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你喜歡住在農村還是住在大城市?

農家飛歌


題中的老人一個人住農村,不願住城市,是因為習慣了農村的一種生活,或者是為了兒女著想。俗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當一個人在城市中打工或者工作後,有了自己的房子,並且生活了一定的時間,當他老了的時候,他同樣的喜歡住在城市。

為什麼未老假設,老了以後卻喜歡住在農村,是因為農村有兒時的夥伴,有兒時熟悉的老屋,鄉間的田梗,河中的小魚,溪中的蝦和蟹,還有濃濃的鄉情。每次做夢都是在故鄉,夢中都是在老家,一切都是美好的記憶,回憶。夢與現實還是有區別地,農村的好處也說不完。如果城市有房農村有屋,房就是家,屋只是客棧而已。因為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農村的美好,可能成為不能適應的缺點,比如夜間過分的寧靜,稀疏住戶零星的燈光。落葉歸根,我們都是浮雲,化為農村的塵土。

本人認為,在城市生活久了,老了更會喜歡城市生活,因為這裡有小區,有公園,有超市,有醫院等。靜中有鬧,鬧中有樂,其樂無窮!老了怕孤單,老了怕失群,老了日子好過怕身體又不行。


手機用戶好大一顆樹


我喜歡住農村,那裡水質特好,空氣裡代著花香,很優靜,還能種各種青菜,養幾隻雞,凍天有燒火坑,很溫暖,每天一大早泡壺綠茶,各自享受生活樂趣,力所能給,小神仙,


二爺6044


住城裡,因為我的親戚、朋友、同事都在城裡,這裡有我的生活圈子,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喜歡熱鬧,購物,住院,上衛生間,取暖,子女照顧都很方便,大姑和大姑父80歲自己住在和美建材城,新城區西邊,隸屬喀喇沁旗,據市區和醫院都很遠,有一天凌晨大姑父病了,打不到車,子女不能馬上趕到,大姑用自行車推著大姑父走,中途大姑父還從自行車掉下來一次,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有錢也花不出去,我愛人的大爺在城區附屬醫院附近住,半夜突發腦血栓,打120,及時送到醫院,大夫說再晚一點就栓住了,所以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多方考慮。


紅山小丸子


我是2016年退休,退休後就一直在農村生活。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七四年高中畢業回村,當時正值學大寨運動,選用年輕幹部,18歲的我就當上了生產隊的隊長。剛進入社會的我,連做人的道理也不懂,更不要說一個隊的生產經營,一百伍拾多人的生活問題交給一個毛頭小子,有多少人懷疑能不能行?好在有個付隊長是種地的老把式,盡力的扶持,好在我沒經驗有股闖勁,寧是把一個最差的生產小隊邁到了前位。七八年的高考,我有辛錄取,又進入學校,三年學習後畢業,我分配在本鄉工作,又開始了農村工作。整整三十五年,我沒調動工作單位,由原先的民政助理員,熬到正科級幹部。我親身參與了由人民公社演變到現在的鄉政府,我親身經歷了計劃生育,徵糧徵稅徵提留年代的困難,也親身經歷了免稅免提留農民的歡喜,也看到種地有了補貼,農民也發放了養老金,困難戶享受低保政策的優惠。熱愛農村,熱愛農業,熱愛農民的思想在我心中生根。

我也在縣城買了房,退休後本應到城市養老,可偏偏這時候村中原任支部書記辭職,黨員大會眾鄉親擁護,選舉我又擔任了黨支部書記。擔任支部書記期間,我做了很多工作,雖不能說很好,但問心無愧。2018年換屆,我又以全票當選,但我沒有再連任,只當了副書記予以扶持,因為我覺得自已已老,缺乏了年輕人的朝氣,農村的發展,應該寄希望於年輕的一代。

我依然要住在村裡,我要儘自己的餘力,和鄉親們一道,經過更加的努力,把自己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麗和富裕!





李增喜3


我是濟南長大濟南工作濟南退休,沒有上山下鄉,因而沒有在農村生活過。但是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同事,是從山東曲阜農村出來的,早我五六年退休,現在一直生活在濟南。有一次我問他,有些人退休後都願意回農村老家安度晚年,你沒有回老家的打算嗎?他說在城市生活了大半輩子,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三甲醫院,回農村真的不適應了。農村老房子漏風撒氣,冬天根本沒有辦法住,小地方東西一點也不便宜,幾乎沒有像樣的醫院,你嫂子上次開刀住院,如果在農村可能就耽誤了。反正我是沒有回農村老家的打算。我感覺他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列甲陳兵


剛剛哭了半天,好不容易平靜了,一個人靜靜的躺在床上,又情不自已的流起了眼淚,抽泣著。

三個小時前,得知奶奶今天差點去了,幾百公里外的我頓時哭得泣不成聲,不顧手頭的加班工作,我亂了慌了。聽母親說看明天具體情況,現在還不好判斷,可是我的心就是停不下來,儘管上班很累了,很困了,但是我翻來覆去,想來想去,還是情不自禁,腦袋裡全是各種假設的場景,淚水與鼻涕亂作一團。

我是農村人,一個大山溝里長大的農村人。從小就是奶奶帶大的,她對我很重要。她生於舊時代,一輩子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儘管已經八十歲了,但是每天還是幫忙打理家裡的一些農活兒,餵豬,割豬草,種玉米和白菜,幫忙做飯等等,從來沒有一句怨言,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後代,總是默默地付出,自己身上的病痛,也是一直忍著,讓人揪心。我真心希望明天不要到來,我不想聽到不好的消息。

如今的我,一個人身在他鄉,外面沒有一個真心的人,受委屈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家鄉和家鄉人,就是奶奶。經常做夢夢見家裡的那一片片土地和山丘,那天白狗和那隻花貓,那條清澈的小溪。我覺得我就是很土,我就算是在外讀書這麼多年,還是一副農村人的樣子,但是我很樂意,因為這是我的家鄉,養育我的地方,這樣裡有我最親的人和最美好的回憶,我不會忘本。

你問我願意回農村生活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回家做準備,我離不開家鄉,更離不開親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那故鄉的雲,為我撫平創傷!






情感展覽館


謝謝!農村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每看到農村的一草一木,便觸景生情地回想起小時候的情景來,使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老了以後當然喜歡住在農村了。

農村的空氣非常新鮮,早晨起來在鄉間的小道上遛遛,既欣賞了美麗的風景,又鍛鍊了自己的身體。

農村雖然比不上城裡那稠密的人口,但有很多是從小在一起長大的人,還有很多親朋好友,每天出去有說有笑覺得非常快樂。

不過,為了不讓兒女們擔心,老了以後又不影響兒女們正常工作,住在城裡也是可以的,每個做父母的也都應該體諒孩子們的心情吧!


平凡的我pfdw


我看還是農村老人住農村,城市老人住城市,這也是一種習慣,要打破這種習慣,對老人來說是一件麻煩的事,因為生活了一輩子的環境,你要她改變,心裡很難承受和適用,生活上也會遇到困難!

我記得我媽這是這樣,她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雖然農村苦,她還是喜歡農村,有一年我好不容易說服她去城裡住,雖然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到頭來她還是吵著回農村,我只好把她送回去!

老人要改變生活習慣真的很難!這與經濟也有一定關係!但不是絕對的!


嚴章忠


當我老了以後,不是我喜歡住農村就住農村,喜歡住城市就住城市,而是我個人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我必須住在城市。

我和愛人現居住在內蒙古包頭市,愛人已經退休多年,我是2017年3月份辦理的退休手續。


我的生活圈子在城市,這裡有一個單位的同事、有一個社區的鄰居、哥哥、姐姐、弟弟都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孩子們也都在身邊,相互之間都有個照應。

我們社保、醫保都在這裡,限制了我們老了以後到農村居住。

當我們老了,身體健康問題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居住在城市裡,有個頭疼腦熱的毛病,不管白天或者夜裡,撥打120急救電話,10多分鐘左右急救車就能夠接我們去醫院。如果是在農村,遇到這種情況,120急救車可就沒有城市這種優勢了。


我岳父住在農村,生前身體一直健康,臨終前幾天患心梗在鄉衛生院住了幾天院,在沒有徹底痊癒的情況下就出院回家靜養了。沒過幾天,一天傍晚突發心梗,他的大兒子抱住他,無奈地看著老人離世。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城市裡,至少可以保住性命。

我們單位有一位70多歲的同事,也是半夜裡患了心梗,救護車把他拉到醫院,及時做了心臟撘橋手術。從做手術至今1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身體還非常健康。

在城市生活,衛生、交通、購物、娛樂、居住環境、文化氛圍等等都已經習慣了。如果突然到農村去住,肯定會有諸多的不適應。

題主的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我不是說農村不好,我也沒有詆譭農村的惡意,我只是客觀地說出了本人的現實情況而已。


農村空氣好,勞動人民善良和藹,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年四季都是鳥語花香,只是條條框框的約束,當我老了以後不能夠選擇到農村去居住。


守望寫作小園


當我老了的那一天,我想住在農村裡。

清晨,一縷金色陽光灑在炊煙裊裊的村莊裡,給這寧靜的村裡帶來一片生機,隨著拖拉機的轟鳴聲,有早起的村民開始上山勞做了。

果園裡,有果農站在果樹旁,像欣賞自己的孩子一樣看著修剪過的果樹,憧憬著秋後滿滿的收穫!

一塊菜地旁,有幾位婦女正在平整土地,為播種蔬菜做標準備,聽著她們爽朗的笑聲,看著她們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笑容,我的心也跟著活躍起來!

村外路口邊,一群上學的小學生等在馬路邊等待著校車的到來,他們是父母的希望,祖國的花朵,末來我們的國家強盛就希望在他們身上。

農村,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農村,沒有城市繁華與喧鬧,也沒有城市的擁擠,但我喜歡它的寧靜,喜歡它的一切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