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長有能力控制股票價格嗎?

邊城孤舟


上市公司的股價從長期來看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決定的。

從這個角度講董事長是沒有能力控制股價的長期走勢的。因為上市公司的長期業績是受市場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的。不是董事長想今年賺幾個億就賺幾個億的。有時甚至上市公司會在某個年度虧錢。就是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也做不到隨心所欲決定自己的每年業績。

上市公司的長期業績是董事長沒有能力完全控制的,那麼自然董事長也沒有能力控制上市公司的長期股價。

但這也並不說上市公司董事長對本公司的股價毫無辦法。董事長還是有能力控制短期的股票價格的。比如通過回購上市公司股票的行為,使自己公司的股票上漲。董事長還可以在公開場合發表一點自己公司的利好消息。這也可以使股價飛揚。但是這種行為是有違法嫌疑的,在國外是處罰很重的。董事長還可以在財務報表上做些文章,可以使業績做的很差或者很好。這樣就可以通過業績相應的影響和控制本公司的股價。

還可以通過更改上市公司名稱和主營業務發展方向甚至更換上市公司的上市場所等等方法來控制公司的股票價格。

但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所做的這些都只有短期的股價影響。股價的長期走勢還是受最終的業績影響的。

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把精力放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上,放在公司的長遠發展上才是正道。董事長的這種努力才是對上市公司的股價的影響深遠的。其它行為都只是短期影響而已。


孟可的思想空間


董事長是可以影響股票價格的。

董事長可以控制股票下跌

對與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很多時候是這個公司的創始人,所以他擁有者公司一定的股份,但是隨著公司的作大於股票增發等原因,董事長手中的股份相對來說也不會太多,例如馬雲只持有阿里巴巴的7%,馬化騰只持有騰訊的14.3%的股份,相對來說,大部分的股份都在其他人手中,簡單地看,董事長是無法通過自己的股份來控制股票價格的,尤其是股票價格的上漲,但是是可以控制股票下跌的,因為董事長是一個公司的靈魂人物,這些人的公司股票是有限售期的,過了限售期後,一旦公司的董事長賣出也就是減持股票,就會被人為董事長不看好公司的發展,套利,這都會被市場認為是利空,所以股票會下跌,這也就是我們要經常警惕減持的股票。此外,一個董事長的言行是一隻股票的形象,去年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的不良事件就曾導致股票的大跌。


董事長可以間接影響股票上漲

董事長無法控制股票上漲的幅度,但是一些言論是能夠刺激股票上漲的,記得最清的一個是2016年、2017年泰禾房地產發展迅速,銷售額也突破1000億,12月底,泰禾集團董事長鬍葆森直接喊出2018年2000億的目標,然後泰禾的股價直接從8塊漲到了20塊,結果現在的泰禾淪落到了賣項目的地步。

所以說,一個公司的董事長是可以間接影響到股價的,一個好的公司,如果董事長有不良行為也會導致股價的下跌,一些言論也會導致公司股價的上漲,但是這些波動都是短期的,隨著影響的消失,股價還是會回落到正常的價值水平。


悟淨財經,分享有用的財經知識。碼子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


悟淨財經


說點往事,關於那段A股瘋狂的特殊時期。

上市公司董事長親自操刀,坐莊自家的股票,聯絡了一些資金和一名優秀的操盤手,在A股市場上實屬罕見,而且還做的非常漂亮。

後來,高位被套了很多散戶,上面下來人查此案,被罰了天價,該逃的逃,該抓的抓,該判的判,也算是沒落得個好下場。

其實,資本市場本來就是資本的遊戲,有不少的企業主,上市之前本本分分做企業,但上市之後一年的辛苦錢,不如炒股來得快,自然人心就變了。

能真正初心不該的人,自古以來,又有幾人呢?


劉思遠Cc


上市公司董事長有能力影響股價,而不能控制股價。不過從側面來看,起到了實際控制股價的作用。

一: 董事長增減持,股票減持大都是利空,會造成股價下跌。如2月19號002385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董事長減持股份比例達到 1%的公告。大北農為近期牛股,漲勢好,消息一出股價應聲下跌。飛力達(300240)7月23日晚公告,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和長期投資價值的信心,公司董事、總裁耿昊計劃7月24日起6個月內增持不低於2000萬元且不高於4000萬元,增持所需資金為其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股價隨後幾天放量上漲。

二:董事長有決策公司發展方向的能力,重組、借殼、開發新項目、增發股份、質押等都會影響股價。如2016年10月25日四川雙馬因股權轉讓,股價高歌猛進,連續漲停。2019年岷江水電因重組,股價受此影響,從13元一路漲到23元。這些決策都由董事長所安排,對股價影響力很大。

三 董事長各種行為方式影響股價,載止2019年9月,上市公司董事長13人因違法被抓。2019年8月11日,潯興股份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立軍被重慶市公安局實施逮捕。雖然公司宣稱,公司生產經營正常有序,公司董事會正審慎評估該事件對公司各方面的影響,並採取及時有效措施,確保生產經營穩定。但隨後股價仍換來了一段時間的下跌。董事長指使財務做假,如康美藥業,也會影響股價變化。

上市公司董事長有能力影響股價,雖不能直接控制股價,但對股價漲跌有實際控制作用。


阿龍130300051


以前一些企業董事長僱傭操盤手或者與私募機構聯合坐莊控制股價,被查處了一批。現在市場規範了,也有很多董事長靠合法合規方式短期影響股價,不過股價長期還是要看公司的價值。

聯合上市公司控制股價的典型

在2010年至2015年,國內頂尖私募投資人徐翔,分別與13家上市公司高管合謀,配合發佈高送轉、收購等利好消息,徐翔等人在二級市場拉昇股價

協助上市公司高管大股東在交易市場高位減持套現或定增後高位拋售,徐翔從中收取5%的管理費。

不過這些違法行為已受到了法律制裁。

影響股價上長的方式還有很多

主要的方式就是努力辦好公司,提高業績,帶動市值增長,走成趨勢票。

還有就是蹭熱度,配合短線熱點,帶動股價的短期暴漲。

培養一位會炒股的董秘:

這些公司通過投資者互動就可以蹭上各種熱點,帶來一波上漲。

通過改名蹭熱點:

網貸作為2015年牛市出盡風頭的行業,還記得當初多倫股份蹭熱點改名匹凸匹,股價雖然當時一飛沖天,但如今卻是落得一地雞毛。2017年以來最近的這波股票更名熱潮,伴隨新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上市公司的名稱也頻頻與相關產業搭上關係,名稱變更後出現了“新材”、“生物”、“科技”、“互聯”、“智能”等與新興產業相關字眼,帶來的是股價的短期爆炒。

發佈跨界進入新產業:

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沾點邊的上市公司都會通過各種方式主動往熱點上去貼靠,以期獲得股價和市值的提升。從人造肉,華為,到網紅,再到疫情防控…

正如格雷厄姆所說:短期內市場是一臺投票機;但在長期內它是一臺稱重機。董事長短期能影響股價,但長期還是得迴歸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


財經政策集


首先說,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取決於自身有沒有投資價值,也就是能不能創造更好的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前景,給投資者帶來良好回報。從這個角度來說,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要想控制股票的價格,也只能從這幾個角度出發。


如果上市公司具有清洗明確的發展戰略,穩健規範的經營管理,健康的資產財務狀況,那麼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會慢慢出現上漲。董事長通過自己對企業基本面的駕馭,來實現對公司股票價格上漲的推動。如果上市公司自身業績很差,董事長通過講故事、弄題材,集中賬戶持股坐莊,甚至通過財務造假來實現股價上漲,這都是違規違法的行為,而且經受不住市場和時間的檢驗。所以通過不正當手段,來引導和控制上市公司股價,都是不可取的,最終要付出慘重代價的。上市公司康德新。就是通過業績造假,來操縱股價上漲,結果事情敗露,董事長已經被司法機關批捕。


如果有的時候,公司為了開展股權激勵,資產注入,收購兼併,或者其他原因,希望股票價格暫時不要上漲過快,那麼是可以通過合理的財務準則,來延至確認收入或者利潤,但是這個必須建立在合規的基礎上。否則就是財務操縱。


所以,上市公司董事長有能力控制股票價格,但是要堅持用正當的方法,把能力永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改善上。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不務正業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如果採取邪門歪道的方法控制股價,最終都會受到監管和法律的制裁。


何毅


不能決定的,但是可以影響!!暗地裡操作,是違法的哦!

董事長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實際控制權和個人影響力

1. 實際控制權。也就是指董事長持有股數,直接影響其在股東大會上的發言力度。年初及年中召開股東大會時,有較大投票權的董事長將能夠直接左右公司的決策。另外,在涉及到公司重大調整事項時,如果董事長的股份較高,也會影響董事會的決策。相反,如果持有股票較少,董事長可能會面臨被董事會意見綁架的局面。

2. 個人影響力。

例如蓋茨和喬布斯,都屬於個人魅力極其優秀的領導,因此其個人影響力也無法忽視:即便喬布斯放棄董事長地位,轉為公司顧問,其意見也將在蘋果內部和外部引起較大反響,從而使董事會不得不考慮接納來自外部的壓力。

同樣,如果是個人影響力較差的領導,例如被負面新聞和牢獄之災影響的黃光裕,即使自己手中握有大量股票,但戰略投資者站在了有較強影響力的CEO陳曉一方,結果使得黃光裕在一段時間內喪失了自己公司的控制權。


明日飛基


毋庸置疑:上市公司董事長肯定有能力控制股票的價格。

但是控制股票價格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是一種違法行為。

上市公司董事長一般持有比較多的公司股權,一般也是實際控制人。我們經常看到公告稱:某某公司董事長或者高管將在什麼時間段內減持不超過5%的股份,隨後股票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股價大幅下跌,本質上這就是董事長或者高管空了股價。

在2015年那會,上市公司流行市值管理,找來機構投資者維繫股價,而大多是上市公司董事長也是實控人,特別是民營企業。這時市值管理就董事長一句話的事,美其名曰市值管理,還不如說是操作股價。很多市值管理公司股價不漲反跌,這就有點尷尬了。

上市公司董事長公開發布相關言論,透露公司一些商業機密,或者口無遮攔的就投資者關心問題大發言論,這同樣會造成相關股票價格的波動,有時甚至跌停漲停。例如曾經某高端製造上市企業某某激光,其董事長怒稱央視記者沒有資格問其問題,結果跌天股價低開9%。

總之,上市公司董事長有能力控制影響股價,但是不能濫用這種能力。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上市公司董事長沒有能力控制股票上漲,但會影響股價表現。

股價上漲決定於二級市場投資者信心,信心高了,資金就會不斷流進,投資者就會不斷買進股票,股價就會不斷上漲,信心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市場整體環境,也來自於公司的業績增長,也通公司是不是有熱門概念有關,畢竟A股是一個熱衷炒概念的市場,

董事長不可能自由的買賣股票,增持股票需要預先公告,公告增持數量和價格,增持時間期限,減持股票也類似,需要預先減持股票數量、價格,減持時間期限。增減持會對股票價格有影響,但不是絕對的。

但董事長是公司戰略發展主導者,是公司最高決策者,很多董事長還是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還是創始者。一言一行對股價影響很大。

美國是一個成熟市場,對董事長的言行,股價也會做出反應,像特斯拉,董事長馬斯克一個推特,就導致股價異動。

馬斯克在其個人Twitter上宣佈“正在考慮以420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特斯拉,並且資金已有保障”當天特斯拉股價上漲11%。但資金其實並沒有完全落實,馬斯克本人知道交易尚有不確定性。

特斯拉董事會宣佈,經過對馬斯克私有化計劃的短暫“探索”後,特斯拉將放棄私有化。SEC認為這則消息有誤導投資者的嫌疑,並對特斯拉展開調查,是不是存在誤導投資者,特斯拉股價大跌。

開盤特斯拉就大跌12%,盤中接近跌破162美元,跌幅一度超過15%,最終收跌13.90%,報264.77美元,這是特斯拉四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

國內監管更加寬鬆,董事長等高管經常性口出狂言,引發股價大起大落。某位董事長豪言,2018年爭取銷售額翻番至2000個億、2018年上半年降低負債率至79%、全年降至75%,股價開啟上漲之旅。這一波上漲是非常凌厲的。


杜坤維


當然可以,尤其是小盤股。股市是老闆們的提款機,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上市,圈老百姓的錢。為什麼小盤股,股價都很高,就是老闆們在暗地作了佈局。股票炒高,散戶套一批,老闆把錢拿走,沒錢了,在作個新聞,在套散戶,反反覆覆就像坐電梯一樣。虧的都是散戶,發的都是上市公司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