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汽車價格會出現大幅度的優惠嗎?

修車人玩車


這個誰也說不定,本來汽車行業在去年年底開始有一點回暖,開年又經歷了這件事,現在說真的有利有弊,利對於後期公共出行大家更在意了,弊端,對於經濟的衝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5a0000e32ab0f5e792\

今朝忘明日


我是梅孝東,一位讓生意和說話變得更高效的自媒體人。歡迎你的關注,同時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疫情過後,汽車價格會出現大幅度優惠嗎?我覺得這個短期來看,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優惠。我認為主要有這幾點原因。1、從購買汽車的C端客戶剛需角度來看。此次疫情,基本上每個人都被隔離在家,沒有上班,大部分人都沒有收入。所以疫情過後,人們主要是去抓收入,而不是去購買汽車🚙。需求不是很大,到4S店買車的人少,價格再優惠也少有人買。所以我覺得價格不會有大幅度優惠。2、從4S店以及廠家為代表的B端來看。此次疫情給很多汽車廠家以及4S店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要購買汽車的,早在年前就已經購買了,所以庫存啊這些應該都不是很多。加上疫情影響,汽車廠家沒有開工,就沒有新的汽車生產出來,沒有供給,價格也沒有優惠。4S店也一樣,沒有人到訪,汽車也很難賣出去。3、從社會大環境來看,一月和二月全國經濟都比較萎靡,甚至停滯。購買汽車是一個家庭或者公司佔比比較大的支出。收入沒有了,也沒有心思去購買汽車了。 以上是我個人不成熟的分析,請大家多多指正💐


90後梅孝東生活VLOG


疫情過後汽車價格很難大幅度下降。最會跟風的就是商人,前幾天網上出現加油站關閉的謠言,很多人在降價前一晚去把油加滿、降價後謠言不攻自破。這次疫情也是如此,疫情導致工廠延遲上班、下游配件產能不足,汽車產能也會受限制,短時間難以恢復。


這段時間沒有私家車幾乎是寸步難行,城市裡公交車停運、部分城市長途客車也停運。而疫情期間即使公共交通全面開放,乘坐的人也不會多。這個時候私家車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上下班方便,家人乘坐也不用擔心被病毒傳染,更安全一些。而已經擁有私家車的家庭,對汽車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例如空間、空氣淨化系統等 。今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因此經濟條件尚可的家庭,疫情過後可能會有升級汽車的想法。

因此一部分沒有汽車的家庭、或者以前沒有覺得汽車有多麼重要的家庭,經歷這次疫情後就會覺得有一輛私家車是多麼的重要。因此疫情過後購車慾望被激發,一部分沒有汽車的人也會萌生購車的想法。疫情結束後,短期內民眾對公共交通工具還會有一定的“排斥感”,也會導致汽車銷量上升。

這個機會是千載難逢的,汽車產量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在需求量激增的情況下汽車的優惠幅度肯定會縮減,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優惠。尤其是經濟性轎車,門檻低是未來銷售主力。而一些高端車可能就不如經濟性汽車樂觀了!高收入家庭並不會缺少汽車,換車也只是少數人的想法。因此疫情過後經濟性轎車優惠幅度會縮減,豪車優惠幅度會增加。


水墨丹青一世情


疫情過後概率這樣,從市場角度來說,汽車品牌的不同,價格高低的不同,他的活動,折扣都有差別,國產的汽車品牌在合資車面前,價格優惠力度要大一點,好賣的合資車他們的優惠力度不會太大,畢竟,3-5月屬於汽車消費淡季,即便是有優惠,也只是組合式的活動促銷,換湯不換藥。

除非你去買國產庫存大的,可能會出現一部分大優惠

高端品牌車,寶馬奔馳奧迪,他們再優惠,也只是假象,因為工廠製造停了,供應鏈少了,他們更不可能大降價。



長沙牧融在上海


受疫情影響,大家已經在家憋了快一個月了,許多行業目前也都還沒能實質性復工。這對從前年開始不景氣的車市來說,無疑雪上加霜。畢竟,經歷了接近連續兩年的車市寒冬後,各個主機廠都希望新的一年能帶來新的氣象。沒成想,剛進入新的一年,大夥兒就要面臨一場更加艱鉅的考驗。

從數據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1月份汽車產銷數據顯示,1月汽車銷量194.1萬輛,環比下降27%,同比下降18%。其中,1月乘用車銷量161.4萬輛,環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即便是去年勢頭強勁的豐田,1月分也僅僅實現14.53萬輛的銷量,同比下滑1.2%。

那麼,這場尚不知何時結束的疫情,對車市走向有著怎樣的影響?疫情過後買車,車價會下降還是上升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憋足了勁,疫情後各大品牌勢必加大促銷

歷年來,春節前夕對於汽車經銷商來說都是購車旺季。畢竟,很多人都想體面地開著新車回家。所以,在經歷了年底的促銷衝量之後,1月份經銷商多少都會有一些庫存,以應對春節前的購車小高潮。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0年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7%,環比上升6.3百分點,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已經超過警戒線以上。以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廠家和零部件供應商復工時間參差不齊,許多經銷商復工時間也一拖再拖,汽車滯銷,庫存已經是壓在眾多經銷商心頭的一塊石頭。

但更重要的是,疫情結束後,憋足了勁的各大品牌廠家,肯定會卯足了勁各顯所能,搶佔先機。

放在以前,各大汽車品牌都會根據自己的新車戰略和銷售目標戰略,制定自己的銷售節奏。彼此之間除了直接競品之外,幾乎互不干擾。但疫情打亂了正常的市場節奏,待疫情結束,預計所有品牌從廠家到經銷商,都會出臺有針對性的促銷計劃,以彌補失去的時間。車市預計會罕見的進入一場所有品牌“同時發力”的狀態。這就意味著促銷戰將會大面積的爆發。

加上當前,不少消費者都希望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一來方便,二來和公共交通相比也相對安全,所以此次疫情過後,很有可能會像2003年非典之後一樣,車市或許將迎來一波集中的銷量釋放。

一方面有購買需求,另一方面各大品牌都卯足了勁,兩者能碰撞出怎樣的降價大潮,我們拭目以待就好。


聖仙兒


2020年伊始的疫情牽動著全世界的心,對於各行各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朋友圈流傳著一個段子:一覺起來,假期延長7天;一覺起來,假期延長10天;一覺起來,假期延長20天。不敢睡了,怕老闆說:不用來了,公司沒了。

2月10號之後,因為醫療防護物資稀缺,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依舊無法復工,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量。對於汽車行業,無論是線下服務類型的門店,供應商和汽車製造企業都遭受重創,所以疫情過後的產量肯定短時間內無法供應齊全。很多人問我疫情過後會不會迫於現金流的壓力汽車大幅降價,創造一個買車的好時機。但是就我個人的判斷,處在寒冬的汽車產品會在疫情之後迎來新生,大家期待的降價可能會存在很短的時間但一定不會長。當然一切都還要依賴疫情到底還要持續多久,我們暫且樂觀的估計三月之後一切生產恢復正常。

私家車的重要性在疫情中展露無遺

在過去的半個月中,相信幾乎所有家庭都意識到了私家車的重要性。在公共交通停運,縮減班次並且不再安全之後,私家車成了出行中和口罩同樣重要的東西。我諮詢了身邊在4S店工作的朋友,所有門店恢復營業幾乎都推遲到了3月1號之後,配件廠家也都沒有恢復生產。而身邊準備購置第一輛車和添置一輛家用車的朋友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去提車了。所以我們簡單的從供需關係來看,疫情之後汽車市場的重新崛起指日可待。

家用車的選擇或將變“大”,合資車市場或被壓榨

疫情期間,囤貨成了很多家庭都經歷的全家大作戰。一輛經濟適用型的小車似乎無法滿足一大家子的需求,SUV或許在之後成為更多家庭的選擇。豪華品牌入門級車型車價持續走低,合資車型的競爭力越發薄弱,由此我們可以再次大膽預測為了競爭新一輪的市場份額,部分合資車型會有短暫的下降趨勢,有意向選購合資車型的朋友推薦持續關注車市。

汽車市場宏觀預測,持久影響力還看供需

如果我們想要更長遠一些的預測疫情之後汽車價格的走勢和車市的整體情況,更重要的影響因素依舊是供需。其實在過去的兩年裡,周邊生活設置,公共交通的建設以及互聯網生活的越發便利,持續的壓縮著本來蓬勃的汽車市場,很多人不再把汽車作為生活必備的選項。而2020年初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疫”,或許將給老百姓更為持久的消費影響。包括醫療防護物資的日常購置,私家車的必要性和更為穩健的保險以及資產配置,都在疫情期間被加速提上了日程。

疫情之後,百業待興,儘管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是一次重創,對很多家庭來說是巨大的災難。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是更宏觀的看待很多事情,又或許能看到新的機遇和選擇。我們從來不害怕災難,因為我們不僅能夠打敗它,還能煥發更蓬勃的力量建設新的時代。


馬頭人車庫


疫情過後,我預計汽車價格會有一定幅度優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汽車產業也是收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從上游產品工廠到下游4S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一季度的業績預計很不理想,為了追趕一季度落差,大部分車企應該會步房企後塵,開展一系列促銷活動,使得汽車價格較往期更優惠、更有吸引力;

2、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整體的經濟形勢也不樂觀,國家在提振經濟方面也做出了許多措施,其中就包括刺激汽車消費,目前根據新聞了解已經提報高層,應該在疫情逐漸平復後會有相應利好政策落地,直接導致汽車價格大幅優惠,從而刺激汽車消費;

3、汽車產業競爭日趨激烈,中國改革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內汽車企業、國際汽車企業混戰,不僅提升了所有優秀車企的品質,也會在價格戰方面有所動作,比如最近炒作火爆的特斯拉新能源等,未來隨著疫情結束,汽車業競爭白熱化,汽車價格預計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優惠。(圖片來自網絡)



海南一漂dammyxia


疫情之後:汽車市場會出現一輪殘酷的價格戰

社會問題本篇不討論,只綜合一些顯而易見的改變對車市的影響進行分析,重點為本輪影響不僅限於對企業的影響,C端市場的購買力必然會出現下滑。


第一節:剛需與能力

靜下心來回想2003年的薩斯,感覺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次全國性的疫情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之大令人哀嘆,作為經歷者對於壓力的感受可以說是相當深刻。那麼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否會帶來相同的影響呢?

理論上肯定會有,但其程度要以疫情持續的時間決定;目前無法確定還會持續多久,只是情況似乎並不樂觀,那麼這一階段帶來了哪些問題呢?

  • 收益歸零

  • 開支加劇

  • 儲備開支加劇

  • 債務償還壓力

這四點至少對於沒有“鐵飯碗”的絕大多數普通務工人員而言是匹配的,雖然面對疫情大家不得不配合執行隔離政策,但是坐吃山空的事實也不能否認。且正常生活的開支成本有所上漲,生活壓力會改變人的消費觀;同時在透支消費成為常態之後,相信有諸多撐起車房以及奢侈級大宗消費品市場的年輕人壓力更大,具備正常經營性債務或特殊債務的人們可能會欲哭無淚,消費觀則會在相當大的範圍內改變。

很多從事行業分析的同道似乎有些盲目樂觀,認為能一定程度隔離外部空氣的汽車,會成為人們儲備防護的首選消費方向。對於這種評價只能說這些分析師的分析角度不夠宏觀,分析行業發展的基礎並不是企業的技術或者產品線規劃,而是消費市場的核心動態變化;誰都知道汽車好,買不起又怎麼辦?

這就是疫情對消費觀的改變,人總不能生活在汽車裡,面對這種疫情最理想的防護狀態是宅在家裡儲備好口糧;所以這一輪疫情對C端消費市場的影響很有可能會是空前的程度,連續增長十餘年的汽車市場在2019年因排放升級速度過快出現了下滑,2020年則有可能因購買力的下降,以及消費觀從透支消費改變為偏向儲蓄而出現程度可能更大的下滑。

任何行業的分析都要基於人來分析,脫離了用戶心態的分析都是空談。


第二節:汽車平均價格走勢預測

基於第一節的分析得出的結論為消費市場的體量會有縮減,產銷量無法達到理想的銷量則需要減產,然而這種惡性循環並不應該出現。所以二度刺激消費市場則非常有必要,但面對事實購買力的下降則只能以降價求生存。且透支消費觀如退居二線,那麼中高端與豪華等級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必然被壓縮,那麼第一輪展開價格戰的必然是這些車,隨著而來的則是鏈式反應。

簡而言之為豪華品牌壓縮中端車,中端車擠壓普通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合資品牌下探至消費級與一線國產汽車展開市場份額的爭奪戰,整個車系的價格都會下探。所以疫情之後車市的價格曲線可能又會引起車企們的“哀鴻”,也就是開始了第二輪自然界催動的企業優勝劣汰;一線車企能夠在這一輪下探過程中以薄利多銷的方式維持正常運轉,而大多數生存本就艱難的二三線車企則有可能被行業清洗了。

總結:疫情過後百業待興,不過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會出現白熱化的競爭;在這一階段內消費市場與供給市場雖仍可以穩定健康的生態,只是整體氛圍不見得會特別積極。




天和Auto


很難有大幅度的優惠;因為疫情影響了很多汽車企業的產能,包含汽車的一級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等等,此外人們的購車熱情和慾望會多起來。

漲價可能性應該不會,但是至少優惠很少了。



  1. 下面是最近幾天全球重要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商漲價的消息,據報道,MLCC電容行業龍頭國巨電子已經通知客戶正式調漲電阻、電容等產品的價格,第一波平均漲幅就高達30%。

國巨電子漲價的理由很簡單,MLCC於去年第四季已出現供應吃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位於大陸的廠區延後開工,使得指標廠生產受到影響,供給持續萎縮,各大廠庫存水位大幅下降,刺激MLCC報價走揚。據業界傳出,國巨已口頭通知客戶,將調漲包括電阻、電容等產品價格,預計3月1日生效。

2. 大家應該聽說過有名的蝴蝶效應,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以此比喻長時期大範圍天氣預報往往因一點點微小的因素造成難以預測的嚴重後果。這家供應商的漲價至於會不會導致全球的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漲價不太清楚,但是目前來看優惠幅度增大的可能性很小。


磊磊侃車


依照目前情況!疫情過去暫時不會有大幅度優惠,因為去年12月和今年一月大部分經銷商通過促銷已經將庫存車輛傾受!廠家產能暫時跟不上,加上傾受時經銷商虧損,目前的又不能營業,經銷商需要利潤!暫時不會有大幅度的優惠!預計今年的十月一開始到十二月可能會有大幅度的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