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要求你們本週末停止工作,強制休息!”


2月21日,一張特殊的“命令”通知,發到了成都市雙流區怡心街道公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名醫務人員手上,感謝他們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強制要求他們停止工作,馬上休息。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

醫護人員放下假期和家庭

前往了一線進行支援

今天

我們就走來了解

他們的故事

……


放下婚禮,直奔抗“疫”一線


2020年的開端,是不同尋常的,這一年,第一批90後陸續邁入了30歲人生“關口”,所謂三十而立,在中國人心目中,30歲是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而至,白衣天使迅速集結,再次逆行而上。

她是一位“90後”,她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中共黨員,她放下了婚禮,毅然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她是公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生廖雨朦

1月25日,農曆大年三十,她和“準老公”回到遠在西昌的老家,準備籌辦婚禮。可是,誰知他們剛到家,就收到了單位的“召喚令”,她和家人簡單商議後,決定放下婚禮直奔抗“疫”一線。除夕之夜,她一直都在趕路,她走路、拼車,想進了各種辦法,終於達到機場,買了高價機票,於大年初一下午返回了工作崗位。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返回崗位的她,得知公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著手建立了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她毅然遞交了“請戰書”,成為了第一批值守的醫務人員,請戰書上的鮮紅的手印代表了她參加戰“疫”的決心,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室,留給同事的是她堅定的背影和她必勝的決心。

觀察點位的工作是繁瑣的,不僅是每日醫學觀察,測量體溫,詢問健康狀況,還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關心他們的冷暖、溫飽、心理狀態。“今天感覺怎麼樣?”是她每天的口頭禪,“XX房間的XXX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要加測血糖和血壓,另外送餐要清淡點。”這是她堅守崗位期間,每天說得最多的話語,從集中隔離觀察點建立來,她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領導勸她回去休息,她總說:“我沒事,我年輕,抗得住!”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醫者父母心,即將三十歲的她或許在父母眼裡還是一個孩子,但穿上白衣戰袍,行走在觀察點上,她表現出來的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的擔當,是一名黨員肩挑責任、衝鋒在前的成熟模樣。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戰“疫”面前黨員衝鋒在前


他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黨齡的土生土長的怡心街道(原公興)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一直堅守在戰“疫”的一線,他就是公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會主席馮傑。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從組織召開冬春季節呼吸道傳染病培訓到協調組織人員開展對武漢來雙、返鄉和常住雙流前往武漢人員居家醫學觀察工作,從參加討論高速路口值守人員安排到著手打造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馮傑都衝在第一線,雖然家就在距離單位一公里的地方,但他連續工作,沒有休息過一天。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在觀察點開始接收第一批留觀旅客以來,馮傑一刻也未停下,開始統籌協調留觀人員房間安排、生活安排、醫學觀察信息記錄、上報相關數據等。他對每一項工作都特別上心,每一批留觀旅客離開他更會一一送上車。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就在這日復一日忙碌而緊張的工作中,馮傑及觀察點的醫務人員和留觀旅客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的付出獲得了留觀旅客的肯定和認可,一句句感謝的話語、一封封感恩的信、一面面讚美的錦旗,都是對他們抗擊疫情最好的鼓勵。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非常感謝服務組對我們生活需求的保障、文娛活動的開展以及心理輔導……”滯留雙流的武漢旅客華女士和聞女士還曾給雙流區怡心街道公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寫了一封感謝信並送上錦旗。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從接到抗疫任務的那一刻起,馮傑就一直堅守在抗疫最前線,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疫情期間,馮傑幾乎把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當成了家,常常顧不上吃飯就泡一碗方便麵充飢,累了就在椅子上躺下休息一會,等恢復體力後,又繼續投入戰鬥。他用實際行動保衛著這片土地,用汗水和淚水詮釋著醫者的大愛和共產黨員的初心!


答應我們要好好休息

因為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


這些強制休息令

希望你們能夠立即實行


請一定好好休息

照顧好自己

即刻執行

這個強制命令讓人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