉備、紀靈暗自禱告,呂布施展本領,射中畫戟。紀靈勉強收兵,持呂布回信兵覆命。

以上就是筆者小天的一些人物及電影事蹟述說。三國時期能拿出來單獨拍電影的武將屬實好多。感謝您的觀看,喜歡的朋友留個關注吧。


帝天陌


三國武將我要推薦就是呂布1,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閒。

2,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

3,為之則生,不為就死。

4,且卻兵,但身決勝負。

5,比翼雙飛鳥化身布貂。

6,漢家城池,諸人有分,偏爾合得。

7,布不好鬥唯好解鬥,今與汝二家解之。

8,此天意也,若執意要廝殺,吾定於另一家合力擊之。

9,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10,轅門射戟欺后羿。

11,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12,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13,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

14,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



Guo小老弟


首先說大家非常熟悉的,張飛、關羽、趙雲、黃蓋、周瑜、孫權、等都可以單獨拍成電影,另外呂布與貂蟬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非常感興趣,還有典韋等都是屬於三國名將,他們的故事也非常精彩絕倫,拍成電影也是很有看頭的。其他更多武將故事歡迎補充





黑咖解說


三國題材的影視劇比較多的都是圍繞三國前期魏蜀吳的相互攻伐的內容,涉及的武將多為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 、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 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 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等!

獨立電影多已趙雲 關羽為主,因為忠義是主旋律,有很多可以講的觀點,引起大家共鳴,本人挺期待三國後期的故事的,尤其姜維 鄧艾 羊咕 陸抗的故事的!



環球衛星


三國時期的有名的武將太多了,一呂二馬三典韋, 四關五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和姜維。 也就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 、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 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 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每位都有戲。


LHC否極泰來


個人觀點排名不分先後

1.趙雲,趙子龍,趙雲乃是三國時期一員名將,多次參加戰爭,功勳顯赫,勇猛過人,以至於劉備曾誇他"一身是膽"。軍中都稱他為虎威將軍。已拍攝的影視作品有《見龍卸甲》《武神趙子龍》《少年趙子龍》等。

2.關羽,關雲長。不但是萬夫不擋的勇將,而且非常重義。被世人稱為武聖人和忠義的化身已拍攝的影視作品有《關雲長》。








湖北老羅


我認為姜維可以,畢竟姜維是從魏國投降到蜀國,人物變化很大,心路歷程很矛盾,以及蜀國內鬥的變化和繼承諸葛武侯北伐決心之間的矛盾,都是重點。最後,赤膽忠心和慷慨激昂的死去,依然是非常經常的片段



絲圖小妹


三國武將數不勝數,單列出來拍攝的已有眾多人物,本人比較偏愛關雲長,義薄雲天,堪稱一代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