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強調“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湖北拿出新“武器”

撰文 | 高語陽

隨著湖北省疫情防控到了新階段,“大數據”的應用被越來越多地強調。武漢《長江日報》稱大數據是科學精準防控疫情的重要新式“武器”。

2月20日,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前往武漢市公安局,著重瞭解大數據在武漢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他在督導時說,打好武漢保衛戰,必須堅持科學防控,重視推動依靠經驗決策向依靠大數據決策轉變。

同一天,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在專題調度會上表示,現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到了“腹地”,流行病學調查成為阻擊戰的重中之重,要強化科技手段,充分依靠大數據。

就在前一天,2月19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應勇也前往武漢市公安局,他強調,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前方戰“疫”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

陳一新:領導幹部要心中有“數”

陳一新在武漢市公安局分別去了疫情防控總指揮部、新聞輿情中心、執法監管平臺。

陳一新強調“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湖北拿出新“武器”

他在講話中表示,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心中有“數”,把疫情防控統計數據搞準搞實,不能有任何的水分,不能有任何的瞞報,為科學判斷疫情發展趨勢、打好武漢保衛戰提供科學依據。

他強調說,疫情數據的背後就是群眾的生命,就是政府的公信力。疫情數據不準確,誤導決策,貽誤戰機,危害極大。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對於人命關天的疫情數據,必須實事求是,切不可有絲毫馬虎。

如何心中有“數”?陳一新指出,打好武漢保衛戰,要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手段,建設一個及時、精準、高效的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應收盡收”,實現指揮系統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

  • 一方面,要綜合公安、衛健、疾控、社區等各方資源力量,打破數據壁壘,把疫情大排查的海量數據收集彙總起來。
  • 另一方面,要依託大數據平臺,開發更多便捷有效的智能化疫情防控途徑和辦法。
    比如,建立全市統一的返漢人員信息平臺、社區疫情管理平臺、市民測體溫平臺等。
陳一新強調“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湖北拿出新“武器”

有了大數據接下來如何工作?陳一新說,打好武漢保衛戰,必須堅持科學防控,重視推動依靠經驗決策向依靠大數據決策轉變。

陳一新表示,要深化數據分析。加強疫情研判,分析發展趨勢,及時發現問題和薄弱環節,找到防控工作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採取對策舉措。

同時,要強化醫學分析。重視發揮醫學專家團隊的專業優勢,加強對疫情階段性特徵的分析研判。

應勇:形成數據信息閉環

就在前一天,2月19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前往武漢市公安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他在武漢市公安局指揮大廳聽取公安疫情工作彙報,還視頻連線了東西湖分局吳家山派出所民警。

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被注意到出現在這次督導活動中。據瞭解,孫力軍是中央指導組成員之一,而且他赴武漢已經有一段時間。

2月10日的《新聞聯播》畫面中,在習近平總書記與湖北一線指導組連線中,孫力軍出現在會場。

陳一新強調“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湖北拿出新“武器”

前排右一為孫力軍

孫力軍是公安部分管治安工作的副部長。值得一說的是,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同時,公安部也開展了內設機構改革,其中,建立了公安部大數據中心和備份中心,專門致力於公安大數據的發展。

2月19日,孫力軍與應勇一同在武漢市公安局督導工作。應勇在督導時也強調了大數據分析技術。他說,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加強多元數據的集成、研判、應用以及推送、處置、反饋。

應勇還表示,要著力推動形成數據信息閉環和收治工作閉環。在大排查的基礎上,形成“篩查甄別-轉送救治-康復出院”工作閉環。同時,進一步發揮公安幹警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統籌整合公安、衛生疾控、市場監管等部門力量,組建最強有力的流調收治隊伍,及時對“四類人員”清收轉送。

王忠林:“像打仗一樣,現在到腹地了”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也“吹響”了大數據工作的號角。

陳一新強調“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湖北拿出新“武器”

2月20日下午,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主持召開專題調度會,市長周先旺、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立山均出任。他在會上部署了新任務,要求20日當天實現存量核酸檢測清零。

王忠林說,進入這個階段,流行病學調查成為阻擊戰的重中之重,“就像打仗一樣,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現在到腹地了。”

如何開展好流行病學調查呢?

王忠林說,要強化科技手段,充分依靠大數據、雲計算支持流調;強化運用結果,緊盯確診病人,嚴密防控密切接觸者,形成防控閉環,才能真正把傳染源切斷堵住。

在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看來,這也就是說,武漢疫情防控已經進入腹地,科技手段尤其是大數據要作為新式“武器”發揮作用了。

資料 | 湖北日報 長江日報 武漢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