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當幸福來敲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停課不停學,逸飛書畫蔣老師勵志學習打卡第八天,《當幸福來敲門》


日期:

2020-02-21 11:33


領講人:

候老師


內容簡要: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主人公加德納帶著孩子顛沛流離卻樂觀堅強、不失夢想,最後夢想得以實現的故事。


感悟:


主人公加德納面對生活困苦,妻子的離開,沒有房子的他帶著兒子過流浪的生活!可是他沒有抱怨,樂觀堅強,永不言棄,堅定地向前跑。

他告訴兒子,“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就要努力去實現”!


電影是個典型的“美國夢”,無論你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堅持,夢想就會實現!

教育|《當幸福來敲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請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電影果真如此簡單嗎?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明白樹立夢想的重要性,但是,對於過程的艱辛,卻被自動忽略了!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美好的未來,可是,有多少人會勇敢堅持,又有多少人在中途放棄呢?


主人公在生活陷入谷底時,仍然堅持相信明天會更美好,努力尋找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而他的妻子琳達則充滿了無休止的抱怨,她對自己的丈夫很是輕蔑,認定了身邊人“你不行”,因此她拋夫棄子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去了。


儘管心碎,加德納沒有忘記一個父親的責任和義務,他沒有忘記自己兒時的夢想“要讓自己的孩子知道爸爸是誰”,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深深地知道,一個父親永遠要給孩子樹立堅不可摧的榜樣,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親決不能缺席!


於是,他利用自己對數字敏感和擅長人際交往的天賦,為自己在股票交易所努力爭取那5%的錄取機會;

面對生活的艱難,他也沒有退縮,而是引導孩子像躲避怪獸一樣躲進公廁裡,絞盡腦汁地為孩子的心靈擋風遮雨;

同時,不忘記鼓勵孩子“勇敢捍衛自己的夢想並且要努力去實現”!

教育|《當幸福來敲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蘇格拉底曾經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一個人要想成功,學會樹立夢想是成功的第一步,作為老師,我們要和家長共同合作,為每個孩子挖掘出內心深處的夢想,這就如同奧運火炬的點燃一樣,是踏上征程的第一步。


另外,我們要深知,遠大理想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努力工作才是實現理想的根本!一個人只樹立了理想,卻不付諸努力,輕易放棄的人就如同“思想派”一樣,永遠只能在平庸的泥淖裡爬行!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首先是要先打動自己,然後才能打動學生”,我們應該牢記“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教師準則,力求業務精煉,同時要為學生樹立堅持不懈的榜樣,身為老師,書畫水平很low,做事又言行不一致,家長會懷疑我們的專業性,學生自然不會信服。


在和家長溝通時,我們也要告知家長“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父母整天打麻將刷劇,孩子有樣學樣,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假如孩子在練習書畫的同時,家長在一邊能關掉手機和電視,捧一本書,那可是再多的道理說教都比不上的呢!


最後,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引導孩子面對困難“不忘初心”,除了我們自己要以身作則外,我們還可以援引《當幸福來敲門》這樣的經典電影故事,告訴他們夢想之可貴,實現夢想則需要持久的努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永遠不要讓“你不行”"我不行"這樣的限定性話語阻礙了你我前進的腳步,除了天生白痴,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均等的,為什麼成功的寥寥無幾?


日子一天天飛轉,蒼白了容顏,徒留下滿地的悲傷,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夢想?又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夢想實現?

教育|《當幸福來敲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一首許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送給大家共勉:

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

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

在臨別的門前,媽媽望著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她坐在我對面,低頭說珍重再見

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歡笑的時光,那些誓言與夢想

在分手的街邊,她緊抱住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我獨自漸行漸遠,膝下多了個少年

少年一天天長大,有一天要離開家

看他背影的成長,看他堅持與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我會笑著對他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