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列島》這部電影怎麼樣?

木繁君


看完之後是對醫護工作人員的獻身的感動,和島國人民的前瞻性感慨,雖然《感染列島》是科幻題材但又貼近當下現實。劇本主要圍繞是禽流感在島國的擴散控制研究溯源結束展開。讓阿閸想到了類似題材的韓國電影《流感》。雖然都是講的流感肆虐的故事但是整體感受有很不同,從電影的調性來看,韓國的《流感》更加突出了各階層的矛盾,個人英雄主義,更戲劇性矛盾化的感覺。而《感染列島》給人以更加溫和敘事邏輯感,雖然也有矛盾的表現但是更加內斂些,聯想到當下更為貼近生活中的我們,共鳴感更強烈。醫療隔離措施也是比較真實讓我們更加理解醫護的工作。

主線人物

《流感》主線 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

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是整個集裝箱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倖逃入鬧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美麗的女醫生金仁海(秀愛飾)是一位單身媽媽,她不久前遭遇一場車禍,幸被消防隊救援人員姜智久(張赫飾)救出,卻因丟失重要論文資料而備受上司苛責。值此期間,韓國蛇頭的弟弟因流感送入仁海的醫院治療,經診斷終於發現流感的起因,死屍橫陳的集裝箱無疑成為查找病源的關鍵。

《感染列島》主線 世衛組織官員小林榮子 醫生松岡醫院救治患者防護疫情展開

主線世衛組織官員小林榮子(檀麗 Rei Dan 飾)隨隊前往菲律賓撲滅禽流感,疫情很快得以控制,但仍有感染者私自離開疫區……次年,東京都的某家市立醫院,醫生松岡剛(妻夫木聰 Satoshi Tsumabuki 飾)收治的一名高燒病人入院後情況急轉直下,咳血而死,病人家屬與部分醫生亦因感染而病倒。小林榮子受命至此指導防疫,舊相識松岡擔任其助手。疫情迅速擴散,一月之內病亡人數達到兩千,各地出現恐慌,引發國際關注,政府迅速將疫區封鎖。松岡偶然之下得知病毒源頭可能另有所在,國外傳回的檢測結果支持了他的判斷,松岡決定遠赴國外查找病源。


時間場地遷移的視角

《流感》消防事故現場-日常生活場景-隔離場景(政府醫療場景穿插)

主要場景是圍繞男主視角可以說是百姓視角展開的,但是畢竟一個人不能代替所有人更突出個人英雄主義的東西,為了不忽視其他角度表達編劇導演不得不很用力去展開更衝突更矛盾化場景,讓觀眾深刻。不能說不好,但是容易產生認知誤導。

《感染列島》菲律賓疫區-東京醫院-菲律賓溯源-東京醫院-回憶大學-現在疫情結束東京

主要是場景是圍繞醫護人員展開的,阿閸覺得圍繞醫護人員角度展開更能帶入感較為客觀真實,展開的視角邏輯感也更好,所以場景處理上比《流感》要高級些。

主題人群展現

《流感》基層醫護工作者(弱)/政府高層醫護高層(強)/軍隊媒體(強/百姓(強)

《感染列島》基層醫護工作者(強)/政府高層醫護高層(弱)/軍隊媒體(弱)/百姓(較強代表性展現)

進一步說明了兩部電影視角的不同

音效視覺感受

《流感》更靠近歐美災難片的音效視覺感,看完之後較快出戲。

《感染列島》色調比較暗,結尾要感人地方一般就是回憶加人物內心獨白或者她人物的旁白(很日本)但是前面鋪墊夠還是很實用能感動到。記憶點也是慢慢的淡出。

《感染列島》啟示:災難的無情,醫療工作者的偉大,人情的溫暖。以及我們要有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PS,多多追劇,謝謝!求贊哦⊙∀⊙!


阿閸追劇


題主你好。

《感染列島》是由日本TBS電視臺、東寶映畫聯合制作發行的138分鐘的科幻影片。該片由瀨瀨敬久編劇導演,妻夫木聰、檀麗、國仲涼子、田中裕二、藤龍也等主演,於2009年1月17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將未知病毒襲擊日本作為背景,講述了整個日本危在旦夕的故事 。

劇情大概:新年伊始,某市立醫院的急救醫師松岡(妻夫木聰飾)接下了一個急診病患。病人高燒、痙攣、吐血、內臟受損,情況十分嚴重,但無法確診是什麼病。由於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很快身亡。松岡還沒有從一時的消沉中回過神來,事態卻已經飛速升級。以同事安藤醫生(佐藤浩市飾)為首,一些醫療人員也染上了這種怪病,接著又波及到患者、外來人員等等醫院上上下下數不清的人被病毒感染,整所醫院陷入了混亂。

世界保健機關派來小林榮子(檀麗飾)調查原因,並阻止感染擴大化。見到榮子後,松岡大為震動。原來兩人本是一對戀人,由於榮子出國工作,他們才分道揚鑣。榮子當機立斷隔離整棟醫院大樓,並要求醫院收容新病人,採取優先治療有希望病患的手段。松岡起先不贊成榮子雷厲風行缺乏人情味的出世作風,但漸漸為之所動,和她並肩作戰。

病毒開始在日本全國蔓延,患者已達數千萬,受災狀況已經超過了戰爭。交通網絡癱瘓,城市機能停滯,日本社會面臨崩潰。而一旦病毒蔓延至他國,全人類將迎來滅頂之災。

《感染列島》作為一部講述病毒感染大流行的影片,本來不太適合在過年的時候上映,不過在日本人人心惶惶擔心流感的時候,該片的上映也能算個"與時俱進"。在日本災難題材的影片似乎非常風靡,要說這可能還是和島國人民的危機意識有關係。總是擔心溫室效應會令日本被淹沒,還會擔心流感大流行,另外地震,海嘯也時刻威脅著日本等等。該片雖然走了災難片路線,只不過比起自然災害,這次的災難來自病毒傳染。正面描繪了病毒爆發大規模感染的過程,以及展現人們面臨滅頂之災時的心理狀態。恐懼,掙扎,彷徨,各種各樣真實的情感被展現出來,因此除了災難題材,該片還更像一部社會倫理片。作品為觀眾展現出人類在極限狀態下擁有的堅強意志和勇氣。說白了還是日本人最擅長的"團隊合作"和"勵志"這兩個主旋律。

《感染列島》製作精良,特效紮實,努力地從好萊塢影片中取經並極好地融入到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文關懷。作為一部日本主旋律,沒有把過多的政治當先,高奏凱歌的假大空模式表現出來。而是更多地採用普通人的視角進行代入,把基本的人性、人類情感還原到真實的狀態。儘管妻夫木聰飾演的醫生非常具有好萊塢英雄主義式的設定,但更多的人們在災難到來時所表現出來的種種醜惡、自私、癲狂以及大愛都更令人信服並感動。


中規中矩的災難片,病毒似乎是伊波拉、SARS和H5N1的結合變種。故事比較強調環保理念,對極端狀態下人性的善惡著墨不多。某些煽情位很狗血。看來島國心態/原子彈傷痕深深糾結於每一個日本人的心中,很難擺脫。

其實豆瓣評分有點低了。在災難片中也算非常棒的片子,值得一看。 全片基本找不到特技的影子,所有的情結都從微小處著手,細緻入微,需用心體會。 影片劇情發展有波有瀾。開篇的鏡頭極為重要,看第一遍時沒注意,後來才發現開始的一段與養雞場的確沒有聯繫,而是一個鋪墊,為最終病毒發源地的浮出水面...

我其實是不懂為什麼這片子的評分這麼低的。 相比較流感的誇張以及大場面,感染列島其實有點類似於紀錄片的寫實。不過在相似病毒傳染病類的電影裡都是可看的。 不過還是覺得時長挺長的以及結尾強行煽情,雖然我也的確有被感動到。 因為看了太久了,也記不得太多,不過印象最深刻。

希望能幫助到題主,謝謝!


鞋匠影視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筆者一直都認為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無論是任何作品的那麼都有背後生活的痕跡,也都可以解開作者的心聲,以下筆者將著重的說說電影《感染列島》這部電影的見解:

首先該部影片《感染列島》講述的是一個小島的正開展著養蝦工業,由於不斷的破壞環境,並且不斷的對森林的濫砍,使得原始森林裡的物種得不到棲息,終於開始著遇病毒的報復,居民開始遭遇了致命的病毒入侵,然後不斷的人傳人,但是當地為了掩蓋真相,竟然開始不惜使用大火燒了村子,居然還向村民進行開槍。影片中著重部分是一個好心的日本醫生,因為幫助被拋棄的感染者導致自己也被感染,然後在回日本見完女兒女婿後,導致了病毒在日本開始傳播,蔓延了整個日本。

病毒在曲本開始蔓延後,日本採取了進行對各地管制,並且也出動了武裝軍警,然而各地都是在控制讓裡面的人不要出去,外面的人不要進來,勸大家呆在家裡,但是無論如何仍然還是很多人衝破防護欄,逃之夭夭。然後由於寸步難行的人,都瘋狂的去超市搶購東西,世界也對這起病毒的新聞報道都共性稱為神對人類的詛咒,呼為魔鬼病毒,很快,日本就開始被世界劃入疫區,並且都對其封鎖,導致日本只能開始自己進行孤軍奮戰,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不僅要承擔救不了人的心理愧疚,也要隨時準備自己犧牲的壓力,很多人都面臨著精神崩潰,畢竟是成千上萬的死人,而軍警也在處理堆積如山的屍體,從市區裡再到市區外,對其活化、消毒、掩埋。

影片中整個日本都面臨了各種交通設施被迫停止,醫院面臨無法容納所有的人,醫生以及維持社會病毒感染的人都出現了高燒、肺炎、流鼻血、吐血、腹瀉、便血、眼角流血、身體抽搐等症狀,器官衰竭。然而無論何時在疾病面前,最有力的戰士便是醫生,他們參與這場殘酷的救治行動,而且每個人都是採用自薦方式,最後自己都選擇留下,這種團結完全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對職業的尊重,對社會的忠誠。

通過上述筆者始終認為既然能拍成電影,就證明他們的技術也是做足功課的,隨時有經驗面對現實中病毒的降臨,不慌不亂,只有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夠避免危機。電影就是生活,就是現實中的縮影,對人事的折射,天災其實可以共同應付,但是人禍卻是古往今來永遠都不能治癒的病毒。大自然是人類的宿主,人類卻在摧毀自己的宿主,那些嫉妒、貪婪、殘爆都是人類的原罪,所以看完影片的人可能都會深有感悟,我們都該愛護大自然,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爆笑最前沿


講述人類面對病毒傳染的的電影,除了韓國的《流感》以為,還有日本拍的《感染列島》。

《感染列島》這部電影將未知病毒襲擊日本作為背景,描述的是某一未知的病毒引起的高度危險的傳染病,在日本各地迅速蔓延,造成上千萬的人員死亡。在疫情面前,小林榮子、松崗醫生、仁志教授及普通的醫務人員等共同努力,不顧個人生命安危,最終尋找到治療方法,戰勝了病毒。

片中的男、女主角分別由日本當紅影星妻夫木聰、檀麗主演。病毒開始在日本全國蔓延,患者已達數千萬,受災狀況已經超過了戰爭。交通網絡癱瘓,城市機能停滯,日本社會面臨崩潰。而一旦病毒蔓延至他國,全人類將迎來災難。

1、曾在日劇《帥哥醫生》(Say hello to Black Jack)中飾演窩囊新進醫生齊藤英二郎的妻夫木聰,這裡繼續是一個不稱職的醫生。正是他的病人,發高燒,還有痙攣、嘔血癥狀,略看是新型流行性感冒,但病情經過一天後急速惡化,導致內臟受損,更已傳染他人,整個醫院陷入恐慌,日本全國也開始動盪起來。


2、世界保健機關派來小林榮子(檀麗飾)調查原因,並阻止感染擴大化。見到榮子後,松岡大為震動。原來兩人本是一對戀人,由於榮子出國工作,他們才分道揚鑣。3、《感染列島》的英文片名為《PANDEMIC》,顧名思義,這是一場“忽然而來的大型流行病”。觀眾看著政府和專家們束手無策,現有的藥物對病毒也沒有效用,前線醫護人員逐一倒下,卻仍繼續奮勇抗戰,真叫人感觸良多;看著電影內日本民眾恐慌地搶購口罩和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整個東京陷入癱瘓。

4、《感染列島》採用新聞報道的方式,不停地用字幕顯示疫情漫延的過程,給人有一種電視播報新聞的感覺,現實感很強;與現實進行對比,表現出一些現實社會正常狀態下不可能出現的畫面,比方說,平日裡人頭攢動的遊樂場變得空蕩蕩只剩下一個人,正常供應的超市物品,突然就得哄搶,曾經熙熙攘攘的大街變得荒蕪人煙。

5、《感染列島》片長138分鐘,顯得有些不緊湊,一些枝節的情節還是可以進行壓縮的,比方說那個像間諜一樣闖入被隔離的“養雞場”的病毒研究人員相關情節。節奏緩慢的《感染列島》有一些不合理的情節:人手短缺之際,松岡醫生竟然擅離職守,說走就走,跟隨志仁教授到南亞小島尋找病毒來源,其他研究人員不是更合適的人選嗎?

綜上,讓《感染列島》在豆瓣打出6.4分。不過,《感染列島》還是告訴了人們環保的重要性。

《感染列島》當地島民將紅樹林改建為養蝦場,以供應日本全國對蝦只的大量需求,結果在大自然環境的改變下,島民跟恐怖的病毒正面接觸,一場災難就揭起了序幕。像這種反映危及安全的各種災難片,諸如《日本沉沒》、《252:生存者》等,也大受國民關注。

新型病毒的出現,彷佛已為人們鳴響警鐘,如果人們繼續沉迷於紙醉金迷、依舊過渡虛耗地球資源,上天是會為人類準備更多更可怕的“責備”!

人類不斷破壞大自然,會否正是地球的病毒細茵,甚至等同“癌細胞”呢? “環保”的真諦,並非要保護地球的大自然環境,乃是人類的自救。只因大自然本身有一套自我調節的機制,面對氣候轉變,遭殃的只是人類,


兩年的海


《感染列島》是由日本TBS電視臺、東寶映畫聯合制作發行的138分鐘的科幻影片。該片由瀨瀨敬久編劇導演,妻夫木聰、檀麗、國仲涼子、田中裕二、藤龍也等主演,於2009年1月17日在日本上映。該片將未知病毒襲擊日本作為背景,講述了整個日本危在旦夕的故事 。


《感染列島》,說的是一個小島的養蝦工業,因為破壞環境,對森林的濫砍,讓原始在森林裡的物種得不到棲息,終於覺醒,報復,居民遭遇了致命的病毒入侵,人傳人,可當地為了掩蓋真相,不惜放火燒了村子,還朝村民開槍。一個好心的日本醫生,志願留在小島上,幫助被拋棄的感染者,自己也被感染,卻因為他想見女兒最後一面,於是便回到日本,見完女兒女婿後,吃了一頓飯,算是最後的訣別,便離開了日本,就這樣,病毒在日本傳播,蔓延了整個日本。一個鍋家在世界的眼裡淪陷,日本採取了各地管制,出動了武裝軍警,各地都是在控制裡面的人不要出去,外面的人不要進來,勸大家呆在家裡,可仍然有人衝破防護欄,逃之夭夭。寸步難行的人,都瘋狂的去超市搶購東西,世界對這起病毒的新聞報道都共性稱為神對人類的詛咒,呼為魔鬼病毒,而病毒起源地的小島則覺得是第一個感染者遭遇了女巫,所以受到了傷害。很快,日本被世界劃入疫區,都對其封鎖,日本只能自己孤軍奮戰,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不僅要承擔救不了人的心理愧疚,也要隨時準備自己犧牲的壓力,很多人都面臨著精神崩潰,畢竟是成千上萬的死人,而軍警也在處理堆積如山的屍體,從市區裡再到市區外,對其活化、消毒、掩埋。整個日本面臨了各處交通設施停止,社會基礎崩潰,醫院面臨的困境是無法容納所有的人,醫生和維持社會的機能人員先救,重症的先救,輕微的回家療養,有人救不活死在醫院,有人幸運生還。被病毒感染的人都出現了高燒、肺炎、流鼻血、吐血、腹瀉、便血、眼角流血、身體抽搐等症狀,器官衰竭。在疾病面前,最有力的戰士便是醫生,在世衛組組中有個女生小林榮子,曾經深入菲律賓的疫區,所以有相關的經驗,也由她負責醫院現場,她沒有強迫任何人加入救治行動,而是用自薦,讓大家自己選擇留下,幾乎所有的醫生都舉起了手,這種團結完全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對職業的尊重,對社會的忠誠。

藝術源於生活,任何作品的背後都有生活的痕跡,任何小說都可以解開作者的心聲,和他本人在那個時代的腳印。所以,人有兩種人,一種人只會吃飯,無論他們是什麼地位,擁有多少財富,在文明面前,他們就是多餘的;另一種人除了吃飯,還能思考,能聆聽萬籟的聲音,前者的知覺已經死去,而後者的思維和大腦還活著。這十幾年來有不少此類影片,都是關於瘟疫,病毒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還是西方,可見他們一直在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的相處關係。既然能拍成電影,就證明他們的技術也是做足功課的,隨時有經驗面對現實中病毒的降臨,不慌不亂,只有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夠避免危機。電影就是生活,就是現實中的縮影,對人事的折射,天災其實可以共同應付,但是人禍卻是古往今來永遠都不能治癒的病毒。地球是人類的宿主,但是人類卻在摧毀自己的宿主,那些嫉妒、貪婪、殘爆都是人類的原罪。


ANI韓阿妮


劇情簡介:

新年伊始,某市立醫院的急救醫師松岡(妻夫木聰飾)接下了一個急診病患。病人高燒、痙攣、吐血、內臟受損,情況十分嚴重,但無法確診是什麼病。由於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很快身亡。松岡還沒有從一時的消沉中回過神來,事態卻已經飛速升級。以同事安藤醫生(佐藤浩市飾)為首,一些醫療人員也染上了這種怪病,接著又波及到患者、外來人員等等醫院上上下下數不清的人被病毒感染,整所醫院陷入了混亂。

  世界保健機關派來小林榮子(檀麗飾)調查原因,並阻止感染擴大化。見到榮子後,松岡大為震動。原來兩人本是一對戀人,由於榮子出國工作,他們才分道揚鑣。榮子當機立斷隔離整棟醫院大樓,並要求醫院收容新病人,採取優先治療有希望病患的手段。松岡起先不贊成榮子雷厲風行缺乏人情味的出世作風,但漸漸為之所動,和她並肩作戰。

  病毒開始在日本全國蔓延,患者已達數千萬,受災狀況已經超過了戰爭。交通網絡癱瘓,城市機能停滯,日本社會面臨崩潰。而一旦病毒蔓延至他國,全人類將迎來滅頂之災[2] 。

就像這個美女一樣你感覺怎麼樣?


旭姐說電影


個人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佳片,同樣是描述世界末日,全球性大災難,它遠遠比好萊塢拍的《2012》,《後天》等美國的投資上億的大片要好看的多。

那些片子只會讓人感到人類在自然面前是那麼的渺小並且微不足道,在這種強烈的自然災害下,似乎躲在安全的地帶或是造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才能拯救我們一小部分人的生命,那些電影中所描述的情形離我們太遠太遠,無法引發人內心的共鳴。

而《感染列島》不一樣,它確確實實地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偉大,在災難面前的不妥協與不放棄。當冒著被傳染的危險,自願選擇留下來的醫生護士們,看著病房中的病人一個個吐血而死,卻沒有辦法去挽留他們的靈魂時,不少醫生髮了瘋,瘋狂地喊著我要回家。當一位女護士因為被感染而不幸身亡時,她的丈夫守在門口,強忍著哭泣只為不傷到他們日夜盼母歸的孩子的心靈。當最後女主香消玉殞,男主衝出房門對天發出撕心裂肺沙啞的吶喊時,他望見了遠處空曠的草原上的一棵枯萎的蘋果樹,那是女主生前所提到過的希望之樹。這一切都能給予人心理巨大的震撼,那是真實的來自人性本身的感動,為人類自身力量的驕傲,而不是單純的對自然的敬畏。

這部影片,使我對醫生護士產生了極大的敬意。或許他們無法使撞擊地球的行星改變其運行的軌道,無法造出能容納幾億人的諾亞方舟,他們只是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每個日夜裡默默無聞地與死神相抗,拯救著無數人的性命。他們是最偉大的人。


Jerry說電影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故事概要 2011年1月,一個急病患者被急救醫生松岡剛(妻夫木聰飾)送進醫院,症狀顯示是人類至今尚未遭遇過的疾病。為了抵禦感染擴大,世界衛生組織派來了病毒感染症的醫學專家小林榮子(檀麗飾)。 病毒以猛烈的威勢爆發,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在半年間以數千萬人的速度上升,政府須加派垃圾車以載運病發倒斃於街上的民眾屍體,人類社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崩解。

劇情方面,這個電影還是挺不錯的。該片主線鮮明,事件等級逐步升級,層層遞進,扣人心環,讓觀眾可以跟隨主角一步步進入到故事中心,是很不錯的。畫面來說,還是有很多槽點的,與好萊塢大片畫面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男主演技生硬,其他演員也沒有把人物很好刻畫出來,導致很多情節並沒有對看客造成該有的情緒引導。但總體還是好的,說實話,我有被感動到。


阿杰變帥了


日本的電影《感染列島》,說的是一個小島的養蝦工業,因為破壞環境,對森林的濫砍,讓原始在森林裡的物種得不到棲息,終於覺醒,報復,居民遭遇了致命的病毒入侵,人傳人,可當地為了掩蓋真相,不惜放火燒了村子,還朝村民開槍。一個好心的日本醫生,志願留在小島上,幫助被拋棄的感染者,自己也被感染,卻因為他想見女兒最後一面,於是便回到日本,見完女兒女婿後,吃了一頓飯,算是最後的訣別,便離開了日本,就這樣,病毒在日本傳播,蔓延了整個日本。

一個國家在世界的眼裡淪陷,日本採取了各地管制,出動了武裝軍警,各地都是在控制裡面的人不要出去,外面的人不要進來,勸大家呆在家裡,可仍然有人衝破防護欄,逃之夭夭。寸步難行的人,都瘋狂的去超市搶購東西,世界對這起病毒的新聞報道都共性稱為神對人類的詛咒,呼為魔鬼病毒,而病毒起源地的小島則覺得是第一個感染者遭遇了女巫,所以受到了傷害。很快,日本被世界劃入疫區,都對其封鎖,日本只能自己孤軍奮戰,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不僅要承擔救不了人的心理愧疚,也要隨時準備自己犧牲的壓力,很多人都面臨著精神崩潰,畢竟是成千上萬的死人,而軍警也在處理堆積如山的屍體,從市區裡再到市區外,對其活化、消毒、掩埋。

整個日本面臨了各處交通設施停止,社會基礎崩潰,醫院面臨的困境是無法容納所有的人,醫生和維持社會的機能人員先救,重症的先救,輕微的回家療養,有人救不活死在醫院,有人幸運生還。被病毒感染的人都出現了高燒、肺炎、流鼻血、吐血、腹瀉、便血、眼角流血、身體抽搐等症狀,器官衰竭。在疾病面前,最有力的戰士便是醫生,在世衛組組中有個女生小林榮子,曾經深入菲律賓的疫區,所以有相關的經驗,也由她負責醫院現場,她沒有強迫任何人加入救治行動,而是用自薦,讓大家自己選擇留下,幾乎所有的醫生都舉起了手,這種團結完全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對職業的尊重,對社會的忠誠。

這十幾年來有不少此類影片,都是關於瘟疫,病毒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還是西方,可見他們一直在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的相處關係。既然能拍成電影,就證明他們的技術也是做足功課的,隨時有經驗面對現實中病毒的降臨,不慌不亂,只有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夠避免危機。電影就是生活,就是現實中的縮影,對人事的折射,天災其實可以共同應付,但是人禍卻是古往今來永遠都不能治癒的病毒。大自然是人類的宿主,人類卻在摧毀自己的宿主,那些嫉妒、貪婪、殘暴都是人類的原罪。



張美燕兒


個人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佳片,同樣是描述世界末日,全球性大災難,它遠遠比《2012》,《後天》,《深度撞擊》等美國的投資上億的大片要好看的多。那些片子只會讓人感到人類在自然面前是那麼的渺小並且微不足道,在這種強烈的自然災害下,似乎躲在安全的地帶或是造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才能拯救我們一小部分人的生命,那些電影中所描述的情形離我們太遠太遠,無法引發人內心的共鳴。而《感染列島》不一樣,它確確實實地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偉大,在災難面前的不妥協與不放棄。當冒著被傳染的危險,自願選擇留下來的醫生護士們,看著病房中的病人一個個吐血而死,卻沒有辦法去挽留他們的靈魂時,不少醫生髮了瘋,瘋狂地喊著我要回家。當一位女護士因為被感染而不幸身亡時,她的丈夫守在門口,強忍著哭泣只為不傷到他們日夜盼母歸的孩子的心靈。當最後女主香消玉殞,男主衝出房門對天發出撕心裂肺沙啞的吶喊時,他望見了遠處空曠的草原上的一棵枯萎的蘋果樹,那是女主生前所提到過的希望之樹。這一切都能給予人心理巨大的震撼,那是真實的來自人性本身的感動,為人類自身力量的驕傲,而不是單純的對自然的敬畏。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一樣和我想到了當年非典時的情況,那時候也許我們還小,根本不知道戰鬥在第一現場的醫務人員的辛勞,只知道每天都有很多人患病,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學校裡,電視上,說的,看到的,都是關於非典的情況。不諳世事的我們只懂得養成每次回家就用肥皂洗好幾次手的習慣,並且忍痛割捨了街邊令人饞涎的小吃。年幼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把醫生護士稱為白衣天使,只知道他們會給我們打很痛的針,吃很苦的藥。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辛勞,那些冒著生命危險捍衛生命的人們的痛楚。他們沒有節假日,他們工作日夜顛倒,也許前一天上的是日班,後面等待他們的是連著的夜班,一夜通宵不睡,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過大年了,人人都喊著要回家,但一部分的醫療人員仍然要堅守他們的崗位,因為無論何時,都會有人患病,都會有人需要他們。也許過去的我過於幼稚,但真的是這部影片,使我對醫生護士產生了極大的敬意。或許他們無法使撞擊地球的行星改變其運行的軌道,無法造出能容納幾億人的諾亞方舟,他們只是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每個日夜裡默默無聞地與死神相抗,拯救著無數人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