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疫”路同行 微光成炬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有醫護衝鋒在前 有黨員堅守崗位

有教師一線助陣 有學生請願奮戰

……

一縷縷春風般的溫暖

驅散了二月的寒意

一篇篇真實的文字

記錄著那些平凡和不凡的戰“疫”時光

↓↓↓


01每天對親人和朋友都有很多想念卻無法說出,也非常想念家鄉的小吃、辣椒,待抗疫勝利,我要好好吃它幾斤!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時 間:2月2日

地 點:湖北·鄂州

餘忠福,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感染科護士,90後中共黨員。


今天是2020年2月2日,一個特別的日子,依然清晰記得1月27日下午三點多,在科室值班的時候收到醫院黨委批准我去湖北的通知,我迅速交接好手上的工作。雖然報名時已做好準備,但還是難免有些慌亂,感動的是,院領導立刻為我們第一批援鄂隊員召開動員會議,給我們加油鼓勁!

得知我支援武漢的消息後,無數親朋同事送來關心與祝福,最多的還是不解我為什麼要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前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及醫護人員,在入黨宣誓和許下醫學生誓言的那一刻,就隨時準備好了,現在是我該前行的時候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短短的幾天像過了好幾個月,每天都能收到大家的關心短信及問候,心裡很溫暖、眼眶很溼潤。為了有健康、強壯的身體去戰鬥,我們時刻都不敢鬆懈,白天護理新冠病人、晚上自我隔離及自我預防。

每天對親人和朋友都有很多想念卻無法經口而出,也非常想念家鄉的辣椒、還有小吃等等,想想心裡就美了很多,等我們戰勝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要好好吃它幾斤,嘻嘻。


02終於,我的心也放下了,周圍傳來的哭聲與笑聲都將是我在這個特殊時期永遠銘記的溫暖瞬間。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時 間:2月6日

地 點:貴州·天柱縣高釀鎮邦寨村

許釗,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駐天柱縣高釀鎮邦寨村第一書記。


今天,原本同往常一樣走訪排查群眾,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制止群眾聚集等等,沒想到突然接到消息,一位村民的妻子馬上要臨盆生產了,村民叫龍守華,一家人已經著急壞了,村裡的生產條件極差,為了防範疫情,縣裡全城紅燈,所有載客交通都停運了,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我思考太多,當機立斷決定自己開車送他們一家子去醫院。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雖大雨瓢潑,但路上還算順利,接上村民一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開往縣人民醫院,到達醫院不足半小時,龍守華的妻子便產下了腹中的孩子,母子平安。終於,我的心也放下了,周圍傳來的哭聲與笑聲都將是我在這個特殊時期永遠銘記的溫暖瞬間。


03懷著沉重而複雜的心情,我也只能用文字給我的學生力量和勇氣……平淡中的堅守,平凡而暖心。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時 間:2月7日

地 點:貴州·畢節

金春,畢節金海湖新區梨樹鎮二堡小學教師。


從疫情爆出新聞以來,不免十分擔憂。每天,不時關注班級群和校群,打開微信朋友圈和訂閱號,有關病毒的各類信息鋪天蓋地,似乎所觸碰到的手機屏幕也沾滿了病毒。不是說不扎堆嗎,開學了就不得不扎堆的呀,學校不大,學生又多,如何防控病毒呢……想到此處,便憂從中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懷著沉重而複雜的心情,我也只能用文字給我的學生力量和勇氣,每天在班級群,我一遍遍仔細瞧家長髮來的孩子監護人及所有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信息,排查工作之餘對學生家庭又多幾分瞭解……特別對於與疫情地有接觸史的,更是要摸清方方面面的情況,包括人員及聯繫方式統統得落實到位,一家人以及所接觸的疫區親人都無症狀就放了心。

“最近儘量不要出門,避免感染”“觀察期未過,千萬別去接觸任何人”與家長通電話,除了聊聊孩子們怎樣度過寒假,還有千叮萬囑,家長千謝萬謝互道保重,彼此也都很暖心。


04今天,是元宵節,因為兩點一線的忙碌,直到閒下來我才從朋友圈的祝福中知曉。此刻,願我們都能平安回家。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時 間:2月8日

傅小云,博士,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


今日,我們同往常一樣,每天6:30起床,7:10一輛公交車會準時將我們送到醫院上班。早已習慣了熟練地穿防護服,現在穿一套防護服,不會超過10分鐘。對著鏡子照一下自己,調整好護目鏡,推門坐電梯上五樓,左拐便可進入RICU。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一共8張床,居於內科大樓的5樓,早上8:00,護目鏡下的世界是朦朧的,我會走到每個患者身旁,看看鎮靜藥是否停了,喊一下患者,看是否清醒,湊近看看監護儀,呼吸機參數,隨後是瞭解出入量,今晨的血氣、生化檢查,一上午忙下來,已經過了13:00。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今天,又與往常不一樣,是元宵節,我從朋友圈的祝福中才知道,這段時間兩點一線心無旁騖。鄂州市中心醫院給我們準備了元宵,平時在家是不吃的,而在今天我連湯都喝乾了。

含淚在群中敲下如下文字:“諸位貴州援鄂重症組同仁,今天是元宵佳節,大家放棄小家為大家,全力奮鬥在抗疫最前線,我與姚歡護士長,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祝我們的家人身體健康,元宵快樂!

我們是國難時刻的逆行者,我們為阻遏疫情衝在最前線,這必將是我們人生最值得書寫的濃重一筆。最後,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平安回家。


05疫情形勢的嚴峻,令我寢食難安……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無論是做好防疫服務還是資助捐款,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時 間:2月10日

地 點:貴州·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

張霞,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分院學生黨支部書記。


今天是韭黃村的鄉場趕集日,因為這場疫情,讓往日熱鬧喧囂的鄉村集市變得格外冷清。早晨,我像往常一樣來到值班卡點韭黃村打油路口,開始了常規進出本村人員及車輛登記、體溫測量、入戶宣傳等日常防疫工作。韭黃村4個自然村9個出入口,因位於白巖鎮的中心地段,周圍村寨密集,人員眾多,特別是緊鄰餘官村(2月6日餘官村劉某某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所以這個關鍵卡點從2月6日起實行24小時嚴防嚴守輪流值班制。

在執勤的過程中,有一村民試圖從小道進入村子,還好一名志願者立即騎著摩托對其進行堵截,整個上午除了熙熙攘攘出村辦事的村民外,無一外村人員進入本村。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中午,韭黃村黨支部書記楊守亮和村主任楊守憲來到卡點探望我們執勤人員並瞭解卡點排查情況,我們收到了愛心人士捐贈的方便麵一箱、礦泉水一件。


疫情形勢的嚴峻,令我寢食難安,作為一名黨員我今天也積極向村黨委捐贈了666元人民幣,寓意祖國勝利、抗疫勝利。

“春已至,花已開。”希望這一場戰役早日結束,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人,都值得我們點贊。


06自疫情爆發起沒休息過一天......記不清疫情開始至今吃了多少桶泡麵,但每一桶泡麵都吃得很開心。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時 間:2月13日

地 點:貴州·清鎮

黎代權,貴陽學院食品與製藥工程學院16級本科生。


第一次聽到疫情信息是農曆臘月二十八,並於當日處理了一起口罩漲價的投訴,次日貴州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消息傳開,隨之是中午的緊急會議以及口罩和一次性醫用手套地發放,看著每日上升的確診人數,心中開始有些慌了。17年前的非典,我還年少無知,是世界保護了我們,17年後的今天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保護世界,疫情防控我責無旁貸。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自疫情爆發起沒休息過一天,為了避免個別商戶打擦邊球,經常晚上巡查,害怕一點疏漏導致疫情趁虛而入。由於口罩短缺,一個普通的醫用口罩總是用酒精消毒後再繼續使用,往往得用4、5天才捨得丟掉,只願自己少用一個能給武漢人民多貢獻一個。


記不清疫情開始至今吃了多少桶泡麵,但每一桶泡麵都吃得很開心,也不記得每次晚上加班結束的時間,但站在防控的一線上我很開心,因為我的微薄之力能給疫情防控添一份保障。天氣很冷,街道也很冷清,但是共同抗疫情的心卻使我們炙熱。我們眾志成城定能滅疫情於無形。雖然在實習,但是這次的實習將讓我永生難忘,也是我最值得驕傲的時刻。


07醫療隊員表現出的工作熱情,讓我深深感動,陌生的環境,彼此並不熟識,卻配合無間,大夥的目標是一致的:病人最重要,救治最緊急。


時 間:2月15日

地 點:湖北·鄂州

左石,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貴州援鄂醫療隊隊員。


凌晨2點,運送160噸重要生活物資的14輛大卡車抵達鄂州。車上滿載著安順市支援鄂州市的生豬、牛肉、白條雞、韭黃、白蘿蔔、香菇、雞蛋等,其中13輛車的物資全部投入到鄂州主城區,還有一車,送達貴州援鄂醫療隊駐地。


凌晨3點,我們組織醫療隊黨員先鋒隊和志願者,等在駐地大門。這時的鄂州大風大雨,大家連雨具都沒帶,用衝鋒衣把帽子一拉,就是“雨傘”,大夥擼起袖子,熱火朝天,那股子幹勁啊,從心底蔓延開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我在武漢,想念家鄉的辣椒……這一篇篇日記,太真實了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物資的到來,體現貴州各地對我們在抗“疫”前線醫護人員的關懷,很多細節體貼入微,讓我們這些在前方“戰鬥”的人沒有顧慮,沒有擔憂,專心抗疫。我們的心,好熱;血,滾燙!


白天,鄂州下雪了,還有冰雹子。白茫茫的一片。我們一線的醫務人員冒雪前行,他們眼中,無雪景,只有被雪粒子覆蓋的雷山醫院,醫院一病區50張病床已經收滿。醫療隊員表現出的工作熱情,讓我深深感動,陌生的環境,彼此並不熟識,卻配合無間,大夥的目標是一致的:病人最重要,救治最緊急。我們不懼嚴寒,我們不畏風雪,我們不怕困難,我們只願奮進再奮進,幫助鄂州新冠肺炎患者早日康復。


我們共同祈禱

冬去春來 人人安康

祝福每一個抗“疫”勇士

都能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