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鄧州市“逆行者”講述馳援“雷神山”經歷

鄧州連線網 訊(編輯 石青源)為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無數建築工人爭分奪秒、晝夜施工短時間內 “雷神山”拔地而起成為抗擊病魔的醫護城牆在“雷神山”建設大軍中!

有這麼一個鄧州人。他在武漢經歷了數天不眠不休的“戰鬥”後,又從這個城市中悄然退出。他是“雷神山”建設者,我市的一名普通群眾——鄧州裴營鄉劉樓村村民劉延運。

劉延運自2011年就在京冶華誠有限公司工作,是該公司鋼結構施工員。根據中建三局集團總公司的統一調度,承建北京延慶冬奧村的京冶華誠有限公司需緊急抽調技術人員火速支援建設武漢雷神山醫院。2月1日凌晨,春節放假期間,一直“宅”在家中的劉延運,在接到公司的安排後,沒有片刻猶豫便接受了工作安排。劉延運的愛人王建香在聽到丈夫的電話內容後也第一時間表示支持,“去吧,武漢疫情需要咱們,當義不容辭,家裡小孩、父親有我照顧。” “知道愛人雖然這樣說,但肯定也有很多藏不住的擔心和牽掛。謝謝她的支持。” 劉延運說道。

暖心!鄧州市“逆行者”講述馳援“雷神山”經歷

2月1日上午,劉延運與同行的南召、方城等縣市共26人一行從南陽出發直達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基地,負責鋼結構作業工序。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17時到達後,劉延運簡單洗漱、消毒,花了10分鐘左右的時間吃過飯後,18時,便和工友到達了施工現場。現場機械設備全部就緒,他們隨即便開始緊張的施工作業。劉延運告訴我們:“現場一片忙碌的場景,大家心裡都清楚,現在身上挑著重擔,我們是與時間和死神賽跑,早一天建成就可早入駐治療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挽回一條生命。”劉延運說,從2月1日晚上18時,他們一直施工到2月2日晚上18時,這一干就是24小時,工作強度很大,但沒有一個人說要休息或退縮的話,大家的共同心願就是抓緊施工,儘快讓醫院投入使用。

在施工過程中,為了趕進度、節省時間,早中晚三餐也是輪流排隊去吃,吃過飯每人簡單小歇10分鐘左右,就立即又奔赴工地,如此循環往復。在施工建設中,有著多年的鋼結構施工經驗的劉延運,還結合現場實際,嘗試創新出一套既簡單又省時間的鋼結構工作方法,一改往常傳統作業步驟,節省了大量安裝時間,得到了周邊同工種施工人員的推廣使用。2月3日下午18時,武漢突然下起大雨,這給本來就時間緊迫的工期增加了難度,但“雷神山”建設者們毅然披著愛心團隊、人士支援的雨衣,繼續施工,絲毫不敢停頓。“在武漢的這段時間,我也沒有時間跟家裡打電話。為了讓他們放心,我每天會在吃飯間隙發一條朋友圈,用這種方式告訴他們,我在這邊一切都好。”劉延運說,“有的時候工作強度太大,我們都會在工地上隔空給對方鼓勁兒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簡單的8個字,卻支撐著我們24小時連軸奮戰,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快一點,再快一點。”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正是這種團結奮進的力量鼓舞著8000餘人的“雷神山”現場建設者他們爭分奪秒不斷刷新著著“中國速度”!“在施工現場,同樣每天有好多愛心團隊、人士通過捐贈、電話、網絡視頻等行為支援每一個建設者,大家每天都深深感受著來自千千萬萬的人給予的力量。”劉延運激動地對記者說。2月5日8時,當完成自己負責的全部工程任務後,劉延運和南召、方城等26名援建者才退出工地現場。退場時,經體檢合格,由“雷神山”醫院現場指揮部開具介紹信,這26名老鄉於2月5日14時返回南陽。我們也為英雄準備了簡短的歡迎儀式,2月5日18時,劉延運在接受完檢查登記、消毒後便開始了居家隔離。

2月7日上午,鄧州市裴營鄉政府、衛生醫療部門、劉樓村委等一行人帶上慰問品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看望了他。2月15日上午,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氣溫驟降,下起雨雪。市委市政府專門派人到劉延運家看望慰問,詳細詢問了一家人的生活情況,並囑託隨行的裴營鄉政府、醫療部門做好隔離期間日常生活服務。劉延運站在樓上向大家表示了謝意:“我只是名普通的建築工人,從沒想過做英雄,這是我的本職工作,感謝家鄉對我們的關照。” 面對突發的疫魔正是有無數個這樣的人抱著必勝的信心無畏地奮戰在戰“疫”一線勇往前行,與時間賽跑用雙手撐起了生命的重量才有了我們面對疫情的眾志成城向英雄們致敬!

源自:馬文濤 鄧州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