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農民,當年沒交社保,要求每月發400元養老金,合理嗎?

用戶597687969698


以下是轉述題主的另一個問題的本人回答,大同小異,莫說400,一千都不多。

大家好,我是蔚然之風,一名正在成長的新農人。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下個人的看法,給農村老人提高養老金,是社會保障日益完善的表現,可以說合情合理合發展,從兩點來看。

一、從社會價值的創造來看

農村老人沒有交過社保,這是時代發展的侷限性。社保是民生保障,哪怕早期的很多工人都很難交社保,為什麼呢,只是國家還不夠富強,慢慢的所有的工人全部納入社保,退休生活有了保障,這從制定到少數開始施行再到全民普及,這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有工作崗位創造了社會價值,農民也是一種職業,也是社會價值的創造者,我們很肯定這一點,那就社保來侷限養老金的增長是社會保障的狹隘。因為,至今沒有針對如何更好的讓農民參與社保的措施與途徑。

也許有朝一日,會通過耕種土地的年限來折算等價的社保數額,從而提高農民的養老金,這是對農民職業的尊重,因為民以食為天。

二、從養老條件來看

農民沒有退休兩字,我國也進入老齡化,交過社保的到退休後,可以享受政策的保障。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過體會,退休的比在職的年輕人工資要高很多,有行業的區別,更有同行業的無奈。

我們倡導同工同酬,你也許會說這是比例與制度的問題,不錯,關於民生保障不就是在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中完善起來的。

也許,不無可能將來退休年齡乾脆一刀切,比如65為界,不管你什麼職業,只看年齡,全民一個標準一個養老制度。不曾奢求你不解,只求你對農民的理解。

所以說,隨著社會越來越重視,一直都有關於農村養老制度的研究探索,給農民提高養老待遇,是合理的,是民心所向,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蔚然之風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這個要求目前來看很難滿足,目前國家是允許一部分老年居民免費領取基礎養老金,但並非是統一的每月400元。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有一些農民當年沒交社保,要求每月400元的養老金,合理嗎?

不交社保,無法領取養老金

對於農民來說,目前可以參與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只有參加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能夠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

如果你沒有參保,反而要求國家給予每月400元的養老金,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實現。

因為參加社保是權利和義務相對等的,只有繳費了,60歲後才有資格領取養老金,國家不會免費發放養老金,所以對於這部分農民來說,想要不勞而獲得到養老金,這是不現實的,目前也沒有這樣的政策安排。

允許符合條件的人不繳費,領取基礎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在2014年由新農保和城居保合併而來,2014年的時候,國務院下發了一份意見,當時對於一部分人是給予了免費領取基礎養老金的待遇。

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對於在新農保制度實施已經年滿60歲的農民來說,可以不用繳費,從2014年的意見印發起,免費領取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由各地政府來制定標準的,全國有一個最低標準,就是每月88元,各地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有高有低,不盡一致。

高的地方像上海已經達到了每月1010元,低的可能不足100元。

這部分老年居民是可以免費領取這部分基礎養老金的,具體能領多少錢?就要看他們所在地方的基礎養老金的高低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制度安排,是因為這部分老年居民,他們之前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個貢獻的價值是不能忽視的,所以國家給予的特殊的安排。

但是如果說你是不符合條件的農民,也想要免費領取養老金,而且還要求每月400元,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我沒文化,路過就隨便說兩句吧,工人上班不是義務的,每年每月可拿到該有的報酬,自己繳納部分社保費用,由用人單位負責一部分,所以退休後領取退休金是當然的,對於一個農民來說,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農民,我個人認為應該給他們養老金,1.農民種了幾十年的地,交了幾十年的公糧給國家(必須完成且無償的),另外每年完成每畝地六.七百斤的訂購糧(稻穀,比市場價低之又低的價格,必須完成的),請問交了幾十年的公糧和訂購糧的農民不可以領取養老金嗎?如果工薪階層每月只拿到國家規定的最低保底工資去工作,你們會願意工作嗎?我相信不會,就如上了年紀的那一代農民根本無法選擇,換位思考之後再發表言論吧,上面只是個人觀點而已。


不與瘋狗計較


不想得罪農民朋友,但還是不得不說農民要求不合理,目的是讓農民面對現實。

為什麼說,農民不交社保,還要求每月發放400不合理呢?

如果發錢給農民是政府財政行為,那就不能僅僅是發錢給農民了,全國所有人都要一視同仁,因為政府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政府,國家財政的錢都是每一個納稅人的錢,拿全民共有錢財,單單發給一部分人,顯然不靠譜。

如果用保險公司的錢發給農民,那就更不靠譜了。保險公司的錢,是所有參保人的錢,怎麼能拿參保人的錢,發給不參保人呢?這不等於參保人給不參保人交養老金了嗎?有人說,也不都是參保人的錢,裡邊還有企業和政府(公務員)交的錢。實際上,政府和企業給交的部分,也屬於職工幹部所勞動回報的一部分,只是按交保險的形式支付的。就是說,他們應得l00元,80元用工資支付,剩下20元被交保險。

很多農民說,職工交保險了,但有好多年沒交保險,卻為何視同交保險了?農民交那麼多公糧又怎麼說?

農民交公糧不是白送給國家的,交公糧只是國家要的糧食上交數額,而不是無償要的糧食,農民交多少糧,國家按價付給多少錢,互不相欠。

但工人不同了。工人本來應得工資100元,但國家只付給80元,其餘20元留做工人養老金。那時,工人退休金由企業計發。

隨著改革,退休工人都交給保險公司,企業不再扣除工人養老金這一塊了,有的代繳給保險公司,有的直接放給工人,由其自已上繳保險公司(如臨時工等)。

可這遺留一個問題,即工人以前被企業扣留的養老金怎麼辦?是不是得返回給工人呢?所以,國家就不返了,那期間就算你交了保險了,由國家來填補缺口。由此可見,視同交保險,不是工人空手套白狼,那是工人提前交的保險金。


遠山344


農民交了幾十年公糧養活城市人口和軍工,現在也一直控制糧食價格,給農民一個月400養老一點都不多。一般城市人口除了自己工作繳了一點社保,還為國家做什麼貢獻?還享受著大批國家福利和基礎設施。


龍嘯飛羽


不交養老保險,還想領取養老金,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就像買東西一樣,你沒有錢,東西你放下,還有農民你一天遊手好閒不去種地,地裡會長東西嗎?只會長草出來。


老君山上萬年青


養老金的錢不全部是個人交的錢,八七年實行交養老金政策之前,全是國家財政支出。農民也同樣納稅交公糧,也應視為國家交了養老金。之後沒有農民和個人交養老金的政策,這是厲史問題,應分階段性解決。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是八七年養老金政策出臺前納稅人,理應得到養老金。


用戶6837974857503


我國經濟發展是借鑑原來老大哥的模式,那就是犧牲農村部分利益,換取城市的發展,也就是農業資助工業發展的模式,在幾十年發展中,農民利益是被忽視的,歷史上農民一天掙得工分也就是幾分錢一毛錢,但是城市居民有正當工作的話,一天收入也會有1-2元錢,還會有糧票布票油票和肉票,生活與農民是冰火兩重天的。這就是人為 的城鄉差距。

人為的城鄉差距,造成農民老了只能依託子女,而城市 居民也是沒有繳納養老金的,在實施繳費以後,卻實施一種等同於繳費的政策,可以獲得養老金,農民卻沒有這樣的幸運,畢竟財政力量有限,不可能承擔龐大的養老金支出。

但是隨著財政收入增加,農村養老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開始向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貼,農村叫一百元錢,實際上已經超過百元,80歲以上老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獲得300元以上的生活補助,可以解決老人的生活費問題。

這是工業反哺農村的最典型例子,

現在農村也在繳納養老金,那就是每年100元錢,以後老了,也可以拿到屬於自己的養老金,雖然數量遠低於城鎮職工養老金水平,但是有國家補貼在內,基本上可以完成自給自足的低水平生活,這不是養老金,而是作為一種生活保障,也算是國家對農民的一種照顧,一種幫助,政策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實施,而不能超越財政承受力。,

錢雖然不多,但是這是對歷史遺留問題的一種補償,應該說是合理的,至於一個月多少才合理,很多時候具有攀比心理,是無法滿足一切人的訴求的。

一個月400元養老金,在發達地區年齡大一點的老人已經是有了,但是在欠發達地區,是無法達到這一水平的,

社會最忌諱攀比,也最忌諱永不滿足,


杜坤維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是不合理的。不勞而獲的事情,最好想都別想。

首先,目前的情況,以我們這裡為例,我們這邊是年滿六十的老人,可以獲得養老金。但必須是你繳納過養老保險,以多繳多得的原則。按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合理發放養老金。

但有一個問題是,農民大多數都沒有錢繳納養老保險,怎麼辦?答案是,按法律來,多繳多得,不繳基本沒有養老金。沒有錢可以少繳費,我們這邊是最基本的,交三千塊錢,農民可以每個月領取一百塊錢,或者一百多一點。每個地區情況都不一樣。當然你也可以多繳費,這樣可以多領取點。

不繳費,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任何人都是得不到補助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十分謝謝!


農民大慶


雖然沒交社保,而他們的貢獻卻高過社保費,交公糧,交稅收,義務挖河捕路,可以說他們為了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國家的一切都有他們的血汗,不求回報,也不要扁低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